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低离心式纸浆泵压力脉动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柳金  李红  王艳艳 《流体机械》2006,34(8):50-52,36
分析了离心泵内压力脉动的产生机理,分别阐述了汽蚀、回流、涡流、离心泵叶轮形状及叶轮出口与隔舌相互干扰对纸浆泵压力脉动的影响。总结出了降低压力脉动的4条途径: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控制进口回流;减弱出口涡流;改变叶轮和隔舌的形状,完善叶轮与隔舌参数的匹配。分析得出:从泵的水利设计方面来优化叶轮和隔舌的参数,是降低纸浆泵压力脉动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旋流泵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轮内流动机理为依据,从理论上分析了旋流泵一系列重要的外特性特征。如叶轮产生的理论扬程的不变性、轴功率的无界性、蜗壳内流动的强制旋涡特点等等。这些分析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这种近年发展迅速的泵型的特征的认识。也为改进这种泵型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贯流泵装置模型试验转轮出水口压力脉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贯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了转轮出水口的压力脉动情况.研究表明,转轮出水口压力脉动的统计参数绝对值随着扬程的提高而增大,相对值在最优效率区时最小;出水口存在与转频相关的脉动.一定叶片角度,不同扬程下,当流量小于该角度下最高效率点的流量时,出水口出现低频压力脉动,脉动表现为某个低频及其倍频.  相似文献   

4.
旋流泵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6.
文章分析了影响流量脉动率的因素,并以某汽车自动变速器用一齿差摆线泵为载体,利用Pumplinx软件对该摆线泵进行CFD流体动力学仿真,得出流量脉动曲线图;分析不同工况与泵内部结构对流量脉动率的影响;提出了降低一齿差摆线泵流量脉动率的有效措施,为摆线泵的结构设计、加工制造、故障诊断、减振和降噪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泵源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危害。设计制造了一种基于流体—结构耦合振动的结构共振式液压脉动滤波器,在转运车泵源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测试试验平台上进行了2组试验。测试了泵源液压系统实际工况的压力脉动和安装滤波器后系统的压力脉动情况,得出2种试验条件下的液压脉动波动幅度和脉动率。验证了结构共振式液压脉动滤波器的使用效能和不足,为液压系统振动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CFD技术对涡旋泵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模拟,得到了不同转角下工作腔内压力、速度、气相体积分数以及进出口流量等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泵内的压力脉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泵进口位置的不对称以及高速旋转下动盘对油的扰动作用,导致2个工作腔内流动的不对称;在高压差的作用下,动静盘啮合间隙处存在高速射流现象,并在间隙下游产生大...  相似文献   

9.
将叶片和蜗室作为一个整体,对单流道泵内部三维非定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经分析提出了单流道泵内部三维非定常势流流动和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单流道泵内部的速度场、压力场和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对进一步研究单流道泵内部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叶轮所受的径向力及其变化趋势,为提高单流道泵运行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还计算了扬程、平均水功率和效率,并与试验值作对比。尽管忽略粘性使得势流计算得到的速度场在蜗壳的局部区域出现反方向流动,从而导致叶片压力面压力沿展向波动变化,但其性能曲线与试验值变化趋势一致,粘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旋流泵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小型疏浚挖泥船用旋流式泥泵的模型试验结果及转速变化后的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旋流泵内部流动及吸入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萝卜水流流动和气水混输观察试验,研究旋流泵流动原理,探讨旋流泵涡室流动模型。通过对液下旋流泵进口直径D0对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确定D0/D2的最佳比值。对旋流泵汽蚀余量曲线及汽蚀对泵扬程的影响与同比转数离心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旋流泵汽蚀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S形下卧式轴伸贯流泵装置叶片区压力脉动特性,采用非定常CFD方法对不同工况时泵装置进行了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通过在叶片区设置监测点以获得叶片区关键位置的压力脉动数据,并进行频谱分析。通过与实测泵装置扬程和效率对比,证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泵装置内部非定常流动特征。研究表明:高效工况和大流量工况时,转轮进口和出口的脉动幅值从轮缘向轮毂侧逐渐减小,小流量工况时未呈现该规律,各工况时转轮进口和出口脉动主频受叶频控制。流量系数KQ在(0.368~0.552)范围内转轮进口处同一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幅值随流量增大而降低,转轮与导叶体间的脉动幅值随流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高效工况附近脉动相对最小。导叶体出口的压力脉动主频受叶频的影响较小,未与导叶体叶片数成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导叶周向布置位置对核主泵压力脉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对核主泵导叶在不同周向位置缩比模型的内部流动进行全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导叶周向布置位置对叶轮出口、叶轮-导叶间隙处以及泵壳内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导叶周向位置对导叶下游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叶周向位置对模型泵内压力分布影响较大,在时域图中,导叶位置主要影响模型泵内压力脉动的波动幅度,导叶在α=0?时压力脉动的主波动幅度最小;在频域图中,导叶位置主要影响压力脉动能量幅值,导叶在α=0?时脉动能量幅值最小。叶轮出口的压力脉动能量幅值最大,泵壳内的能量幅值最小,压力脉动主要由动、静叶间的相互干涉引起。叶轮出口、叶轮-导叶间隙处的压力脉动频率主要受叶频影响,泵壳内的压力脉动频率仅与转频有关。导叶周向位置对导叶下游的内部流动影响较大,导叶在α=0?时截面B—B内的压力分布均匀、压力梯度小。合适的导叶周向位置可有效改善泵内的压力脉动分布,进而降低泵的振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核主泵模型泵导叶非均布对于其外特性及压力脉动影响,分别采用SST(剪切应力输运)k-ω湍流模型和分离涡模拟方法对泵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两模型泵外特性曲线和内部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压力脉动进行时域频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特定形式的非均布导叶可以改善出口流动,提升模型泵多工况性能;导叶非均布对于泵内不同区域压力脉动影响不同,但其改变了由动静干涉产生的脉动频率分布,削弱了脉动幅值,有助于降低泵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核主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立式轴流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流量时立式轴流泵装置进出水过流部件压力脉动特性,在进水流道出口段、出水流道渐扩段的壁面共设置7个压力脉动监测点进行实时测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时域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进水流道出口段监测点P1,P2时域图为正弦波形,一个周期内波峰波谷数与叶片数相同,此时的脉动峰峰值远大于监测点P4,P6;出水流道渐扩段监测点P4,P6峰峰值从1.2Qbep到0.3Qbep先减小后增大,最优流量时脉动峰峰值最小。基于频谱分析,在不同流量时进水流道出口段各测点压力脉动的主频均为转频及其谐频,出水流道渐扩段监测点脉动幅值随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最优工况时脉动幅值为最小值。转频对出水流道渐扩段处各监测点脉动频率的影响未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轴向柱塞泵非止点配流窗口过渡区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能用单台泵直接闭式控制差动缸运动,把轴向柱塞泵的吸油配流窗口改为两个独立的窗口,一个连接差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另一个连接低压油箱,用于平衡差动缸的面积比,但柱塞通过这两个配流窗口之间的过渡区时,因处于泵的非止点位置,柱塞腔容积变化较大,引起大的流量和压力变化,产生大的噪声,为了减小其影响,需要对柱塞通过此过渡区域的特性进行分析.为此,采用仿真软件SimulationX,建立柱塞通过配流窗口的仿真计算模型,对单个柱塞腔内部以及泵输出油口压力和流量动态过程进行仿真,综合运用减震三角槽、阻尼孔和等效预压缩角三种措施,减小泵的流量和压力脉动.通过仿真计算,确定出合理的配流盘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造出样机,对泵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试验测试,验证仿真结果及设计参数的正确性.研究工作丰富了柱塞泵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水轮机尾水管内部压力脉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轮机尾水管内部的水压力脉动是影响水轮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发电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水轮机模型,测取了从直锥段进口至尾水管出口8个截面共26个测点在6个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水压力脉动数据。通过水压力脉动数据的FFT频谱分析,研究了直锥段和尾水管内部在不同位置不同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在时域及频域上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尾水管内部的压力脉动在不同位置不同工况都有区别,直锥段内的压力脉动与转轮出口流态密切相关,尾水管肘管之后的压力脉动与尾水管本身的形状关系较大。这对改善尾水管设计、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非定常射流泵性能方程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准二维分析方法导出了非定常情况下射流泵的性能方程,并与定常情况下的性能方程进行了分析对比,为进一步分析非定常射流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立描述双螺杆压缩机排气压力脉动的一维非定常流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气流和管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和热交换,提出了有效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并运用Lax-Wendroff(L-W)两步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借助微型压力传感器,测试了不同工况下排气压力脉动的状况。通过试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发现影响排气压力脉动的主要因素是压缩机运行时的实际排气压力值与设计值的偏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