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材轧件翘头问题攻关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材中试轧机在中试轧钢过程中出现的轧件翘头问题,分析了翘头机理,归纳了影响因素,设计出了一种板材轧机防翘器,解决了翘头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板四辊轧机轧件翘头原因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江苏冶金》2000,28(1):48-48,50
本文对中板四辊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轧件翘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对轧件咬入时的稳定性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轧件尾部跟踪是轧制过程自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积不变定律和模型自学习技术的轧件尾部跟踪算法,通过模型计算轧件已轧体积和未轧体积,进而计算出轧件尾部长度,并通过模型自学习算法进行体积修正,能够在不依赖金属检测器的情况下实现轧件尾部的精确跟踪.所述算法在没有金属检测器的情况下可将轧件尾部跟踪误差控制在±0...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板坯扣翘头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可逆式轧机扣翘头的真正原因是立辊和平辊之间张力失控,并对此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涟钢2250热轧板厂粗轧机刚度攻关的原因。通过整改,粗轧机刚度明显提高攻关前的刚度现状和攻关实施情况,分析了粗轧机刚度偏低。分析了  相似文献   

7.
首钢中厚板轧机的轧件跟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钢新建3500mm中厚板轧机生产线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包括有轧件跟踪功能。该功能根据轧线的检测仪表信号和控制信号对轧件进行跟踪,并通过人机界面对轧件跟踪进行显示和修正,实现了全线的轧件跟踪,为过程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投入和操作员的正确操作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1引言由于带钢热连轧粗轧压下量较大、除鳞不干净、温度较高,容易生成氧化铁皮,均导致了钢坯与轧辊的摩擦系数低,所以粗轧阶段容易出现打滑事故。由于粗轧板坯较厚,  相似文献   

9.
粗轧生产中的扣头和翘头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头和翘头是粗轧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影响扣头和翘头的因素复杂多样,扣头和翘头不可避免,但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热轧粗轧扣翘头问题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扣翘头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采用DE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多种工艺条件下的热轧粗轧扣翘头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在生产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当压下率较小时,轧辊转速差对板坯的扣翘头值的影响最大,板坯的翘头值与轧辊转速差基本上呈递增关系,其他因素导致的扣翘头均可通过调整上下轧辊转速差来消除;当压下率过大时,调整转速差无效,必须通过调整压下工艺参数来控制扣翘头。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棒线材短应力线轧机十字万向接轴的翘头现象影响现场换辊效率这个问题,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对十字万向接轴的翘头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万向接轴和接轴托架各自的结构特点,提出三种改进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翘头问题,提高现场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钢某热轧厂粗轧R1轧机在取向硅钢交叉轧制时的板型问题,设计了分加热炉号自动辊缝倾斜调整功能,同时改进工作辊平衡压力控制,达到了优化粗轧R1出口板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1150万能板坯初轧机在轧制板坯过程中产生翘头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了对设备的损坏,减少了设备事故的时间,解决了在轧制中产生翘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用初等函数计算了有冷头轧件所引起的轧机系统的动力响应。文章先对一自由度系统绘出以咬入时间为参数的反应谱,而后把作为多质量系统的轧机动应力化为一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的某种组合。计算结果表明:有冷头轧件与无冷头轧件所引起的最大动应力之比一般小于(至少不大于)该两激力的最大值之比。这两个比值之差多在0~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轧件不转是行星斜轧机重要的工艺要求。由于对有关文献有疑问,本文用两种方法另行寻求不转理论条件:用差动普遍关系式导出方程式,用矢量法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对1550mm酸轧机组日历作业率进行分析,查找存在不足,从人员管理、生产组织管理、设备改造和设备点检等角度制定攻关措施,使日历作业率由年初的71.75%提高到86.75%,机组年产量突破150万吨。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了包钢长材厂带钢作业区新棒线改造投产以来Φ600 mm粗轧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粗轧机相应缺陷,对孔型、导板及翻钢板进行了改造,通过对Φ600 mm粗轧机系统的维修,降低了轧卡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棒线顺利达产.  相似文献   

19.
粗轧机辊系配置是板形控制的关键,采用变接触辊型支撑辊,并根据支撑辊辊期,配以不同的常规二次负凸度工作辊,有效解决了粗轧轧辊磨损不均匀、轧辊边部剥落等问题,保证了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罗军 《柳钢科技》2009,(4):162-166
R0粗轧机安装以来由于轧机两侧刚度差异大以及板形差易导致精轧废钢。一直不能正常使用,通过采用改变轧制控制的方式来改善R0粗轧机板形,使其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