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茨榆坨构造带勘探程度高、岩性发育的特点,从岩性分析入手,在茨15井区运用储层反演与预测方法部署了茨629井,取得了很好勘探效果,展示了茨榆坨构造带中段具有深化勘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企业短波     
9月8日,辽河油田公司应用基岩内幕成藏理论部署的茨110井见到良好油气显示,证实茨榆坨潜山勘探潜力,打破东部凹陷勘探沉寂局面。日产突破2000吨的杜84块SAGD,正向年产原油70万吨左右稳产4年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根据油田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新型抽油抽气泵。试验情况表明,该泵适于高油气比条件下工作,抽汲效率明显提高,工作平稳,自1985年3月以来,先后在8口井上进行了14井次现场试验,累积增产原油4147吨,天然气563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一、勘探概况酒泉西部盆地老君庙背斜带,西倾尾部的鸭儿峡地区,志留系地层凸起,长期遭受剥蚀,白垩系或第三系地层直接不整合覆盖其上,构成了志留系潜山。1958年在潜山志留系变质岩中发现了油藏,至目前止,钻入基岩的井共29口,其中25口井钻遇志留系地层,有22口井见到了油气显示,在22口井中有13口井具有工业油流,累计产油38.36万吨。产量最高的两口井,114井初产150吨/日,生产近19年了,日产仍保持在20多吨水平。519井是去年新投产的井,初产103.7吨/日,目前产量55.5吨/日,其余各井初产  相似文献   

5.
茨榆坨油区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由于井深、井斜,造成管杆偏磨严重,导致作业次数增加,油井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因此,管杆偏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生产.针对茨榆坨油区生产实际,结合理论,全面地分析管杆偏磨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与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管杆偏磨严重的问题,减少了油井断、漏、脱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以下简称茨榆坨采油厂)成立于1983年,位于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镇,油区地跨2省5市8县(区、旗),管理着牛居、青龙台、茨榆坨、科尔沁和科尔康等10个油田,是辽河油田公司勘探面积最大的油气综合开发企业,全厂现用工总量2382人,下设机关科室及附属部门34个,基层生产及科研单位15个,多种经营企业1个。联合站5座,油气计量站5 8座,转油站2座,注水站5座,  相似文献   

7.
针对茨榆坨斜坡带构造、沉积背案下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应用“地震储层微属性差异烃类检测新技术”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相结合,预测了该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并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理论等技术和方法,加强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建立适用于本地区地质特征的配套勘探技术,确立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在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传来喜讯:长城钻探使用自主研发生产的PDC钻头高效完成了茨131井钻井作业,机械钻速达到每小时16.93米,再次刷新区块纪录。茨131井是为甲方部署的一口重点预探井,施工难度较大,甲方要求高。中标本井钻头服务项目后,长城钻探组织钻头厂  相似文献   

9.
刘汉之 《特种油气藏》2010,17(1):20-23,28
依据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运用变质岩潜山成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认为构造与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要因。首次采用变质岩潜山顶界识别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及变质岩裂缝预测技术等手段,有效地研究成藏条件,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本区可发育变质岩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和变质岩内幕型2种油气藏;提出中高部位的潜山是寻找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而中、低部位的潜山是寻找变质岩内幕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配套的地震技术在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茨榆坨构造带中段构造上属于翘倾断块披露背斜构造带,通过对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并依据复式油气成藏理论,认为其低断阶带是滚动勘探的首选目标,关键是寻找控油断层和圈闭。基地此种认识,以二维和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其它配套的地震新技术,新发现了一个1千万吨级优质储量区块-茨601块,成为近年来辽河油田油气的勘探重大发现之一,对老区的滚动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井位部署技术开发茨631块薄层岩性油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水平井技术及水平井井位部署技术的优越性,综合分析了茨631块薄层油藏的地层、构造、储层、油层分布特征,流体性质,隔夹层特征及临井生产数据,应用多属性反演技术进行综合研究,据此部署了茨631-H1水井,开发了茨631块薄层岩性油藏,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截至2008年10月,累计产油量5644t,累计产气量224.5×10^4m^3。首次使辽河油田水平并油层厚度极限由5m降为2m,使茨榆坨构造带中段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辽河坳陷兴隆台—马圈子潜山带综合地质解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台—马圈子潜山带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潜山含油气性复杂,其勘探受到地震深层资料品质的制约。2004年,在该地区部署了重磁电勘探工作,基本落实了中生界地层分布和厚度变化,预测马古2、马古3井太古宇顶面埋深与实钻误差只有十几米。对新钻井的后期追踪证实,重磁电资料地质解释成果与钻井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说明,重磁电震综合勘探能够提高成果的可信性与精确度,可以解决单一地震方法无法解决的复杂地质问题。同时指出勘探方向应指向潜山带的东北—西南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地质解释过程中,地震波速度是地震解释资料中重要的参数。茨榆坨油田构造复杂,地震波速度变化大,为了准确提供井位部署的构造依据,有必要对地震波速度进行研究。以茨榆坨油田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地震波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精细、准确的三维速度模型;解决了该油田构造复杂的问题,得到了Es31的精细构造,为油田开发井部署提供了准确的构造依据;分析了地震波速度变化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形态、断层展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地震波速度偏高,则会形成假的背斜构造现象;如果地震波速度相对偏低,则会使原本的背斜形态不明显。在复杂断块油气藏中,精细地震波速度模型构建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案例介绍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为应对低油价"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探索实践形成的管理成果。其"成本投资优化管理系统"已在辽河油田推广应用3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本投资优化管理系统》采用B/S  相似文献   

15.
茨21-133井CO2吞吐技术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特种油气藏》2003,10(3):82-83,90
茨榆坨油田茨13块原油属于普通稠油,1993年开始蒸汽吞吐采油,从第二轮开始效果明显变差,注汽返排率低,有效周期短,产量下降快,套管变形井增多。针对这些问题,在该区块茨21—133井进行CO2吞吐采油工艺现场试验,获得成功,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藏)分布的概周期与可公度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已进入石油勘探高成熟期的辽河坳陷的油气田平面分布数据,首次提出油气田分布具有可公度性。在辽河坳陷,新生界油气藏分布的概周期为60,基岩油气藏分布的概周期为63 。由于油气田分布具有自相似的分形性质,所以对油气田( 藏) 分布可以进行变尺度可公度性预测。在1996 年预测的实例中,根据大民屯凹陷、西部凹陷至辽东湾海域方向已知油气田分布数据和从小洼油田、大洼油田至海外河油田的概周期平均值,预测的含油气区已被勘探证实;1998 年初根据东部凹陷茨榆坨油田含油区块分布数据,预测正钻的茨104 井会出油,后被证实。预测实例都被勘探证实,表明用可公度性预测方法来预测未知油气田分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玛湖1井在百口泉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但在玛湖1井上倾方向钻探的玛湖2井却失利,说明该区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如何解释两口井的油气显示差异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为搞清玛湖1、玛湖2井之间的油藏关系,利用GeoEast系统多种特色体属性,对研究区开展了小断裂识别、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检测,明确了两口井之间的砂体叠置关系及油藏类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油气藏早期评价工作在勘探中是十分重要的。综合利用一口井的地层测试和试井解释成果,可以获得多项油气层参数和油气藏边界、含油面积、地质储量及驱动类型等油气藏参数,从而全面评价油气藏,结合动态资料,对油气层目前压力、油气藏产能及动态进行预测,提高勘探资料的利用率。本文结合渤海的9口井实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基岩潜山分布面积大,基岩岩性类型多样,目前研究薄弱,认识程度较低。松南农103井试气获得工业气流,且多口井在基岩见到良好显示,揭示了基岩潜山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引起了对基岩潜山勘探新领域的重视。本文以德惠断陷基岩储层为例,针对松辽盆地南部基岩潜山开展研究。结合目前松辽盆地基岩潜山发育特征,建立德惠断陷基岩成藏模式;根据"源控藏"理论,针对基岩储层开展精细描述,同时结合裂缝预测结果划分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20.
罗霞 《石油物探》2007,46(5):501-504
在胜利油田沾化地区,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发育了高、中、低多位序潜山。低位序潜山埋藏深,一般大于3800m,成藏条件好,但勘探程度低。为此,在沾化地区开展了深层潜山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构造清晰、信息丰富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低位序潜山储层预测。通过对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潜山层位的准确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落实了低位序潜山顶面和内幕构造形态;利用正演模拟结果和钻井统计信息建立了缝洞型储层与地球物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潜山储层的反射特征;利用裂缝预测技术、属性分析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部署钻探的渤深6-12井,获得产油180t/d的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