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水厂的排泥水来自于水厂的沉淀池、澄清池排泥水或滤池反冲洗废水,对其进行处理利用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从排泥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性上分析了在其处理利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对排泥水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或采用膜过滤后再回用,可提高水厂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还介绍了国内外排泥水处理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给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甑选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灰色关联分析为骨架建立给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优选模型。通过最优传递矩阵对传统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一致性修正的难题,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重分配集合。以重庆某电厂净水站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为实例,介绍该模型的计算流程以及评价方法,并运用模型对工艺流程进行评判,得出适合该电厂净水站排泥水处理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原市呼延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的实际问题,研究了冬季低温低浊条件下压力溶气气浮工艺对呼延水厂排-泥水浓缩处理的应用效果,最终使呼延水厂全年各季排泥水浓缩后浓度均能达到板框压滤机运行所要求的3%的进泥浓度,并且有良好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厂排泥水的静态沉降及动态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首先要进行排泥水处理试验。结合在上海A水厂进行的静态沉降和动态浓缩等试验研究,指出了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上南水厂对排泥水进行了减量化处理,新建了调节池、污泥浓缩池、平衡池、污泥脱水设备、污泥料仓。工程投入运行后,脱水污泥含水率降至80. 27%,排泥水回用可节水1 465 m~3/d。实际运行发现,污泥处理效果受排泥水有机质含量和水量的变化影响很大,中小型水厂的排泥水处理系统设计与运行要充分考虑该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自来水供水需求亦同步增长,水厂供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排泥水的体积日益增大,排泥水质也随着水源水质的污染而逐渐恶化。给水厂排泥水直接排入水体,必将再次污染水体、淤塞航道、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目前,国内大型水厂正陆续进行排泥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建设。  相似文献   

7.
杏林水厂供水规模16万m^3/d,长期以来生产排泥水直接进入北溪引水渠道,造成渠道淤积,降低渠道输水能力,给下游水体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实施水厂排泥水处理。为确定该厂合理的排泥水分类处理方案,进行相关污泥特性试验等研究,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处理负荷较低的问题,利用中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排泥水浓度负荷和流量负荷条件下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排泥水的最佳浓度范围、流量范围以及对应的最佳投药量,以保证排泥水处理系统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孙俊峰 《山西建筑》2007,33(13):178-180
在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柿园水厂生产排泥水特性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工艺,提出了生产排泥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参数,真实反映了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厂排泥水长期无出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国内部分给水厂排泥水受到镉污染,致使排泥水回用具有镉超标的风险,基于排泥水"破碎-再絮凝"过程,分析上清液与污泥中镉的变化,研究排泥水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排泥水污泥对镉的吸附量与排泥水中镉的总量线性相关;破碎、高p H值、低温和投加适量阳离子絮凝剂都有助于污泥吸附镉;但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长时间搅动会导致其中的镉释放。污泥中的镉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使用PAM对污泥进行调质,离子交换态镉和部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转变为有机结合态镉。"破碎-再絮凝"过程有利于排泥水中溶解态镉迁移至污泥中,但再絮凝的污泥不宜过多扰动和停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