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工作依据国际组织关于非人类物种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标准以及新的环境保护概念,针对我国核环境的现状,初步对放射性核素的环境转移模式及环境剂量学模式的剂量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初步研究分析,建议下一步重如开展下述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核能工业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 ,人们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管理越来越重视 ,要求对处置放射性废物过程中可能对人和野生动植物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要对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所致辐照剂量进行评价 ,一定型式的环境评价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合近年来辐射防护和放射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对建立辐射剂量评价模式的基本要求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3.
随着核能工业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要求对处置放射性废物过程中可能对人和野生动植物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要对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所致辐照剂量进行评价,一定形式的环境评价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合近年来辐射防护和放射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对建立辐射剂量评价模式的基本要求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4.
随着核能工业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要求对处置放射性废物过程中可能对人和野生动植物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要对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所致辐照剂量进行评价,一定型式的环境评价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综合近年来辐射防护和放射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对建立辐射剂量评价模式的基本要求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5.
从参考植物及其几何模型、剂量计算、环境照射假设条件等方面,比较了欧共体ERICA方法和美国能源部分级方法(RESRAD-BIOTA)在参考植物剂量评价程序方面的异同。讨论目前在参考植物辐射照射影响评价方面的难点和不足,并就开展我国的非人类物种参考植物电离辐射照射影响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包括源项、照射途径、核素来源、剂量估算以及与释放限值比较等在内的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的评估框架;并选择大亚湾核电站所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对虾、黑鲷、毛蚶和小球藻4种水生生物为代表,建立它们的剂量学模型,并使用DOE GRADED和EU ERICA的非人类物种剂量计算软件以及Monte-Carlo方法对其剂量进行计算,对大亚湾的辐射环境提供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组织在生物剂量评估工作中剂量率限值的研究成果。欧洲ERICA项目和PROTECT项目使用FREDERICA效应数据库中的辐射效应数据估计单个生物物种的关键毒理数据EDR10,使用不同物种的EDR10与剂量率数据,建立物种敏感分布(SSD)曲线,采取物种敏感分布法推算出生物的筛选剂量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放射生态学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生物剂量率限值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川  孔衍  王月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32(9):1085-1088,1091
介绍了非人类物种放射评价方法中选择参考动物和植物的目的和准则,重点对国外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率和辐射效应评估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美国能源部(DOE)的GRADED方法和欧共体(EU)的FASSET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在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面应该开展的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难点,为我国下一阶段的非人类物种放射评估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可分为3类:早期死亡率、繁殖率降低和可记录DNA损伤.论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损伤的相似性、所受剂量的估算以及辐射生物效应,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对陆生植物、陆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的辐射生物效应.为达到保护非人类物种的要求,建议在广泛调研国外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和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我国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管理模式,研究我国现有辐射安全标准系统,探讨在那些标准中有必要增加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防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介绍非人类物种剂量评价面临的挑战和低水平放射性测量对辐射剂量评估的重要作用,对四种常见低水平放射性测量方法和低水平放射性测量用于参考生物剂量评价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要论述,提出对未来非人类物种剂量评价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FASSET(FrameworkforAssessmentofEnvironmentalImpact)是欧共体开发的用于评价电离辐射对环境生物影响的辐射防护框架,该框架中的筛选计算模式为欧共体成员共同开发的,用于评价环境生物受到的辐射剂量、效应和风险。本工作的主要内容为通过研究欧共体的筛选计算模式、计算参数,开发用于我国的生物辐射影响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12.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并将其与人类的生物效应进行了比较。根据ICRP的有关出版物和其他资料,对防护人类和非人类物种的共同方法、已选定的参考动植物和参考剂量模式作了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及时地跟踪放射性烟羽的轨迹并预报其可能引起的放射性后果,已受到各国极大的关注。目前,许多国家致力于建立或改善其核设施实时剂量评价的计算机系统。本文简略介绍了关于我国建立中尺度实时剂量评价模式与参数的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14.
商照荣 《核安全》2006,(4):9-15
为了真正落实法规中强调的保护环境的要求,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应该从单纯对人类的防护,拓展到对整个环境的电离辐射防护.其中,建立对非人类物种的危害评价体系是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本项工作开展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建立生物剂量模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R&D 128和ERICA分别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当局、欧共体推荐的估算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的模型。从陆生生物辐射剂量估算的原理、核素种类、参考生物种类、计算参数等方面对R&D128和ERICA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利用两个模型对我国某AP1000核电厂周围陆生生物辐射剂量率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RD 128和ERICA分别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环境当局、欧共体推荐的估算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的模型。从陆生生物辐射剂量估算的原理、核素种类、参考生物种类、计算参数等方面对RD128和ERICA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利用两个模型对我国某AP1000核电厂周围陆生生物辐射剂量率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各种途径给人以放射性辐照。预测环境污染所致人类辐照剂量,现行的方法是利用能定量描述放射性核素由排放源转移至人的数学模式。在这些模式中,需要引用一些能把核素经过各种环境介质向人体转移的关系作定量化描述的数值,即模式参数。模式参数的精确性无疑对剂量预测有重要作用。在环境剂量评价中,需用多种参数,本文的讨论只限于其中的一部分——陆地生态学参数。陆地生态学参数的获得,为一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在 2 0 0 0年 5月维也纳会议上 ,决定成立一个任务组 ,研究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问题 ,任务组直接向主委员会负责。任务组的任务是基于科学的伦理哲学的原则发展环境保护的防护政策和建议框架。主委员会在 2 0 0 2年 1 0月批准了题为“评价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影响的框架”的出版物。随后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 91号出版物正式出版。委员会不打算制定审管标准 ,而是推荐一个帮助审管者和运行者表明符合现行的和将来的环境法律的实用的框架。在 2 0 0 3年 1 0月 6日~ 1 0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电离辐射效应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主要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步骤分析和比较了国际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和辐射效应评估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美国能源部的GRADED方法和欧共体FASSET项目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在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面应该开展的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难点。得到的结论为:我国应在GRADED方法和FASSET方法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实用方法。在进行以生态系统为保护目的大范围的评价和保护时,只要针对我国自己的特点补充有关的生物浓度指南数据集,就可以使用GRADED方法进行整体放射生态评价;在针对物种个体或具体种群进行评价和保护中应该完善自己的数据,采用FASSET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评价方法中参考生物的选择目的、准则等,选取了符合我国西南地区某核场址环境生态系统特征的多种陆生参考生物.参考动物包括鼠、鸟、蜜蜂,参考植物选取梧桐、柳杉、夹竹桃、荆条、野艾蒿,给出了上述各参考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为进一步评估其辐射剂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最后给出此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