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连云港开发区某基坑支护工程采用预应力排桩支护方案,文章通过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冯彬 《建筑知识》2014,(2):339-340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针对该工程存折的施工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探讨了三轴搅拌桩、轻型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及支撑等桩基与围护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对邻近地铁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基坑监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绍兴软土地区某深基坑在特殊复杂情况下基坑围护工程,通过采用双排桩支护形式对该基坑进行加固,使得该基坑围护工程顺利完成;基坑监测数据表明其变形较小,从而验证了该基坑采用双排桩支护形式进行加固是成功的,可作为今后该地区类似深基坑围护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子德  马志文 《山西建筑》2005,31(16):119-121
结合具体的工程概况,从基坑支护选型问题、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问题等方面,对基坑工程中失误的原因作了分析.探讨了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基坑施工妥善解决止水的问题.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  相似文献   

5.
卜灵飞 《建筑知识》2014,(6):411-412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中常用的钻孔灌注桩、立柱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等基本施工工艺,并对该基坑支撑系统,两道钢筋混凝土梁支撑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伟 《建筑知识》2014,(7):209-209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针对该工程基坑支护的重点与特点分析,探讨了基坑支护中的旋喷桩与锚索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椋京 《福建建材》2014,(10):57-58
本文通过福州软土地区地下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分析了福州软土的工程地质参数,并与福州某地下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实例进行对比,提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对维护桩的设计方案和基坑排水设计方案等常见工程问题进行探讨,为福州软土地区地下工程基坑支护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具体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提出采用双排桩加深层搅拌桩的基坑设计方案,并对土方开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粉喷桩施工、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成功解决基坑施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严建生 《山西建筑》2009,35(15):92-93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轻型井点降水在承台基坑开挖中的应用,阐述了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强调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轻型井点在软土层地区基坑开挖中降水效果良好,相比沉井和钢板桩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某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和土钉墙联合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对该支护结构形式在佛山地区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以及场地地质勘擦资料,设计了开挖深度为6.90 m的淤泥质基坑的2排粉喷桩+1排钢管桩支护方式,坑壁止水问题由粉喷桩止水帷幕解决。具体计算了基坑的内桩顶位移,基坑的整体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在某广场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施工中,MC桩组合支护结构较好地发挥了二者的优点,即水泥土桩的止水和混凝土桩的挡土优势,确保了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变形控制要求。此外,在水泥土挡墙中增加混凝土桩后,可减小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的宽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桩孔开挖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中经常涉及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大孔径矩形桩土层开挖所涉及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都对深基坑开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大孔径矩形桩孔土层不跳桩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支护系统设计及施工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在基坑支护理论与技术上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在已建立基于性能的支护桩测斜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在基坑开挖监控过程中引进推覆分析方法。支护桩的性能水平划分为使用良好、明显开裂和倒塌预防3种。将水平测斜数据作为目标广义位移的参考量,用弹塑性方法得到塑性铰属性,使用归一化抽象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地基梁作为支护桩的推覆分析模型,在各施工工况下进行逐步弹塑性推覆分析,以单向单调加载来包络主动区土压力和各种形式的超载,得到支护桩侧向荷载、监测位移、性能水平三者的关系,由当前实测位移反分析支护桩承载性状并估计其继续位移能力,用以开挖监控和加固方案的实施。该方法涉及支护桩破坏过程和位移能力等性能要素,推覆分析方法基于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方法,推覆荷载归一化为3种可能的模式。最后给出弹性地基梁实现推覆分析的细节和步骤以及一个位于浙江中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监控的详细算例。实践和算例均表明,该方法结果可靠、简单实用,利于进行基坑排桩结构按变形控制设计和基于性能的开挖监控。  相似文献   

15.
基坑支护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桩锚支护结构计算主动土压力应否考虑桩、土间的摩擦力等存在异议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简化计算公式的推导,提出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和考虑桩、土间的摩擦力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可以直接采用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之上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无需采用先计算朗肯主动土压力再进行修正的计算方法。桩锚支护结构中的锚杆头部一般不可能发生竖向位移,可假定锚杆轴向伸长量等同水平伸长量,以此假定计算锚杆水平弹簧系数比较合理。用算例对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和现行规程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工程现象及算例结果均表明,不管是土钉墙还是桩锚支护结构,现行规程土压力计算公式未考虑墙(桩)、土间的摩擦力,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现行规程计算的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偏小。因此,设计的支护结构均偏安全,不利于控制工程成本,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优化。  相似文献   

16.
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对临近建筑物桩基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工程界的重视。对某基坑工程开挖进行的实测表明,基坑开挖可对临近桩基产生显著影响,并发现当排桩桩间距较大时,其后止水帷幕的水平位移可能大于排桩水平位移。以该实测工程为算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桩基和基坑间距、桩基刚度、桩顶竖向荷载和桩基顶部约束条件等对桩基附加弯矩、位移的影响,并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有关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泥土搅拌桩加锚杆围护结构的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裔四 《土工基础》2002,16(2):43-47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大小直接关系到围护结构的可靠性 ,影响到围周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因此计算基坑开挖引起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变形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推导了水泥搅拌桩围护结构变形计算的刚性墙—弹性地基法的解析式 ,研制了基于弹性墙—非线性弹性地基法有限元计算程度CPWALL ,并结合广州市广园东路铁路职工住宅大楼水泥搅拌桩基坑围护工程进行了应用研究 ,计算分析表明弹性墙—弹性地基有限法能较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应用该计算程序 ,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阶段性位移实测结果可通过反分析确定地基系数 ,并对是否设置土层锚杆、加长土层锚杆控制位移、预测最大位移等工况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桩基的变形承受能力.通过基于位移控制的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础影响两阶段分析方法,建立基坑围护墙变形与桩基变形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对基坑与桩基的主要相关参数分析提...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开发,基坑开挖深度逐步加大,当开挖深度较大时,单排桩满足不了位移要求时,发展出双排直桩、斜直交替桩等新型支护形式,然而支护效果仍不够理想。为进一步优化基坑工程中的双排支护桩,增大其抗侧刚度,将桩设置为斜桩形成基坑双排斜桩。为了验证双排斜桩的支护效果,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双排斜桩在开挖与堆载作用下的桩顶位移和桩身弯矩进行监测,并与单排桩、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和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和双排斜桩的侧向刚度均优于单排桩;(2)当桩顶排距较小时,前后排形成的空间刚架作用不强,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承载力弱于双排直立桩,当桩顶排距与双排直立桩相同时,前排倾斜双排桩的桩顶位移增长速度比双排直立桩缓慢,承载力提高;(3)双排斜桩在开挖和堆载过程中,位移增长最为缓慢,桩身弯矩较小,相比单排桩、双排直立桩和前排倾斜双排桩有一定优势;(4)对5种工况的桩型布置进行排序,双排斜桩>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单排桩。  相似文献   

20.
姜兆华  张永兴  蔡宇  商克俭 《工业建筑》2012,42(7):95-99,90
以重庆某开挖深度近30 m、周围存在邻近隧道的岩质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支护桩加锚索、支护桩加分阶预留岩墙两种围护体系及基坑监测方案,并结合数值模拟对主要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支护桩加分阶预留岩墙作为邻近隧道岩质基坑围护体系非常有效,桩身变形主要集中于土层部分,对坡顶部位进行加固,可有效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邻近隧道会改变周围地表最大沉降点位置,其位置与隧道拱顶相对应;由于受连续介质及隧道几何形态的影响,围岩会改变位移场传递的方向,隧道主要表现为横向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