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普及,流化床锅炉运行调节技术也逐渐被关注。目前流化床锅炉调节床温的主要手段是调整给煤量和一二次风量配比。对二次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DG35/3.82-19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实践经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给煤量、风量及其分配、流化床温度、料层厚度等方面的控制与调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原设计煤种为烟煤的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改烧无烟煤后,炉膛水冷壁管磨损部位出现变化,根据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管磨损部位的差异,通过对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参数的比较,找出了上部一次风量大小对水冷壁管磨损的影响,并提出一个适合锅炉经济运行又能把磨损降至最低的风量,从而保证锅炉在经济负荷区安全运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行中一次风量仅占总风量1/3的非常规运行方式的原因,提出煤种及其特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某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气动力场试验为例,详细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并得出结论和建议。通过测定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布风板阻力特性和流化特性,得出锅炉的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必要的依据,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由国内某锅炉厂生产并投运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及试验数据,对锅炉的NOx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锅炉的NOx排放量与锅炉负荷,空预器进口氧量,上、下二次风配风量及配风方式,燃料特性及脱硫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锅炉运行过程中应合理调整燃烧工况,以优化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研究为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和调整运行参数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锅炉NOx排放的环保达标.  相似文献   

7.
采取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现场试验,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床压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给煤量及回料阀开度的阶跃响应和锅炉负荷的阶跃响应。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智能辨识,构建了床温、床压和锅炉负荷在不同工况下的阶跃响应模型。分析结果与前期学者仿真理论研究保持一致,并为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控制策略和不同负荷工况运行提供了优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流化风量、松动风量和狭缝高度以及输送风速对流化密封返料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并以某2 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 ,分析了流化密封返料器常见故障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35MW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运行时的风量分配及标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重点介绍了锅炉冷态风量标定的试验过程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结焦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经验,分析流化床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预防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20,(2):95-97
针对260 t/h中温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爆管频发的问题,从影响锅炉爆管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该锅炉特点进行了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了一次风量、过量空气系数、煤种掺配等参数对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引发爆管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2.
毛健雄 《锅炉技术》2006,37(3):24-28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经验,分析总结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用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可用率的建议.目前运行的燃烧各种燃料的不同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可用率数据充分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达到了可以和煤粉炉相同的可用率.  相似文献   

13.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风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循环流化床锅炉 (CFBB)的燃烧特性出发 ,对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风系统进行了计算 ,并以此为依据对CFBB的核心部件即旋风分离器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校核与分析 ,同时提出了解决风量配给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循环流化床的原理和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分析了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灰平衡是分析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基础,也是计算锅炉热平衡和热效率的关键数据之一。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的成功取决于炉膛、分离器和回料器的设计。鉴于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各种新型分离器工作现状,很有必要对采用旋风分离器的问题重新认识。此外,还对回料器、对流受热面的设计等,发表了看法。由于环保条例对锅炉和燃烧设备的排放作了限制,燃烧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要达到SOx等排放标准还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低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突出优势,但是实际运行中能否实现这一优势,取决于运行参数.在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研究分析了影响SO2和NOx排放的主导因素,验证了床温是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关键.目前在已经运行的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存在设计失误,使得床温普遍偏高,造成其污染排放偏高.严格控制床温低于890℃、合理控制石灰石粒度分布在150~300 μm、选择反应活性较高的石灰石,在一定的钙硫比下,对于含硫量1%左右的原煤,锅炉出口原始SO2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同时控制炉膛出口氧气含量低于2.5%,其原始NOx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因此,降低运行床温是已经投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污染排放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余杰 《余热锅炉》2009,(4):24-28,30
结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处理不好势必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公司自主开发和制造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情况,文章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这种锅炉的结焦原因并就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中如何预防结焦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环保节能新型发电设备,因其煤种适应范围广、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其数量和容量不断增加,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60%~70%的锅炉出力不足、排烟损失大,厂用电率高。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运行调整、各辅机设备改造优化运行方面进行分析,来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18.
很多已投运循环流化床锅炉暴露出床温偏高的问题,不仅影响炉内脱硫效率,也降低了锅炉运行安全可靠性。针对某50MW CFB锅炉为例,从床压、一次风量、二次风率、总风量等方面进行床温影响试验,实现有效降低床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系统调节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首台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U型返器调节特性的工业试验,研究了U型返料器的启动特性,流化风和松动风数量对U型返料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并且给出了保证返 所需的流化风、松动风最小极限风量。讨论了U型返顺具有良好调节品质的流化风和松劝风组合调节方式,其结果可用于指导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亦可供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节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缦  别如山 《锅炉制造》2005,(2):32-33,58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内水冷壁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循环流化床炉内受热面的传热计算经验公式,可供设计、调试和运行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