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和铝合金低温表面强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沉积镍磷合金表面镀层,是提高零件表面耐磨、耐腐蚀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五十年代末,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开始用于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以及随着复合镀技术的发展,化学沉积镍磷技术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应用。至八十年代,化学沉积镍磷合金作为一种功能镀,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表面技术。日本、欧美各国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有定型的商品槽液出售。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层是在一定的催化条件下,采用强还原剂次亚磷酸盐,使镀液中镍盐的镍阳离子还原,同时次亚磷酸盐分解,产  相似文献   

2.
《模具工业》2009,35(1):70-70
表面为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高硬度铸造模具,其特征为:模具由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单层或3层以上复合层组成,模具的表面层为镍磷合金层,模具的中间层为镍或其合金层,模具的中心层为高分子树脂层;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节省材料、模具制造周期短,耐磨性高和寿命长,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与母样模完全一致,适用于注射、吸塑、吹塑、搪塑、胶木模、玻璃模、压铸模等模具型腔及电火花成型电极的制造。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研究了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层中磷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非晶化趋势提高,非晶态镍磷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下降,且明显低于晶态镍磷合金;经过大于613K的时效处理,非晶态镍磷合金晶化且有Ni3P生成,沉积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得以提高并超过晶态合金;非晶态镍磷合金经过时效处理晶化后且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下降,硬化性能则提高。  相似文献   

4.
化学沉积镍磷合金是一种发展迅速、广泛应用的表面技术,用于模具的表面强化,具有极好的效果。这归结于镍磷合金沉积层具有以下特点。 (1)镍磷合金的沉积过程,仅依靠零件与溶液接触,毋需辅助阳极,无尖角电流密度增大现象,边缘突出部位不会过份增厚。能依照基体的外形轮廓均匀沉积。因具有仿型性,故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  相似文献   

5.
目前化学镀镍磷已形成了完善的工艺,获得镍磷合金的化学镀镍槽液,一般又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由碱性槽液中获得的镍磷镀层其含磷量均小于7%,一般介于2~5%之间,均在较低温度下操作(35~60℃),用于塑料和其他非金属基体上沉积镍层。酸性槽液中获得的镍磷  相似文献   

6.
温泉  马旭 《腐蚀与防护》2015,36(1):27-30,35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化学镀镍镁合金AZ61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镍在镁合金基体表面沉积了一层致密、均匀的镍-磷合金镀层,依靠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来保护镁合金基体。腐蚀形貌与腐蚀速率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经化学镀镍后,镁合金AZ61的耐腐蚀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谢明立  储凯 《表面技术》1998,27(2):18-19,24
用化学镀方法在模具材料表面沉积-层镍-磷合金镀层,通过改变镀层的磷含量、镀后时效处理温度、时效处理时间等参数,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组织形貌及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共硬度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出了最恰当的时效处理工艺及最佳磷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后,铝合金的表面硬度、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的工艺条件,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镀层晶态转变、硬度与基体结合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沉积镍磷合金后,铝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表面工程资讯》2005,5(2):19-19
镀液稳定可保持长期使用,大大提高了电镀原材料的利用率。与化学镀镍磷合金(常称化学镀镍)相比较,此项工艺的原材料成本仅为前者的1/4,生产成本不到前者的1/2。镀层沉积速度快,最高可达50μm/h,较化学镀镍快数倍。可稳定地获得高磷(10~11%)高耐蚀镍磷合金,也可获得中磷或低磷镍磷合金。镀层外观光亮.  相似文献   

11.
祝文沙 《表面工程资讯》2017,17(5):28-30,38
玻璃表面进行化学镀镍需要在其表面镀覆一层活性物质,在后续作为催化活性中心镀覆镍磷合金。采用Ni胶体活化取代传统工艺的PdCl_2-SnCl_2活化-敏化法,以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使玻璃表面沉积活性镍,探索了制取活性镍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0前言化学镀镍磷是不用外来电流,借氧化还原作用在金属制件的表面上沉积一层Ni-P的方法。化学镀镍磷合金按溶液的pH值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酸性化学镀Ni-P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镀镍工艺,化学镀镍工艺因为镀层均匀、亮度好、耐蚀性及耐磨性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酸性化学镀镍,镀液pH在4.3~5.2,采用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除了镍离子被还原以外,次磷酸根本身也会被吸附氢原子还原为磷,因而形成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3.
《表面技术》2007,36(3):33-3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镁及其合金构件防蚀、耐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镁及其合金构件基体表面附着有转化膜与镍磷的复合层;转化膜膜层表面存在一些网纹和裂缝,厚度约3~5μm;镍磷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7%~13%,沉积速度为8~15μm/h。首先对镁合金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化学转化膜,然后在化学转化膜上进行化学镀镍。既解决了镁合金化学转化膜耐腐蚀性能不显著的问题,又解决了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前处理的环保问题。在AZ91D和AM50镁合金实施例上得到了良好防蚀、耐磨效果的镀层,为镁合金的防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磷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试验结果表明,光亮剂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对磷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镀层中的磷含量;当光亮剂的加入量达到5~6mL/L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提高到35.63%~39.03%,同时可得到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且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高磷镍-磷合金镀层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显微硬度,磨损率以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镀态下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在10%盐酸中的耐蚀性随着光亮剂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镍(非电解镀镍)层是镍和磷的合金,通常用作功能材料而非装饰材料。这种涂层在沉积状态是一种金属玻璃,磷溶解于镍中,含量约为10.5%,其它杂质含量少于0.05%。与铬和其它电镀层不同,化学镀镍层是完全无定形的——它们不具有晶体结构,不含有内偏析或分离相。这种涂层的一个例子是如图1(略,下同)所示的75微米厚的沉积层。由于非晶态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SiCp/Al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先化学镀镍,再沉积稀土封孔,讨论了稀土溶液主盐Ce(NO3)3浓度和沉积时间对镍-稀土多层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镍的SiCp/Al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沉积稀土时,采用Ce(NO3)3含量1 g/L、成膜时间2 h的条件获得的多层膜耐蚀性最好,其腐蚀电位为-0.48mV,腐蚀电流密度为3.54×10-8A/cm2;稀土在膜层中以Ce的氧化物颗粒堆积状态存在,起到了封孔的作用;膜层中的镍磷合金呈多晶态,而稀土含量少,未能测出;稀土溶液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而在相同浓度下,膜层厚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越厚则膜层结合力越差。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铜基体电镀镍和镍磷合金层,并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抗腐蚀摩擦性能和纳米压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镀层内应力,在金属表面以电镀镍为结构层,镍磷合金为表面层的结构可同时具有高强韧、耐冲击、耐腐蚀和耐磨损性。由于电镀镍比镍磷合金弹性系数低,使得电镀镍结构具有耐冲击性。镍磷合金镀层变形小且硬度高,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与耐磨擦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镍磷合金在工模具表面的沉积特性与过程,针对不同的材质及使用要求,除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外,还要考虑镀层的成份与热处理因素,以期获得最佳表面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硅烷膜在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上的封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孔,由于以碳钢为基体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大多数腐蚀介质中都属阴极性镀层,微孔的存在将会导致基体的孔蚀.采用表面硅烷化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了封闭处理,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层表面硅烷化后可以大幅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电沉积方法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具有高红外发射率以及高导电率的镀层,满足其在太空中散热以及电磁屏蔽的需要。方法通过前处理工艺(碱洗→酸洗→预钝化→化学镀镍磷→电镀铜)提高镁锂合金基体的耐蚀性能以及与后续镀层的结合力,并在此镁锂合金前处理工艺的条件下,电沉积多孔Zn-Ni合金镀层。通过热循环测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各镀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各镀层之间的结合力。结果各镀层之间的结合力良好,化学镀Ni-P层、电镀Cu层和多孔Zn-Ni层的耐蚀性能均优于镁锂合金基体,该组合镀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镁锂合金基体,提高其耐蚀性。结论最外层多孔Zn-Ni合金镀层主要由Ni2Zn11、NiO、NiS组成,其红外发射率为0.90,电阻率小于0.01 m?/cm。这表明多孔结构可以有效提高金属合金镀层的红外发射率,并保持合金镀层的高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