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色设备》2014,(4):36-36
正2014年6月26日,随着下压缸调整好轧制厚度,铝板带从开卷机经机前设备进入轧机,匀速通过轧机本体后经机后设备进入卷取机卷取,由六冶机电安装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孚实业2500 mm单机架冷轧机组穿带一次成功。设备安装质量得到一致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冷轧酸轧联合机组Carrousel卷取机自动化系统设计和调试经验,介绍了卷取机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高速轧制状态下,Carrousel转鼓转动过程中对卷取机张力控制补偿的方法及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卷取机自身以及转鼓旋转位置的动态惯量补偿,可以保证卷取机从穿带位至卷取位切换时的带钢张力恒定。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冷轧板带厂1 250 mm平整机组为单机架四辊平整机,主要由开卷机、入口张力辊系、入口液压剪、入口测张辊及压辊、防皱辊、工作辊及支撑辊、防颤辊、出口测张辊系、出口液压剪、出口张力辊及压辊、卷取机等设备组成,设计轧制带钢最大宽度为1 100 mm。其开卷机和卷取机芯轴长度可以轧制宽度为1 380 mm的带钢,但是机组张力辊、测张辊及压辊、工作  相似文献   

4.
苏凌西 《甘肃冶金》2011,33(4):28-29,37
针对某厂冷轧带钢卷取机兼作开卷机存在的穿带不便尤其运行偏移不稳的问题,2006年改造了酸洗和轧机的有关设备:酸洗卷取机增加了自动对中装置和功能,确保卷取带钢整齐划一;轧机增加了摆动导向辊等,方便开卷穿带.  相似文献   

5.
周源 《冶金自动化》1999,23(6):51-52
在南方铝业(中国)有限公司精整车间1#纵剪机列上,开卷张力是由气动抱闸控制的,通过压在开卷机铝卷材上的随动小压轮随着卷径的减小而下降,从而控制刹车气压使摩擦转矩正比于卷径,保持张力恒定。机列线速度的调节由卷取机来完成。这样,通过操作台上的卷取电流表无法看出系统是否为恒张力,因为在卷取机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小于其额定电压时,是通过调压来实现调速的,电动机磁场恒定。由于开卷张力是恒定的,则卷取机的电枢电流正比于卷径而增大,就不能反映张力的大小(这时,电流是变化的,而张力是恒定的)。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通…  相似文献   

6.
徐蕾  邵远敬  吴有生  宋军 《中国冶金》2023,33(1):105-110
在选择带钢处理机组及冷轧机的开卷和卷取机传动电机功率时,除了满足工艺张力所需张力转矩以外,还需考虑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动力矩(或称惯性转矩)以及带钢弹塑性变形等,目前工程设计时通常是在满足工艺张力所需电机功率的基础上乘以一个修正系数来解决。这种粗放式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化机组对张力控制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设计的精细化要求。为此,根据开卷及卷取机运行的特点,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精确推导出了开卷、卷取机动力矩计算公式,既可作为开卷、卷取机张力控制的动态补偿模型(带有变量的动态模型实时补偿),经过分析处理后的公式还能用于精确计算开卷机或卷取机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动力矩,以便将补偿该动力矩所需要的功率计入电机额定功率中,从而避免造成对工艺张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铝带轧机卷取机张力微机控制原理,给出了开卷机,卷取机卷径计算以及开卷,卷取电机电枢电流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厚箔分切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晔 《有色设备》1999,(3):1-2,13
本文结合我院800mm厚材分切机开卷机、卷取机的张力设计,详细介绍了张力控制原理以及张力限幅环节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许磊  蒋婷  李晓辉 《中国冶金》2020,30(7):46-49
带卷头部压伤是影响铝合金热轧带卷成品率的主要质量缺陷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缺陷的产生,首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确定了采用穿带时依次改变各机架辊缝对带卷头部进行变厚度轧制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变厚度轧制的工艺数学模型,可实时计算各机架辊缝的调整量和调整速度,以达到增大带卷头部与内圈卷面间接触面积、减少带卷头部压伤缺陷的目的。在生产现场采用该方法后,头部压伤的不良比例由之前的5%降至1%左右,同时可以提高卷取机的最大允许卷取厚度。  相似文献   

10.
魏勇 《山西冶金》2010,33(6):36-37
简要介绍了宽幅冷轧不锈钢退火酸洗线中关键设备的张力控制,如开卷机/卷取机,工艺段张力辊,活套等的张力控制方案以及炉底辊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钢卷卷径计算在平整机组控制中较为重要,卷径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开卷机和卷取机的速度控制、张力控制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此,分析了几种常用卷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适合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优化控制程序,很大程度提高了开卷机和卷取机卷径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蔡玲  邵远敬  宋军  徐蕾 《中国冶金》2023,(5):109-115
开卷机、卷取机是冷轧连续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合理选择其电机参数及配套减速机减速比尤为重要。目前在工程设计上,作为开卷机、卷取机关键参数之一的电机功率通常是在张力所需功率的基础上、叠加一个放大系数来确定,计算过程粗放,计算准确性低,难以满足现代化机组对张力控制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与当前市场竞争环境对设计的精细化要求相悖。按照系统化思维的方法,从工艺、设备、电机制造、电气控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给出了冷轧处理机组开卷机、卷取机工艺张力、电机型式、减速比等的确定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工艺张力所需功率、动力矩所需功率、弹性变形损失功率以及摩擦损失功率4个方面精确推导了开卷机、卷取机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中开卷机、卷取机电机功率以及减速机减速比的精确计算和选择提供了一套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许命寿 《有色金属加工》2003,32(3):57-62,56
本文根据带材冷轧机及箔材轧机的工作特点,导出了开卷机及卷取机驱动电机转速、张力电流、磁通及带材速度与实时卷径的函数关系,利用整流电路能量关系式绘制出了电量圆图,进而绘制了负荷计算必须的控制角及功率因数曲线,为开卷机、卷取机供电电源变压器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及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芳 《中国冶金》2017,27(7):62-67
精轧机组活套控制水平直接影响薄规格产品的轧制能力,是保证带钢宽度和厚度质量控制能否稳定的前提。活套能否稳定起套直接关系到热连轧精轧系统穿带过程的安全性,活套稳定起套的前提是机架间的初始金属秒流量差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轧制薄规格时稳定起套较难控制。通过对起套过程的控制分析,针对某热轧厂的生产情况,从起套角和张力控制着手,提出了4项起套控制要求,优化了薄规格带钢轧制时起套转矩控制工艺,并引进维稳张力系数,优化张力设定计算模型,降低了头部张力超调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薄规格穿带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冷连轧机卷取张力控制的性能直接影响成品钢卷的质量。本文介绍的卷取机恒张力控制技术包含直接张力控制模式和间接张力控制模式,两种模式可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切换,保证了在卷取机动态调速和末机架辊缝频繁调整的复杂条件下,卷取张力仍能保持稳定精确。此控制技术在华北某冷轧厂五机架冷连轧生产线上成功应用,投入生产后取得了满意的卷取效果,证明了该技术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潘德全 《武钢技术》1990,(11):24-29
卷取(开卷)机主要是恒张力调节,其控制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卷取机的电流电势调节复合张力控制系统,卷取机电机的磁通必须正比于卷径的变化。这一系统也叫与卷径相关的弱磁控制。二是力矩调节的恒张力控制,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基速以上,电机全压调磁,在基速以下,电机满磁调压。这一系统又叫与反电势(EMK)相关的弱磁控制。本文通过冷轧厂最新引进的HC轧机中卷取的LOGDYN系列组件的控制方案,对两种恒张力卷取(开卷)的原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五机架冷连轧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别介绍了第一架前馈及反馈控制、第二架前馈厚度控制及张力调节、第五架反馈厚度控制、开卷机张力联调、卷取机张力联调各个部分模拟模型的结构,最后介绍了各部分自动控制系统模拟计算的结果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可供改进现有系统和设计新系统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德春 《中国冶金》2011,21(9):43-45
影响(微)张力减径机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单机架减径率、单机架变形量、轧制荒管规格、轧制温度、  轧制速度、机架间张力等。主要研究分析在单机架减径率及变形量确定的情况下,机架间张力对轧制负荷的影响,  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张力的变化来控制减径轧制在正常负荷下的运行。结果表明:平均张力系数Zm 越大,减径轧制时各机架的轧制负荷越大;平均张力系数Zm不变,各机架的轧制负荷随机架间张力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1、绪言冷轧带钢轧机、热轧带钢轧机及带钢连续酸洗设备等过程作业线的尾部或始端,要使用卷取机和开卷机。卷取机的卷筒在卷取过程中,由于钢带的张力作用,随着卷取的  相似文献   

20.
开卷机是镀锡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设备,对开卷机进行精确有效控制是入口区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开卷机卷径计算方法、开卷机甩尾计算,通过变频器转矩限幅实现对开卷机的恒张力控制.详细分析了首钢京唐镀锡产线入口段出现的活套跳辊被拔起以及开卷机断带故障案例,明确了恒张力控制丢失的根本原因,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改进效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