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零件制造成本最低为目标,设计技术要求和预期装配成功率为约束的尺寸链、尺寸公差离散设计问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离散公差设计的数学模型及相关算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回顾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发展过程,全面总结了它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对它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序加工能力的并行公差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工序加工能力的并行工序公差优化设计方法。在产品的初步结构设计阶段,通过相配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把装配功能公差表示为零件的工序公差,建立以加权制造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并行公差链、标准化的工序公差系数、机床最大经济极限公差为约束的非线性并行公差优化设计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最佳的工序公差。最后给出了并行公差优化设计的一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具有比传统串行等精度方法更合理、工序公差数值更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5.
6.
基子工序能力的公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公差分析中的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分析了工艺误差为正态分布、工艺误差均值漂移分别为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时尺寸误差的统计特性,给出了装配特性的统计公差分析结果,举例说明了该公差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尺寸公差和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原理的分析,论述了用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实现公差的辅助设计,并以计算机辅助公差查找为例,研究其在CAD/CAM集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为保证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以及实现产品公差的标准化设计,对产品标准化公差与制造成本的建模以及公差标准化算法的实现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标准化计算机辅助公差优化设计模型,并提供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支持并行工程的公差设计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SO/TC213的几何产品规范标准中的特征定义,提出了变动几何约束网络概念,并给出了它的运动学模型,阐述了在于该网络的完全约束评价和可装配件评价,引入并行工程的设计理念,将公差评价方法融入公差优化设计过程,研究了面向三维CAD系统的公差设计和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2.
13.
并行设计实施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并行设计实施策略的研究侧重于由多领域的集成而引起的并行设计过程的复杂性、综合性与系统性解策略,通过引入独立变量集与决策量损失的概念,对多领域任务集成(耦合)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以设计时间为主要目标的基本最优次序的并行设计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过程BOM的经营过程并行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串行活动并行化不仅是经营过程重构和并行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间合作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复用AS—IS建模过程中所收集信息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本文根据并行工程和企业间合作的特定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假设,借鉴BOM的概念,提出了基于过程BOM的并行经营过程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工具。最后,结合航空CIMS中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16.
一种新的公差设计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公差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以各组成零件的加工成本(即成本公差模型)和质量损失成本之和最小作为多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所给出的公差较符合经济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机电产品并行式绿色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电产品的设计方法将直接影响其制造加工方式、制造加工周期、使用过程和废弃后处置等环节.通过分析传统的串行式的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从机电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提出了应用并行式绿色设计方法,以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机电产品生命周期内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