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建筑与智能遮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 《华中建筑》2003,21(3):54-55
透明玻璃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提出了遮阳和节能的问题,智能遮阳系统是合理解决节能和有效利用日光能源的理想途径,电动卷帘是智能遮阳系统形式之一。从遮阳效果看,户外卷帘比室内卷帘更节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高天 《山西建筑》2007,33(9):64-65
从建筑遮阳的形式和遮阳的原则等方面对建筑遮阳进行了宏观的介绍,并从遮阳效用的角度对明成楼的百叶结构进行了深入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改建策略,在遮阳隔热、建筑舒适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庆春 《建筑知识》2014,(9):148-148
文章首先对阳光对建筑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简述了建筑外围结构采取遮阳措施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分别探讨了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设计与建筑物的遮阳措施;辩证地分析了天然采光与遮阳的矛盾性,并提出了二者同步并举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中遮阳与艺术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浩  刘晓帆 《建筑》2003,(6):57-58
在炎热地区的夏季,阳光如果直射室内,会使房间局部过热,并产生眩光,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房屋遮阳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室内,防止局部过热和眩光的产生,以及保护物品而采取的建筑措施。可见,遮阳是与建筑物俱生的功能性构件。然而,在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往往将遮阳设施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各种形式的遮阳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立面造型; 二是遮阳对夏季日照控制所起的作用未被足够重视; 三是夸大了遮阳对采光、通风和视野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明确遮阳的作用与目的,进而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费双 《中外建筑》2011,(11):103-105
建筑遮阳装置的普遍应用会使采光口的采光效率大为降低,甚至会阻断使用者与自然景观的联系。文章通过绘制图示和实例阐述了在满足建筑遮阳的条件下,能够提高自然采光效果的设计策略:一方面是通过附着于建筑界面上的水平外遮阳装置阻挡阳光入射或对光线进行调节;一方面是通过对建筑采光口自身的设计改变采光方向和减少阳光直射。以此来平衡建筑遮阳和自然采光之间的矛盾,恢复采光口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6.
建筑遮阳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设计手法。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阳光气候条件和住宅建筑遮阳现状的调研、分析和总结,指出了目前住宅建筑遮阳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开展,展望了建筑节能大趋势下未来重庆地区住宅建筑遮阳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住宅设施》2014,(10):110-111
产品介绍 自动收放、翻转的遮阳百叶翻板,当建筑物需要足够的光照的时候,遮阳百叶板翻转并收缩,将建筑物外立面吸收足够的阳光;当光照过足时,遮阳百叶板伸展于建筑外立面,通过百叶板翻转调节光照,并遮挡多余的光线,实现建筑遮阳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刘抚英 《新建筑》2013,(4):46-50
建筑遮阳技术对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遮阳技术层级、遮阳设置位置和遮阳材料三种分类方式的整合,构建了遮阳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建筑外遮阳的基本形式;着重探讨了与建筑表皮多种形态相结合的外遮阳建筑一体化形式系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遮阳的重要性和主要形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对几个建筑遮阳成功案例的分析,阐述将外遮阳构件与建筑立面整合设计的常用处理手法,并提出建筑遮阳设计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遮阳技术是建筑隔热保温通风技术的代表,节能效果明显,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物节能中.本文综述了我国建筑遮阳行业发展阶段、建筑遮阳分类与产品种类,分析了我国建筑遮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阐述了我国建筑遮阳领域标准化最近研究进展.提出在对建筑遮阳技术研究的同时,更应多关注遮阳与采光、通风和视线遮挡等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应用于建造设计指导.新的遮阳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出台,为遮阳行业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梁惠娇 《江西建材》2014,(10):10-10
在这个人们更加关注绿色环保的时代,逐渐衍生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而建筑遮阳是绿色建筑的一种手段。建筑遮阳为建筑隔热、保温及抵御紫外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不仅能保护建筑物,而且也能节约能源。本文将依据建筑遮阳的作用、形式、设计等方面来谈论绿色建筑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采用建筑外遮阳的方式是一个自然降低能耗、经济实用且效果不错的建筑节能好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阻隔室外的辐射热和紫外线,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并消除眩光,增加室内舒适度.适当的建筑外遮阳形式与门窗相结合同时可以起到自然通风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好的建筑外遮阳形式是落实建筑外门窗部位节能要求的关键. 建筑外遮阳的形式可以分为固定和活动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遮阳设计应与建筑立面设计相协调.在不影响视野、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避免太阳辐射和反射阳光产生眩光。建筑遮阳设计应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同时.使建筑具备“四维”立面效果.成为玻璃幕墙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建筑遮阳与天然采光是建筑中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面.文章通过对可以改善室内气候的阳光的利弊进行分析,阐述了遮阳的必要性,又结合太阳可利用光的形式及其夏季运行曲线,对遮阳设计与采光设计分别论述,最终将采光设计与遮阳设计的关系归结为遮阳板的最佳形式、最佳尺寸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欧洲新建筑的遮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念雄 《世界建筑》2002,(12):48-53
本文对欧洲新建筑的遮阳设计按不同类型加以分析,从技术与艺术方面探讨新一代建筑师对遮阳设施的运用技巧,并从材料,工艺,调节控制,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分析了遮阳设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筑遮阳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节约建筑能耗、改善室内光环境、改善室内热舒适度有着积极作用。在当今社会,建筑遮阳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到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视觉感官的享受。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立面设计的现状和历史,并结合建筑的遮阳,简要阐述了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可持续建筑对建筑高性能立面的要求促使立面设计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自动遮阳系统控制日光与限制太阳得热.为使建筑师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自动遮阳系统,本文从系统构成、原理及控制系统等方面对自动遮阳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文章最后利用实例的研究方法归纳了自动遮阳的技术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建筑的天然采光与遮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峰  刘辉 《住宅科技》2005,(12):25-27
建筑遮阳与天然采光是建筑中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可以改善室内气候的阳光的利弊进行分析,阐述了遮阳的必要性,又结合太阳可利用光的形式及其冬、夏季运行曲线,对遮阳设计与采光设计分别论述,最终将采光设计与遮阳设计的关系归结为遮阳板的最佳形式、最佳尺寸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岭南民居的建筑遮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浩 《住宅科技》2007,27(4):9-13
文章总结了我国民居(尤其是岭南传统民居)在遮阳处理方面的措施,包括屋顶、外墙、门窗、廊道、阳台、骑楼遮阳,以及绿化和简易遮阳等,探讨了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建筑遮阳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5,(11)
建国初期,华南工学院夏昌世教授在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中建造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夏氏遮阳"。本文通过对"夏氏遮阳"理论及案例的介绍,探讨岭南建筑遮阳的发展现状及行业标准建设,并指出"夏氏遮阳"对岭南建筑遮阳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