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市旅游餐饮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市旅游餐饮业具有发展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发展对策:开展徽菜饮食文化整理研究,加强徽菜的宣传促销;以大众化经营-文化经营-品牌经营-规模化经营-网络化经营为发展方向;提高旅游团队餐饮质量,方便散客用餐;理顺旅游餐饮的行业管理;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旅游餐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川菜特色内涵,以重塑川菜品牌形象为依托,以提升四川特色餐饮旅游竞争力为目的,为四川特色餐饮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川菜品牌与特色餐饮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途径,期望以此来促进四川餐饮业的发展,提升四川特色餐饮旅游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市为例,在对近郊餐饮客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餐饮业发展阶段、空间分布、经营状况的分析,结合近郊的空间优势、环境优势、市场优势,得出:近郊是未来城市餐饮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农家餐饮、绿色餐饮、品牌餐饮、连锁餐饮等是近郊餐饮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循环经济导向餐饮业,是国家旅游餐饮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2008年突发"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餐饮业应对危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提倡从餐饮业的应急储备、供给、安全、健康等方面综合布局,构建能够预防突发性地质、自然灾害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巩固绿色健康的节约型餐饮消费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烹饪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式餐饮在日本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它和日餐、西餐构成了日本餐饮业的三大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日本餐饮业不景气,但中式餐饮营业额仍保持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餐饮业买方市场的形成,早已是各界的共识,作为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高星级即四星、五星级旅游饭店的餐饮如何随机应变、适销对路,近年来 成为餐饮行业乃至旅游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审时度势、拓展内需、放低门 槛、组合优势,通过精心组织营销管理服务,使社会顾客尤其是普通老百姓获得 超越期望的享受,定能赢得市场,走出困境,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相似文献   

7.
烟大铁路轮渡首艘万吨渡轮“中铁渤海1号”首次穿越渤海海峡.从大连抵达烟台。“中铁渤海1号”总吨2.3万吨.火车舱内有5列火车铁轨,可承载50节火车车厢。轮渡设上下两层甲板.上层为汽车甲板,下层为火车甲板,火车上下船采用艉进艉出方式,汽车在艉部右舷采用侧进侧出方式,旅客通过全封闭人行栈桥在船中部上下船。火车、汽车与旅客安全隔离。“中铁渤海1号”定于9月试运营。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餐饮业顾客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置由企业服务理念与员工服务意识、餐饮服务设施配置质量、服务人员的素质及服务能力、现场服务四个方面组成的反映餐饮业顾客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对象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餐饮业的顾客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设计餐饮企业顾客服务质量模型的目的在于使其了解影响餐饮顾客服务质量的因素及其服务质量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餐饮企业改进客户服务质量以及提高我国餐饮企业的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发特色餐饮产品是餐饮业竞争的必然趋势,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扩大地区影响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淮南八公山豆腐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品质优良、影响面宽的特点,淮南市可以通过豆腐产品创新、挖掘文化价值形成产业链,并通过举办豆腐文化节打造品牌、注重与美食旅游结合等手段开拓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餐饮市场出现的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餐饮业,加速替代着传统餐饮业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武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而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针对现代餐饮业发展中最大的难题物流配送问题,本文在此应用现代物流原理.对餐饮业物流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馔佳肴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满足、感官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而且也能给人们带来病从口入的后患.随着群众食求营养、吃求保健意识的强化,研究开发营养平衡、健身祛病、色香味美、愉悦身心的食疗食品,已成为世界餐饮业跨世纪的发展潮流.现在餐饮业市场上的食疗食品丰富多彩且日益走红,但在大发展中仍有法制不健全、营销不规范的误区和隐患.食疗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餐饮经营新领域,有着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向世人展现了健康餐饮的特色风彩.  相似文献   

12.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关食尽管有较高的兴趣,但能品尝到当地美食的概率却偏低。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以大学生游客为样本,通过调研该细分市场在搜索旅游目的地餐饮信息时对于各信息渠道的使用偏好,比较消费者在搜索旅游目的地和常住地餐饮信息时所使用信息渠道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搜索旅游目的地和常住地餐饮信息时,消费者最重视的都是口碑效应,而在利用网络、传统媒体和亲友推荐这三类渠道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餐饮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者进行餐饮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新的一年,《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将继续保持原有餐饮类特色栏目的同时,加强对旅游栏目的建设,主要开设饮食文化、食品科学、餐饮管理、新兴旅游、西部旅游、旅游理论等栏目。《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年重点征稿选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新兴旅游业态、旅游行为等研究(2)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3)—带一路沿线饮食文化研究(4)新形势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研究(5)国内外烹饪食品行业的创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的竞争焦点已由过去的烹饪技术、服务质量而转向品牌文化。在餐馆文化设计中,区域文化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使企业融入地方旅游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方式。以扬州餐饮企业卢氏盐商为例,区域文化资源在餐饮经济中得以有效利用有三种基本模式,它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餐饮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餐饮业要持续、快速发展必然需要走标准化建设之路。江苏餐饮业虽然已经初步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标准化文件,但标准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产品不多,只有面点标准化程度较高;快餐、小吃、休闲食品市场广阔,但高标准化水平的企业不多;正餐企业标准化进展缓慢。江苏餐饮业应该扩大面点企业优势并做大做强;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加强引导,构建全省的快餐业态分布;还要继续做好休闲餐饮的品牌推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稳步推进、支持正餐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鱼米之乡的常州,素有“食在龙城”之称。近年来,常州餐饮业凭着自己的特色已位居江苏餐饮行业的领先地位。常州餐饮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发展工作,从创新菜肴、改进餐饮文化、加强宣传促销、增强品牌影响力、打造关食街区等方面着手推动常州餐饮个性的形成,促进常州餐饮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饮内涵要求的不断加深,餐饮文化已经开始成为餐饮业经营的主要卖点之一。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是文化,文化是根,经济是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使许多人意识到只有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才是现代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在处于经济时代的今天,文化的回归必将成为中华餐饮发展的主流趋势。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餐饮业的人才需求定向就是两类,一类是以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厨师、服务员),另一类是以管理协调能力为主的管理型人才(如部门经理、主管)。但是,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餐饮业经过四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已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与国际餐饮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信息技术在餐饮业应用方面差距更大。因此,必须将信息技术及时地运用到餐饮发展的整体轨道上去,使其在管理、服务、大批量定制、模块化生产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能有较大的改观,从而推动和提升中国餐饮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使其早日与国际餐饮接轨。  相似文献   

19.
低碳餐饮的内涵分析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餐饮概念的提出,餐饮业实现低碳化经营,既是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餐饮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餐饮的实施,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上说,是餐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从餐饮企业利润考虑,是降低能耗,控制餐饮成本的有效方法;从科学消费的意义上看,是倡导低碳饮食、引导理性餐饮消费的有力措施。低碳餐饮的经营管理需要树立起低碳经营管理理念、引导低碳消费、使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餐饮营销、建立低碳餐饮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近期发布了全国首个餐饮 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卫生技术规 范——《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 生规范》,规范对全国数百万餐馆、小 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体用餐配送 单位的卫生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将 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餐饮业是食品和服务行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近年来呈高速发展的态势, 对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和国民经济 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 2004年全国的餐饮业数量(不含食堂) 已达400万家,实现销售额约7500亿 元,预计2005年将超过8000亿元。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居民的 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巨大.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企业规 模、卫生条件、管理水平、经营品种、从 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餐饮单位因加工操作不当、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