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各险极复合地基的单极载荷试验、极周上载荷试验、复合单元体载荷试验以及有限元计算得到,在小变形范围内复合单元体的沉降与按线弹性或Duncan双曲线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桩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可简化为三角形.由此应力传递规律和Mindlin位移解答给出了弹性状态下复合单元体荷载~沉降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且给出由单极及极周土的现场载荷试验来推求复合体荷载~沉降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群桩沉降预测一直是桩基设计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桩端桩侧性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简化分析方法。该法直接利用单桩试验预测群桩沉降,把桩端的荷载-位移曲线和桩侧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单桩静载试验曲线中分开,进而提出了桩端沉降比和桩侧沉降比并给出了计算公式。通常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桩端沉降比小于桩侧沉降比,如果把两者等同则会高估了群桩的沉降。对有软弱下卧层的情况,桩端沉降比可能比桩侧沉降比大,因此会低估了群桩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群桩沉降预测一直是桩基设计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桩端桩侧性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简化分析方法。该法直接利用单桩试验预测群桩沉降,把桩端桩侧的荷载位移关系从单桩试验中分开,进而提出了桩端沉降比和桩侧沉降比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在工作荷载作用下桩端沉降比小于桩侧沉降比,如果把两者等同则夸大了群桩沉降;对有软弱下卧层的情况来说,桩端沉降比可能比桩侧沉降比大,进而高估了群桩沉降。最后通过实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考虑影响抗滑桩间距的相关参数的变异性,建立了抗滑桩合理间距可靠性设计的数学模型,运用JC法进行可靠度分析.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参数的变异性对桩间土拱的可靠度有较大影响,在抗滑桩间距确定时把计算参数视为随机变量.考虑参数的变异性更符合工程实际,且能得出抗滑桩所承担的风险水平;按常规设计条件得到的抗滑桩间距,不一定满足可靠性设计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柔性路堤下桩土受力性状的基础之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复合地基数值模 型,对柔性桩复合地基中不同的垫层模量及厚度的选取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桩土及垫层的受力特 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指标相同时,在相同均布荷载下,垫层模量对关键指标的影响不大;随着垫层 厚度的增加,垫层最大沉降及桩顶刺入量均逐渐减小并稳定在某一区间以内;桩顶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逐 渐增大,并有逐渐稳定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软土路堤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桩结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庆  贡金鑫  杨丽民 《水利学报》2007,38(10):1265-1271
结合《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2-98)修订的需要,研究了影响板桩结构各项计算内容的主要因素,将计算板桩结构的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对其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板桩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对国内14个板桩结构的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板桩结构各项计算内容的可靠指标均有所差别,其中,拉杆抗拉强度可靠指标最高,其次是板桩墙抗弯强度,锚碇结构稳定性和"踢脚"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路基土拱效应的应力集中现象,并考虑荷载及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建立了桩网结构路基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可靠度分析的计算方法及流程。以某一典型高速公路桩网结构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为例,分别利用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方法设计了该桩网结构路基加固桩长度,并基于荷载及土体参数变异性,对可靠度指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荷载及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对桩网结构路基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利用可靠度方法来计算桩网结构路基加固桩长度的设计更为安全和合理;需要特别注意第二层土的极限侧阻力及路基面附加荷载变异性的影响,而路基填料内摩擦角及加固桩极限端阻力可当作常量来处理。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是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桩型,运用有限元法对均质地基中钻孔灌注桩单桩的沉降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与桩的位移成正比的关系求出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摩阻力,并由桩身压缩变形和桩端沉降之和求出单桩的沉降,再乘以半经验公式导出的群桩效应系数Ψq,则可求出桩基的沉降S。文中推导出的计算方法简单,计算参数明确且易于掌握,可方便地计算桩的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复合地基计算公式β,β_(p.s)值的试验方法,使复合地基设计更加简便、精确。该方法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设计洪水推理公式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流域设计洪水推理公式计算洪峰流量涉及超越方程求解,现有的迭代法及简化公式法均存在计算过程繁、求解精度差,而利用计算机求解又不便工作。综合牛顿迭代与简单迭代法的优点,整理推求出了理论解析计算公式,并采用优化拟合法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拟合替代,获得了表达形式简单、计算便捷、便于实际应用的近似解析式。精度分析显示,该公式的最大计算相对误差小于0.42%。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公式完成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可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具有实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摩擦桩承载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苏永华  刘晓明  赵明华 《水利学报》2005,36(4):0433-0438
海相沉积土层深厚地区的桩基承载力主要是侧摩阻力,侧摩阻力直接决定于桩土间的相对位移。据此提出了按桩顶沉降准则分析摩擦桩承载稳定性的可靠度方法。首先引进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的相互作用,采用数值模拟随机响应方法拟合桩顶位移的状态方程,并给出了在确定近似解析解时,近似函数形式的选取原则,函数中待定系数及数值模拟采样点的确定方法及步骤,可靠度指标及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作为工程实例,分析了某建筑物桩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抗滑桩加固临水岸坡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瑞典法和简化Bishop法分析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极限平衡法.通过试算,可以确定边坡达到稳定要求时,需要桩提供的最小抗滑力及边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进而对抗滑桩的桩位进行优化.结合某闸室岸坡工程的算例表明,抗滑桩能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抗滑桩设在通过边坡潜在危险滑动面最低点时效果最好;设抗滑桩会改变边坡潜在危险滑动面位置.  相似文献   

14.
广义随机空间内的结构可靠度渐近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笔者提出的广义随机空间内的一次可靠度分析方法基础上,应用拉普拉斯型积分渐近理论,提出了广义随机空间内的结构可靠渐近分析方法,该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对于工程中大量的连续随机变量可靠度分析问题,尤其是极限状态方程非线性程度较高及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偏倚程度较大的问题,可得到精度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原始随机空间内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原始空间内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将非正态随机变量映射或当量正态化为正态随机变量,因而特别适合于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不存在显式时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本文分别给出了原始空间内结构失效概率的一次和二次计算公式,通过3个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雪凤 《红水河》2011,(5):14-18
文章分析比较了现行的各种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及水工设计手册中有关地震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在水工抗震设计中地震主动土压力采用修正的正常土压力增大公式.该公式与水工抗震设计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结果相当,误差小,计算方便,可将此公式广泛用于前期设计中地震主动土压力的估算.  相似文献   

17.
从模拟精度入手,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以蒙特卡罗仿真法计算可靠度模拟次数的计算式.算例表明,该计算式可行.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拱坝抗震设计中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时考虑地面加速度和反应谱值的随机笥以及动静迭加来求解混凝土拱坝抗震可靠度方法,以东江拱坝为算例,计算抗震动力可靠指标,其结果表明和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大坝服役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大坝服役可靠性影响因子具有非概率不确定特征的情况,建立了定量刻画大坝服役可靠性非概率影响因子的Info-gap模型,运用Info-gap决策理论和体积比非概率可靠性度量方法,提出了大坝服役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拟定了大坝服役非概率目标可靠度。应用提出的非概率方法分析了某大坝结构服役可靠性,各功能模式可靠性分析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拟定大坝服役非概率目标可靠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桩身缺陷的检测分析原理,认为对于顶部裸露的在建工程桩,由桩身透射到旁孔的弹性波路径短、干扰小且能反映缺陷以下桩身质量及桩底位置的信息,比常用的反射波法能够更为全面可靠地评价基桩质量状况,并以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其实测信号明晰,能够反映缺陷以下桩身的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