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育承载着“文道统一”重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素,要求教师一定要认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仔细品味教材,认真选择教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要讲究策略,其主要形式有:情境导入,阅读渗透,作文体验,榜样感染.  相似文献   

2.
从"教师"的字源学分析看,教师是站在关心孩子的位置上的人,在引路或指引方向的实践中,包含了智慧的邀请、召唤。可见,成为实践智慧者是中西教师原初的使命。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性出发,教师的实践智慧指教师从一切为了学习者好的意向出发,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解学习者的具体需求,进而机智地采取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行动。当前,面向学习者破碎的生活世界,教师需要生成教学机智;面对教学中的行政干预,教师需要养习教学理解;面对自我的无所适从,教师需要贯彻教学意向。正是在严峻的现实中,教师成为实践智慧者才显得如此重要。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哪里来?这需要在爱、望、信中贯彻教学意向,在敏感、同情和反思中开展教学理解,在情境、关系和身体中生成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3.
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人的“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人成就自己和成就事物的生命实践活动.从“成己”角度看,人的“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人在形成自我意识、寻找生命意义、助长生命智慧方面的实践自觉性;从“成物”角度看,人的“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人在敞开事物的本体属性、敞开事物的价值属性、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实践自觉性.这就决定了以培育“生命自觉”为旨归的教育,必须在“成已”与“成物”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与成就事物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与成就自身,两方面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知识、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而言的,具体地说,有心理学范畴的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和性格;社会学范畴的理想、信念、精神、情操和人格;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它是一个动力系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推动、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因此,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作一探讨。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根据“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把课程理解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选择和创造的生存的智慧,则课程要素包括情境-情感、知识-情感、能力-情感、价值-情感、信仰-情感五个基本的结构。情境包括现实的情境和描述的情境,与之相应的情感是美感。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事件,与之相应的情感是理智感。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与之相应的情感是自信心。价值包括对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与之相应的情感是自尊心。信仰包括仪式化和习俗化的对神、至善和理念的崇信,与之相应的情感是敬畏感、依赖感和崇拜感。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术史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 :学派是激活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酸” ,也是学术有机体发育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细胞单位” ,教育学学派也是打破教育学学科分割现象、加强我国教育研究原创性和促进教育研究新生力量成长的需要。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学虽然经历了戏剧性的断裂和转折 ,但中国教育学人的创造性却未能在其间生长起来并创建自己的学派 ,是由于学术资源、学术文化、学术风气、学术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派长期缺位的现象不仅严重延缓了教育研究的前进步伐 ,而且导致教育理论发展出现许多方面的局限性。在当代中国 ,已经具备了产生教育学学派的社会条件。为了创建中国的教育学学派 ,我们要采取许多措施 ,包括学术资源整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进行学术制度创新 ,教育学本身的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7.
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理病理学等在美国向教育学领域的延伸引发了教育学课堂的认知神经化。认知神经化教育学既有它的理论际遇,即知识论在现象学身体哲学上的树立,又有它的操作性际遇,即技术条件与手段的可获得性。然而,教育学的认知神经化并不意味着教育的效果直接来自生物学、生理学的解码以及神经认知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发现。认知神经化教育学显明的是教育的浸身结构。教育学被认知神经化也并非说明教育学只能如此,相反,它是时代性的人类文明在教育学领域里的示范且是知识的浸身结构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主体作为行动者,其发展是一个持续能动性的概念。智能技术时代,精准教学的主体之维与行动取向是主体在时代变迁中立德树人的要义。对“何谓主体”“主体是谁”“何以为主体”等问题的连续追问,是回应智能技术嵌入之势与师生主体内在张力的基本方式。智能技术时代的精准教学,要消解主体式微、情感疏离、对话失语之症结。教学主体行动取向需要:重塑主体地位,倡行交往实践;保持情感自觉,进行多维互动;践行知识理解,延展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9.
教育工艺学     
教育工艺学,又称为“教育技术学”。它是一门应用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原理,研究“教育最优化”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的新兴边缘学科。这门学科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近年风靡欧美和日本。教育工艺学研究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成果,按照学习理论,研究有效的教学工具与设施,借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课堂气氛浅议长沙电力学院陈梓林益阳市六中陈敏陵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真切自然的情绪、情感状态,也可以说是在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通过有效调控而使学生沉浸于主体需求与环境融洽的认知情感与人际交往中的情境表现。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业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工程训练,以工程训练中的激光内雕加工实训为例,通过教学情境切入、专业知识引入、示范讲解、小组体验以及创新实践等教学过程设计,激发了工业设计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大学生工程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品位,经过反复打磨与实践,该课程现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也得到了学校和省级部门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40年来,台湾教育学研究,基本上是紧追西方理论。在台湾,一方面对教育学的定界争论甚多,一方面在“加工性”驱使下,而无以“自身造型”。因而,尽管台湾教育研究不断发展,可是仍未被公认为“学”。台湾舆论指出,这就是台湾教育研究的缺点,也是教育学在台湾的特点。格局: 指导和影响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哲学有三种,它们是:经验——分析”取向;诠释——理解”取向;“社会批判”取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由"定向型"向"开放型"转变,选修"教育学"的非师范生已经并且还会大量增加,这对学科教学构成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深刻反思"教育学"学科定位并由此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对于教育学摆脱"空疏无用"的责难,重返学科魅力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几年的行动研究,我们形成了"基于学生的教育学"教学理念,并初步探索出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学目标不再是"识记、理解、掌握、运用"而是通过"否定、纠正、修正、保留、商榷、探讨、支持、赞成、欣赏"等课堂行为促使学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者在审视教育学之"发展问题"时,不仅需要"看世界"的眼光,更需要担负起"做事情"的责任.为此,教育学者必须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以及自身作为教育学发展当事人的学科使命、学科立场等有着清醒的自识与自觉;在此基础上,将对学科的心理认同转化渗透到自己的学术实践中,借助对教育问题的深度介入,创生出超越常识水平、体现专业特色与深度的教育学理论,发出教育学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由德国哲学家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中的名言"爱乃是认识的基础"引出本篇论文的主题"师情乃师德之源"。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关于爱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爱在教育中的优先性。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常常被知识的传授所忽略。区分"技"与"艺"旨在提醒人们"手段不是目的"。弗洛姆《爱的艺术》中的一句结论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用来反思师情与师德。由外在的教育改革引出一个新的概念"灵魂改革"。教师同样需要在精神上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不断成长。职业倦怠同样存在于教师中,这是一种情感问题,教师必须反思并努力克服,以求心灵的丰沛。古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表达了一种"爱之期待",教师从中可以深悟情感的教育意义,以教师爱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师生关系,使教育真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缺憾与偏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梳理,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偏颇,主要表现在:因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偏差所导致的概念与目标之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系统性不足;评介国外通识教育研究及实施中的单一与偏颇;通识教育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研究方面的缺乏;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方面研究的缺乏,等等。文章进而阐述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应有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需要改进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需要拓展与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教材的开发与编制、课程管理、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的教育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性知识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师范生有着非常重要的职业引领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使教育学课程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能有效促进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改革,提高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并重的大学课程才是完善的大学课程。有必要回到与理性知识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获得做人和做事的体验,成为一个理性的情感本体。具体做法是:课堂教学情境化;师生交往生活化;概念原理过程化;节日庆典礼仪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正面影响及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活动被称为“隐形课程”而与公开承认、讲授的正式课程相对应。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所以校园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潜在的、无意识的和不可抗拒的影响。具体...  相似文献   

20.
教育走向哲学或者说教育需要哲学在当今教育学术界确乎是一个勿需论证的自明性公理。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尤其是关涉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哲学这一问题还在时时困扰着不少学者和一线的教师。为此,本文采取面向教育活动事实的现象学态度,结合教育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这一整全过程的教育现象学事实,拟提出与教育活动整全过程相匹配的哲学,即与教育活动原点相匹配的人的哲学、与教育活动行进过程相匹配的过程哲学以及与教育活动目的相匹配的希望哲学。如此建构的教育哲学便是一种真正面向教育活动整全过程的哲学,同时还避免了教育哲学只是简单粗糙移植外来哲学的研究理论,为繁荣教育哲学的研究理论提供一种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