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需水是生态用水控制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基本依据和关键。为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GIS技术与水文气象实测数据等,采用Tennant法计算研究区河流生态需水和Penman-Monteith法计算植被生态需水。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 022亿m~3,植被生态需水量为4 668.43亿m~3。研究区1981—2007年年均生态需水量呈下降趋势;水资源二级区中,金沙江石鼓以下生态需水总量最大,为1 349.90亿m~3,乌江生态需水总量最小,为562.73亿m~3。各植被类型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田(1 564.62亿m~3)、林地(1 460.30亿m~3)、灌丛(1 231.91亿m~3)、草地(397.22亿m~3)、旱地(14.64亿m~3)。研究区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5—8月,占植被整个生长季全部需水的63.78%,河流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10月,占河流全年总需水量的74.50%。研究结果可为内陆河区域的生态需水量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安阳市水资源和水环境概况1.水资源概况(1)河流与水系安阳市面积7413km~2,人口521万人。安阳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有洹河、金堤河、淇河、汤河等。除金堤河属黄河流域外,其他均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全市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7条,100~1000km~2的河流22条。多年平均径流量8.67亿m~3,其中海河流域7.70亿m~3,黄河流域0.97亿m~3。河流总流域面积7413km~2,其中海河流域5702km~2,黄河流域1711km~2。  相似文献   

3.
(一) 电站基本情况堵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阵水量941mm,多年平均流量191m~3/s,多年平均入库水量60.2亿m~3,流域面积111725km~2。堵河系山溪性河流,流域内全属大山区,  相似文献   

4.
阿姆河是苏联中亚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苏联的一条多沙河流。最大实测洪峰流量5000—9000m~3/s,枯水流量400—900m~3/s;年径流量丰水年770亿m~3,小水年190亿m~3;年输沙量2.6—2.8亿吨,平均含沙量3kg/m~3,最大实测含沙量13kg/m~3。泥沙来源主要是汛期(尤其是春汛)流域面蚀产沙和河岸侵蚀产沙。阿姆河的沉积带在下游河段和河口三角  相似文献   

5.
一、广东省水资源特性 全省土地面积21.2万km~2,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2110亿m~3,径流深995mm。另有珠江、韩江、鉴江、和九州江等主要河流从外省、区流经我省出海的客水3,851亿m~3。全省浅层地下水约占河川径流总量的18%,即约379亿m~3;基本上是由地表水补给的。深层地下水约为415亿m~3。故地下水总量为794亿m~3。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525亿m~3  相似文献   

6.
牛夏  王启优 《人民长江》2016,47(22):21-25
采用Tennant法、近10 a最枯月实测径流量法、90%保证率法、月年保证率法分别计算了疏勒河流域的生态基流;对敏感生态需水(包括河流湿地生态需水、湖泊生态需水、重要水生生物生态需水),采用流域典型区进行计算。疏勒河流域生态需水即为其生态基流与敏感生态需水之和。在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90%的保证率法即为疏勒河流域生态基流比较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河流域生态基流的所需水量为河流90%保证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的23%,河流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为6.40亿m~3,湖泊生态需水量为0.14亿m~3,重要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水量为0.23亿m~3。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疏勒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为6.77亿m~3。据此确定了疏勒河流域水生态红线和生态特征流量值,可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红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5大牧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66万km~2,总人口1832万人,有草地资源5.58亿亩,分布在22个牧业县、15个半农半牧县上。37个牧业、半牧业县有人口422.56万人,牧业人口为119.1万人。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有改善。全疆有大小河流570条,还有数百条山泉和季节性河流,地面总径流量793亿m~3,再加上地下水总水量为878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5414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次水利规划,到2000年要通过各项工程措施,为工、农、牧业提供水量432.33亿m~3,其中地表水393.02亿m~3,地下水39.31亿m~3;其中37个牧业、半牧业县需水157.89亿m~3(地表水143.01亿m~3,地下水14.88亿m~3)。牧区水利规划目标是:解决224.616万人、1115.93万头畜饮用水,扩大无水草场2908.46万亩,改善供水不足草场6931万亩,新增饲料草基地608.71万亩,新增天然草场灌溉277.9万亩,新增牧区农田877.2万亩,新增水电17.86万kW,太阳能2294.6kW。需总投资18.36亿元。  相似文献   

8.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共分11条流域,其中属渤海水系的10个流域,属黄海水系的一个流域。建国以来,该市共兴建水库、塘坝1418座,总库容2.5亿m~3,兴利库容1.6亿m~3,防洪库容0.9亿m~3,控制流域面积1250km~2。其中,中型水库3座,分别是城子水库、金岭水库和勾山水库。小(一)型水库30座,小(二)型水库193座,塘坝1192座。小水库的数量在全省各县(市)位居第一。这些工程遍及全市,星罗棋布,在防洪、灌溉、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量分析滹沱河流域内植被、河流、湿地、城市各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情况,基于2006~2015年水文、气象、DEM数据,对各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流域生态用水总量为6.7亿m~3,其中植被、河流、湿地、城市生态系统分别为1.49亿m~3,3.68亿m~3,1.45亿m~3,0.08亿m~3。同时,根据流域生态恢复的相关规划,对未来生态用水量做了简单预测。结果表明,2020和2030年生态用水总量分别比当前增加了23%和41%。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内陆河流域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甘肃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由东到西包括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哈尔腾河)三个水系,共有大小河流50余条,年径流量在1亿m~3以上的河流有12条。其中,石羊河水系中的黄羊河、杂木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汶河河流污染严重,不仅污染了东平湖,不 危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鉴于大汶河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多项措施,恢复大汶河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与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被破坏对水土保持的危害,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植被的内在关系,认为植被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土水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