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设计学科基础课程之一的设计素描课程是学生进入设计学习迈出的第一步。从设计的未来和发展出发重新审视设计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意义,真正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设计师的标准来阐述一种新的设计素描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基础素描课程是为学生后期设计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各艺术类院校及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设计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丰富的想象与创新,进而促进学生多元化艺术思维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造型能力等。在此,本文将针对我国现阶段设计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推动设计基础素描多元化艺术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
设计素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的需求,改革固有的素描基础课程势在必行。该文针对设计素描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和高职设计素描课程的特点等进行研究,探讨当下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5)
设计素描源于德国,是为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专业开设的基础课。设计素描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有别于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素描是众多高等院校中绘画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基础课程。它秉承了传统绘画性素描的艺术内涵,将造型基础训练与设计专业有机的紧密结合起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基础课程。本文对现代设计素描概念、造型与表现作了以下几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素描主要分为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专业中对于学生作品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素描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而设计素描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该领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对于身边事物的品质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6)
设计素描是指以比例尺寸、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态的内部结构剖析等进行表现的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是设计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第一类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通常都学过写实性素描,所以在刚接触设计素描时会觉得有些困难。该文以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着重分析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设计素描这门课程是我国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由于近些年开始,全国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只招收没有绘画功底的工科背景学生,使得设计素描等一些专业课程在教学方面面临着必要的改革。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面对工科类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的措施,以推动工科设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设计素描课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关于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问题,这些年大家都在议论。多年来,很多艺术设计教学一直存在着基础与专业课的教学脱节,学生也无法理解基础课程的实质目的。因此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并阐述了设计素描课程中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传统课程素描、画法几何、形式构成用于视觉训练,其各自独立而单一的模式已成局限。《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一文基于世界范围内设计教学的历史演变,基于对视觉思维的整体观照和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视觉训练模式,通过一系列专题及相关练习整合视觉训练课程,为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文中就素描、画法系统、形式与视知觉研究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如传统素描与新素描的比较,传统素描侧重于绘画技法,新素描则侧重于各种观察方法,有结构素描、负形素描、轮廓素描、雕塑素描、光影素描、质感素描等;如画法系统对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性;又如形式研究与视知觉研究的区别等等。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由十二个专题组成的视觉设计教程让我们看到了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包豪斯校长格鲁皮乌斯曾指出,艺术是教不会的。但设计不是纯艺术。可以说,设计能力是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方能获得的。文中提出的视觉设计教程,对于提高视觉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尤东晶 苏州环保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