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从油岩在国家能源发展中的地位开始,论述了油页岩与煤的燃烧学特征和区别,介绍了油页岩的地质分类,油页岩在流化床内的燃烧特征,根据在35t/h以下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实践和对65t/h(目前国内最大容量)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考察,提出了燃用油页岩的流化床锅炉选形方面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晋城矿务局自备电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程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选型和燃烧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劣质燃料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对晋城矿务局自备电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程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选型和燃烧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劣质燃料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煤泥的流化床燃烧处理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将煤泥加以利用,而且可以得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双重效益。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从8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煤泥的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实验室研究入手,先后在永荣矿务局发电厂10t/h流化床锅炉和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泥热电厂的35t/h煤泥流化床锅炉上燃用洗煤泥取得成功。目前,由浙江大学和杭州锅炉厂设计的燃用煤泥的35t/h流化床锅炉已运行了近45000h。该项目的成功为我国大型洗煤厂综合解决煤泥的资源化和高效清洁利用问题起到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粒的燃烧过程,并结合高坝发电厂已投运两年的引进410t/hCFB锅炉运行情况,提出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有效方法,并作了简要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三如  张哲锐 《湖南电力》2000,20(4):25-27,38
总结了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运行燃烧调整成功经济和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7.
郜蔚来  金炳文 《热电技术》1998,(4):71-73,47
阐述了适用于中小型热电厂二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些技术问题,对于小于75t/h等级锅炉,采用床内循环和空间循环燃烧技术的双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机理及技术特性;对于大于等于75t/h级外循环化床锅炉在燃料适应性,燃料颗粒度级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可靠性,回灰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循环倍率与分离效率、燃烧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及75 t/h 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实践,认为以燃烧劣质煤为目标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宜采用低倍率循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峰峰矿区集中供热和电力不足,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污染,节约能源,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河北华电发电公司、峰峰矿区、邯郸供电局实业公司3家共同投资在峰峰热电厂兴建了规模为2×12MW的双抽供热机组和3台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这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在河北省电力局所管辖的电厂内应用。1 锅炉概况该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JG75/53M型单汽包、横置式、π型结构、低携带率自然循环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的设计热效率为83%,燃烧效率为93%,提高燃烧效率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了低携带率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地区油页岩燃烧特性的分析,并根据近年来我国对油页岩燃烧发电的试验研究和运行实践结果,对运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实现油页岩燃烧发电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我国对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指出利用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对茂名油页岩进行燃烧发电利用已经具备技术条件,在燃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应针对油页岩热值低、灰分大、着火容易、燃烧快、流化困难等特点开展改进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苏贾汪发电有限公司135 MW机组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燃烧角度进行了锅炉运行优化和燃烧调整试验。通过热态燃烧风量调整、煤质对燃烧的影响、掺混煤燃烧及燃料破碎设备等试验,分析了总风量、一次风量及上下二次风量变化对灰渣可燃物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锅炉的经济燃烧调整和风量分配方式,可指导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各种运行情况下的燃烧工况,从而实现锅炉优化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一种新型 2 5t/h双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的设计与调试。运行结果表明 :这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仅操作稳定、性能可靠 ,而且通过两级分离 ,较好地克服了目前常规流化床中的磨损问题。因此 ,这种炉型既可以用于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 ,又可以用来改造具有双锅筒的链条锅炉。图 4参 2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室稀相区流动结构与燃烧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目前在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最大容量的燃用油页岩的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态工业试验,测定了不同锅炉负荷下燃烧室稀相区不同高度不同截面位置的质量流率和稀相区的流动结构,得了稀相区内极具片状结构特点的油页岩颗粒特性与燃烧特性及其燃烧产物的分布特性。试验表明燃烧室内SO2浓度沿炉膛高度减少,桦甸油页岩具有很强的自脱硫能力,高挥发分油页岩分级燃烧,低温燃烧和循环燃烧技术结合,可有效的控制NOx的生成与排放,试验结果对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及大型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电厂锅炉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进一步建立适合油页岩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室稀相区的流动,燃烧,传热,磨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力  徐齐胜 《广东电力》2006,19(7):51-54
介绍了广东省某电厂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保排放特性,以及锅炉运行参数对环保排放特性的影响,可为锅炉的安全、环保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聚类融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因素或参量很多,在运行控制过程中,如何来综合考虑和有效地调节这些相关参量,使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已经成为控制工程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出适合该种炉型的基于信息融合的聚类控制系统(简称聚类融合控制系统)。聚类融合控制是融合多个传感器数据并聚类成反映过程运行状况的类别,根据每一类别所描述的过程行为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国产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对 2 0多台国产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情况的调研结果 ,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进一步发展的建议。表 3参 6  相似文献   

17.
油页岩和半焦着火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热重分析仪、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台上对油页岩和半焦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中,根据排放气体(CO,CO2)和床温的变化曲线判断着火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油页岩和半焦的热重着火温度和流化床一次投料着火温度逐渐增大;固定床实验测得的着火温度比其他技术低,对于流化床一次投料实验,半焦的着火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料温度,不同的实验技术对着火机理有很大影响,油页岩固定床实验和流化床间断给料实验为均相着火,流化床一次给料实验油页岩着火机理逐渐向非均相着火过渡;利用热爆炸理论对不同实验条件导致的着火温度不同进行了理论分析,当无量纲换热系数y从0.4167变化到2.0时,无量纲着火温度qg从0.059 9变化到0.067 32。  相似文献   

18.
国产 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种炉型的仿人智能控制系统。仿人智能控制从思维和行为功能模拟的观点出发,通过特征辩识、直觉推理给出了多模态控制策略。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国产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获得满意效果。图2参7  相似文献   

19.
张全胜 《发电设备》2005,19(1):19-22,30
国产大型440t h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引进国外410t/h或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技术,经消化吸收加以创新改进。目前在国内已设计、制造和发电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达百余台。针对该型锅炉的有关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从设计环节入手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型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种炉型的仿人智能控制系统,仿人智能控制从思维和行为的功能模拟的观点出发,通过特征辩识,,直觉推理给出了多模态控制策略,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国产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