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方山前带地震勘探问题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山前带2D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低、单炮品质差、地震成像质量不佳。因此,提高单炮记录品质、改善记录信噪比、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成为该区地震勘探攻关的重点。通过对南方山前带地震地质条件和已有2D地震采集资料的研究和分析,重点剖析了可能影响地震勘探的各种因素。研究认为,地震波的激发是影响地震采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地震波场的复杂性以及现有处理方法技术理论的局限性是影响地震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针对如何改进单炮品质、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石化下扬子地区油气地震勘探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地表条件和复杂的地下构造,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因而该区的油气勘探工作未能取得显著突破。为此,中国石化开展了多轮地震攻关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基于地震模拟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城镇工业发达区高效地震激发技术、弱反射信号保护与提取技术、深度域速度建模与成像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增强了中、古生界地层的地震反射能量,剖面成像效果明显改善,地震解释发现了一批有利区带及圈闭。钻探结果表明地震资料可靠、准确。下一步地震勘探的主要攻关方向建议开展以满足叠前成像的基于模型正演的观测系统设计研究,继续开展提高地震激发效率研究以及低信噪比复杂构造成像和各向异性处理方法研究等,进一步探索提高下扬子地区地震勘探效果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有利区带之一,地表起伏剧烈,地层倾角大,表层破碎,岩性复杂,表层结构纵、横向变化大,激发和接收条件差;面波、折射波发育,次生线性干扰强;断层发育,地腹构造复杂,构造部位的成像效果差;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宽线采集方法大幅度提高叠加次数和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构造主体成像效果;利用优化后的检波器大组合压制多种干扰,提高单炮信噪比.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采集方法能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主体构造部位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分析的潜山断裂带优化观测系统参数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谭绍泉 《石油物探》2004,43(5):415-422
以地质模型为基础,针对典型的潜山断裂带模式和主要勘探难点,利用正演模拟技术进行了地震波射线路径、CRP分析以及单炮模拟等研究,找出目标成像区,保证构造关键部位达到足够的覆盖次数,使地震资料准确成像。在室内对地震采集参数论证是否得当、观测系统的综合性能是否科学合理进行了探讨,从而提高了地震勘探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车古201和埕北30潜山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今后高精度地震采集参数论证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古生界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古生界地震资料一直是地震采集的难点,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中古生界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和攻关。中古生界勘探由于地下复杂,且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导致资料信噪比低,品质较差。在分析影响资料品质原因的基础上,对中古生界野外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炮间距、排列长度、覆盖次数和宽线采集方法对中古生界成像和信噪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巨厚黄土覆盖地区的油气勘探历来因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而受到制约,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其中以塔里木盆地西南黄土覆盖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受巨厚黄土覆盖及复杂地腹构造的双重影响,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单炮资料信噪比极低,地震剖面成像差,难以满足构造解释、乃至储层预测的需要.文章以塔西南巨厚黄土覆盖区的宽线观测、大基距组合接收、组合激发及配套采集技术的攻关研究为例,通过表层结构调查、激发接收参数、覆盖次数对比试验、分析等,提出了合理的采集技术方案及配套措施,获得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满足了地质解释需要,同时总结、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巨厚黄土覆盖区山地地震采集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楚雄盆地红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噪声干扰较强,提高信噪比是该区地震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影响其地震采集效果的各种因素,认为:(1)地表和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根本原因;(2)激发岩性、激发点位置、岩层含水性和干扰波发育,以及检波器组合、观测系统设计的局限性是影响其采集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为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改善剖面叠加成像效果,提出楚雄盆地地震勘探采取多道数、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次数的观测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指出该盆地下一步的地震采集方法攻关方向应当采用宽线采集技术,以满足页岩气勘探需要。  相似文献   

8.
贵州大方地区地表出露不同地质年代的灰岩,地表起伏剧烈,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页岩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地下构造复杂,上覆碳酸盐岩地层对其下的地震信息屏蔽作用也影响了成像效果。随着页岩气开发的需求,页岩气勘探工作必将大范围开展,而页岩气地震勘探采集方法与常规勘探方法有所不同,为探索更适合于页岩气的采集方法,结合大方页岩气勘探试验,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出适合于该区的页岩气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复杂山前带是国内油气勘探重点地区,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具有地形起伏大、表层结构和地下构造均复杂的特点,存在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主体地震成像差。为此,以提高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作为核心,采用高精度遥感信息中的正射制图、地表相对湿度、地表地质解译、地表松散度、地表导电率、坡度及DEM数据体定量优选激发接收点;建立表层调查控制点密度测试标准,“循环迭代式“调查流程,有效提高表层结构建模精度;根据表层结构模型逐点设计激发参数,改进钻井装备确保在高速层中激发;在厚黄土、陡构造、巨厚砾石、表层风化严重等信噪比极低地区,采用宽线采集技术。应用上述配套技术在西部地区复杂山地进行地震采集,使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和关键构造部位的地震成像质量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准确落实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勘探设计方面,通常采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几何地震学原理,其缺陷是不能定量分析不同采集参数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应用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定量分析道间距、覆盖次数、炮检距范围等因素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为清晰成像高陡构造选择合理地震采集参数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文中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震勘探采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我国页岩气最具勘探潜力的目的层位之一。恩施-利川地区的牛蹄塘组是页岩气主要富集区,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多旋回构造叠加作用,研究区内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受构造变形、断裂、剥蚀等强烈改造作用影响引起区域性能量场变化,致使页岩气吸附/解吸、渗流/扩散等成藏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研究区内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产生重大调整。以恩施-利川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从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和演化历史等几个方面对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并综合分析各项指数,提出页岩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数体系,以期对研究区勘探提供进一步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南方碳酸盐岩地区地震采集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形高陡,地下构造复杂,勘探区因裸露碳酸盐岩的存在,致使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制约了这些区域的油气勘探进程。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这些地区开展了多轮采集技术方法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攻关成果,资料品质得到了提高,地下地质特征更加清楚。以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多年来的采集实践为基础,从目前的采集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表层调查方法、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因素的选取等方面提出见解和认识:南方碳酸盐岩地区的地震勘探要围绕着如何提高资料信噪比来开展;上述地区的地震勘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项技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扬子地块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扬子地块是中国南方进行油气勘探研究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古生代,扬子地块发育了以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和下二叠统为代表的8套黑色泥页岩。近几年,人们对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泥页岩做了较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而对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泥页岩则尚缺乏评价。为此,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分析了扬子地块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发育特征,探讨了龙潭组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前景。结论认为:①龙潭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碳含量较高、热演化成熟度达高成熟度阶段、石英含量达40%左右、厚度介于20~200 m、吸附能力强等有利条件,与美国圣胡安盆地Lewis页岩很相似,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但黏土含量高、非均质性强、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等又会对其页岩气富集产生不利的影响;②龙潭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纵向上:中、上段优于下段,横向上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为上扬子川中、川东、渝西北和下扬子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上扬子地台页岩气资源丰富,特别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勘探潜力巨大。岑巩页岩气区块位于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主要页岩气富集区,其页岩气勘探潜力亟待深入和准确评价。运用地层对比、储层分析和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岑巩页岩气区块的构造、储层和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厘定了研究区牛蹄塘组地层的分布范围、储层物性、烃源岩厚度等参数及其分布特征,结合岑页1井含气量测试结果,进一步计算了该区块的资源量。结果表明,岑巩页岩气区块牛蹄塘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平均为3.38%;计算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56%,达到成熟晚期阶段;储层具有低孔-超低渗、高比表面积特征;区块的可采资源量达71.94×108 m3。由此可认为,岑巩页岩气区块具备了较好的烃源岩、储层、埋藏条件,可采资源量大,可以选择该区块的民和、羊桥和大坪等有利地区进行下一步的勘探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5.
阿北、顺北地区位于塔北坳陷区的西部,地表、地下结构复杂,是塔里木盆地典型的低信噪比地区。该区以往的地震剖面品质差,主要目的层埋藏深且岩性致密,各层之间速度接近,层间反射系数小,资料中深层信噪比低。为了清晰成像中深层内幕,对采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已知资料建立地质模型,从地震采集设计入手,采用MOFLS模型正演的方法分析以往地震勘探存在问题,然后确定观测系统,以经济可行的方法确定获取更多地下目的层有效反射波资料的最佳排列长度,同时运用野外采集“现场质量监控一体化”技术。新采集的资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采集攻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盒子波技术在下扬子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勘探中地震资料信噪比非常低的特点,为此开展中古生界地震勘探盒子波攻关试验。首先对该区干扰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盒子波技术分别从切比索夫加权组合、时频谱分析等方面进行信噪比的定量分析和噪声识别,以得到优化的野外组合方法,来压制干扰并确定出合适的野外采集方案。通过新、老资料采集、处理对比分析,盒子波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是压制各种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库车幼陷的盐下含油气构造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基础。盐下含油气构造的地震勘探面临盐上复杂地层倾角大、地表起伏剧烈、地层物性差异大和巨厚膏盐层屏蔽影响造成的一些严重问题,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成像困难等,直接影响了盐下含油气构造的勘探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在勘探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如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因地制宜的观测系统设计、配套的静校正技术、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和构造建模技术等,应用这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该区盐下含油气构造的勘探问题,发现了一批大中型盐下含油气构造;所提出的这套勘探技术思路对类似地区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镇巴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巴区块二维地震采集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叠加成像能力弱、构造成像精度差的特点。在分析研究影响地震成像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本区地震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地表以及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镇巴区块地震成像质量变差的根本原因;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低、质量差以及处理中各个环节所用模型、参数或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成像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开展针对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专项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广角地震技术的应用是改善成像质量较为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19.
早古生代扬子陆块主要发育有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受多期造山与多期成盆事件影响,2套页岩在经历广西、印支、燕山与喜马拉雅4期造山事件改造后,上扬子区及中扬子西部改造相对较弱、变形叠加期次最少(2~3期),页岩气保存条件最好、页岩气含量最高、最有资源前景;中扬子东部及下扬子区西部改造强度与变形叠加期次其次(3~4期),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页岩气含量相对较高、资源前景较好;下扬子区东部及扬子陆块周缘山前改造最强、变形叠加期次最多(4期),页岩气保存条件最差、页岩气含量较低、资源前景有限;陆块内部总体以残留复向斜区页岩气保存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