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20,(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部分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由于开设的时间不长,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一些不足,亟待改进。该文介绍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1)
文章以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应以提升学生的设计核心能力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基础知识和设计实践的交叉与渗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采用课题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组建课题组教学团队,利用"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逐步形成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色的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写生课程是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目前部分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写生课程并未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和教学目的,而是将其作为基础教学实践的一个补充。对此,文章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写生课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风景写生的现状与改革等方面,探讨风景写生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商业圈的品牌推广方面,视觉传达的应用更为多见。针对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基地,必须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完善,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工作室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该文作者通过调研,论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模式产生的背景和作用,指出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根据国家教改文件的要求,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需要立足于学校的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将东莞国家级非遗千角灯技艺资源整合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可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
独立院校因其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实践型、应用型人才。随着近年来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独立院校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改进了教学效果,并提高了学生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该文从独立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优势入手,探讨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最后对应用翻转课堂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梳理,旨在提高独立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在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该文从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和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如何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8)
21世纪是视觉经济时代,视觉传达作为一门应用极广的艺术类型,其专业教学显得日益突出。但是,以往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新时期下,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8)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应用型专业。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由于闭门办学,仅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社会实践,使培养出的学生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该文探讨通过对包装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探索一条将课程纳入社会实践的办学模式,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6)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该文从创新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达到此专业的培养目标,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