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对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基于自旋稳定卫星平台的二维成像技术,基于三轴稳定平台成像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度提高成像效率、缩短成像周期和多载荷并举。我国基于三轴稳定平台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采用双扫描镜结合三反射光学系统、辐射制冷器及线列阵探测器,实现了从可见光至甚长波红外波段的成像。面对扫描成像辐射计的恶劣温度环境、极端指向精度、超长运动手寿命等任务要求组合,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空间光学、精密机械、长寿命运动、电机控制、空间热控、信息处理等综合技术,使仪器实现了恶劣温度环境下的高精度成像。卫星计划于2016年发射,届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预报短时天气及突发性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遥感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地表温度反演的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地球背景辐射仿真方法。采用了通用型单通道算法对FY-3/MERSI数据集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了全球地表温度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表红外辐射模型,充分考虑了海拔、大气模式、地表类型等因素对地表辐射的影响,利用MATLAB与MODTRAN进行联合编程完成每个像元对应的地表辐射计算,实现了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地球背景辐射场景的图像生成。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图像分辨率高,能够准确反映红外预警卫星探测波段的地球背景辐射特性,可为研究红外预警卫星作战效能评估和目标识别技术提供场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刘沈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VSAT热还未降温,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又成为现今的热门话题。非同步轨道有高、中、低轨之分,其中尤以中、低轨的卫星移动通信更为财团、制造厂商、通信业务经营者所器重,本文简要介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6.
7.
对于地球静止轨道凝视红外相机,相机视线抖动引起的杂波是背景特征、相机参数、相机视线抖动特性和背景抑制算法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为了定量化评估视线抖动引起杂波的强度,综合考虑抖动频谱、探测器积分时间、帧周期和帧间差分背景抑制算法这几项时间相关因素,将它们合并为与背景无关的抖动等效角,建立了抖动等效角与背景辐射强度梯度统计量相乘形式的抖动引起杂波模型。基于相机视线抖动特性地面测量实验,分析了制冷机和动量轮引起的相机视线抖动频谱,对视线抖动引起的杂波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模型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抖动引起杂波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模拟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15%,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高效性,适用于相机设计的迭代优化。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网络内部通信是通信系统向用户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的重要保证。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的网络内部通信是卫星网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网络节点之间的内部通信链路构筑了网络内部通信。它可为整个卫星风提供同步服务,即保障卫星网点节点在统一的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下同步工作,还可在节点间传送资源管理,网络管理信息和完成信关站之间的信令传送。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功能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2,27(1):55-59
导弹预警卫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早期预警信息对成功拦截弹道导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导弹预警卫星的功能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了预警卫星功能仿真系统并描述了系统仿真流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分析战术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特点的基础上,说明了探测助推段的强大尾焰是对战术弹道导弹进行红外预警的主要手段。介绍了美国DSP预警卫星的工作机理,给出了一种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无人机红外预警系统的任务需求,总结了红外载荷的基本技术要求,针对国外典型红外预警系统分析了各种技术体制的特点,并总结分析了无人机红外预警系统的系统集成技术体制、工作模式、目标测距和信息处理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超音速飞行器红外探测预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目标飞行速度高于5Ma时,其辐射峰值波长位于短波红外的工作范围,并且具有辐射功率大、随时间变化快等显著特征,最适于被短波红外传感器探测.短波红外探测器将大气粒子反射的目标的入射光子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监测电信号幅度的变化来判断有无强辐射源趋近,从而将预警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