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高要求,介绍了宁波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220 kV集控系统相互备用,以及宁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500 kV集控系统、宁海县调系统、象山县调系统多点备用的灾备方案。宁波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实施推动了灾备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公司主、备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类型不同、独立运行、分开维护情况进行两系统的一体化改造,实现了系统类型统一、网络通信互备、电网模型数据自动同步,从而使系统维护效率及运行可靠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域共享技术的调度集控互备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多域共享技术的调度集控互备系统,阐述了以数据同步、数据安全、数据交互、多级互备、系统维护等关键技术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集控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功能的多级互备.实际应用表明,所提出的系统符合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集控系统的安全等级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网的实时监控,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双配置是必要的。当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上采用双机、双网方案以避免出现的单点故障。详细介绍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双配置的几种方案,如南京模式和东莞模式都具备"一侧维护,两侧共享"和"双系统互备功能";三水、南网模式是小型简化的备用模式;滇东模式是双系统后备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系统级双配置的方案:考虑最小系统集合的备用模式、利用现有的2套系统进行互为备用模式、系统采用分布式建设的备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和调度应急管理的实际现状,国网公司逐步启动了省公司备用调度、地县备用调度建设。嘉兴电力局成功建成了以"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异地互备技术支持系统,对浙江各地区地县备用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网备用调度系统的数据同步与采集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电网备用调度系统存在的备用效果差等现象。结合省级电网备用调度系统的工程实践,在分析研究电网备用调度各应用系统的备用工作方式、主调与备调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备调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可真正实现备用的备调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对备调与主调EMS,HMS,TMR,OMS等系统的模型参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同步方式的研究,对主、备调数据同步的通信带宽进行了量化计算。独特地配置备调的调度数据网络,使地区调度、厂站在不需调试和改变IP地址的情况下实现与备调的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司"大运行"体系逐步深化,四个"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备用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互备电网的运行协同能力和整体驾驭能力,研究利用现有调度数据网双平面基础设备,通过GRE等技术实现智能电网控制系统通过调度数据网络同时采集本地区和互备地区的厂站信息,实现应用级的系统互备。结果表明,通过部署区域互备系统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区系统前置网络、互备系统后台交互网络、系统远程工作站交互网络,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集约化与一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备用调度系统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地级备用调度系统难以大规模推广的困境,将虚拟化技术与双活技术引入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一种主备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方案.主、备调系统作为一套系统提供服务,不仅服务能力得以加倍提升,而且备调资源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实现了系统多级别的热备用,对地级备调系统的建设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个有效的灾备系统对于化解和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S2)的技术架构,结合南方电网各级调度机构的灾备需求,从灾备系统的地理位置、运行方式和主备关系等方面对灾备系统的建设模式进行了逐项论述,分析每种建设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加强电网调度工作、建设电网容灾备用调度中心的要求,结合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具体就备用调度系统(中心)的建设要求、建设地点、场地及环境要求、备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备用调度通信系统方案,以正在建设中的福建、安徽、浙江等省级工程为基础,提出"十一五"期间省级电网备用调度系统(中心)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计算理念及实践的推进,混合云模式逐渐成为用户解决信息化需求的首选。混合云模式不仅能满足用户对云资源自主可控的安全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用户对云资源的突发性需求。但当前有关混合云安全的技术和方法还不成熟,影响了混合云的应用与推广。文章分析了混合云面临的安全风险,讨论了当前混合云安全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混合云安全建议,可以为混合云的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泰安供电公司通过搭建H3C CAS云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虚拟化,建立了虚拟化管理平台,完成了信息数据中心的整合,将原来各业务数据独享硬件资源的烟囱型IT架构转变为业务共享资源池和以服务为导向的云基础架构;同时,借助云平台优化信息数据中心业务,优化云业务工作流,为用户提供"云终端"应用,建立个人"私有云"。目前,该平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公司IT管理效率,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确保了公司信息数据中心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力系统朝着高度的相互关联性及复杂性方向发展,其脆弱性和巨大事故发生的危害性也日益彰显,所以,有效的电力应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全面评估电网企业的大面积停电应急能力,明确应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成为研究的重点。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云理论及相关方法,可以获得一种新的电力应急群体决策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完成了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转化并同时考虑了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Hadoop通过分布式文体系统(HDFS)、MapReduce、HBase和Hive等关键技术,能够在一个集群上创建并执行大型数据库处理应用程序,使得它成为当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开源云计算软件平台。研究了基于Hadoop的教育云平台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典型的教育云平台,并探讨了教育云平台的应用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隐身、强电子干扰、超视距攻击等新威胁使得空战环境日益复杂.为满足信息化作战、体系化作战等新型作战方式的要求,将具有分布式、虚拟化和高效资源管理等特点的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协同空战中,从而实现战场分散资源的动态、弹性整合,大大提高体系协同作战能力.以此解决空战中不断出现的各类新威胁,做到料敌先机,掌握主动.从新时期空战的概念和手段出发,针对云协同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云计算技术在协同作战领域的应用,进而讨论基于云计算的云协同作战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设计系统体系分层架构,最后与传统组网协同进行比较,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协同作战模式的作战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是集约型经济驱动下的基于大规模多租户技术的绿色高效能计算,已成为改造和革新IT行业的一个范例。然而,由于云服务具有的异质性、集中性和动态性,导致云服务的交易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探讨了云服务市场的重复、动态且完全信誉博弈的特性,设计了一种面向云服务的管理框架和信誉机制,使云服务消费者和提供商能够根据信誉度来更好地建立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公司集约化的发展战略,改变目前桌面终端处在采购分散、管理分散、运维分散的状态,公司逐步开展云终端建设,实现终端采购、管理、运维的集中管控。文章介绍电网云终端系统设计及其架构方式,进行总体优势分析,阐述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云终端应用优势、部署模式以及经济效益。县公司实际应用表明,云终端的应用可改善供电所、营业网点到县级供电企业低带宽网络状况的应用效果,提高基层信息系统应用的安全水平,提升企业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18.
Clouds are crucial regulators of both weather and climate. Properties such as the amount, type, height,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of them have an impact on the earth''s radiation budget 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 thus cloud observ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disadvantages of zenith pointing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whole sky visible imagers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them. A summary of the actuality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based whole sky infrared cloud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analyses of the techniques of radiometric calibrations, removal of atmospheric emission and calculation of cloud cover, amount, type are conducted to promote the automatically observation of the whole sky. Fully considering whole sky infrared cloud sounding theori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studies on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instruments, enhancing the techniques of cloud base height measurements and establishing instrumental cloud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before actual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基云图的光伏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基云图采集设备提供的实时日间彩色天空状况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时间序列图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运用云团提取算法和跟踪学习算法实现对云团未来运动状况的预估,结合一天中太阳在云图像上的位置计算,预测未来时刻太阳的遮挡情况,进而预测辐照度和光伏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光伏电站0~4h超短期功率精确预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很多小型工业零件存在微米级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点云多次滤波与平面拟合相结合的测量方法。以上下平面平行的规则直三棱柱体工件作为测量对象,使用3D线激光传感器获取工件的点云模型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将点云数据首先通过统计滤波剔除噪声和离群值;其次利用体素滤波降采样精简点云数量;然后采用直通滤波分离出工件点云的上下表面;再分别对上下表面的点云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拟合出平面方程;最后计算上下平面之间的间距即为被测工件的高度信息。将该方法测得的高度与激光三角法原理测得的高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提高了72.33%;同时对于不同的点云密度,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测量,测得当降采样中体素立方体的边长为15cm时(点云数量精简了98.3%时)测量的误差最小,最小能达到5.1。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测量精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