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挑战题描述】对于Windows 8.1用户来说,即使从控制面板打开"用户帐户控制设置"窗口,将UAC安全级别调整至最低,还是无法默认调用管理员权限运行程序。【解题思路】这是由于Windows8.1的UAC限制了管理员权限的原因,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彻底关闭UAC即可。  相似文献   

2.
UAC是User Account Control的简称,这项新技术是Microsoft从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开始引入的全新功能,目的是使用户账户运行在非超级管理员权限下,只有当确实需要修改系统信息时,才要求用户提供权限或管理员密码,以达到提升应用程序权限的目的。显然,这样做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微软对Vista安全性的宣扬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用户帐户控制(U A C)、PatchGuard内核保护技术、应用程序WindowsDefender,让我们看看这些新功能是否能讨得用户的欢心。用户可能不用UAC在Vista之前的Windows中,当用户运行程序时,系统首先从用户持有的访问令牌中找到用户的权限信息,这看似安全,但当用户使用管理员帐户登录系统后,所运行的任何程序也将具有管理员权限。用户帐户控制(UAC)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启用U A C的Vista中,仍然可以使用管理员帐户登录,但这时的管理员帐户只是受保护的管理员模式,程序所能得到的权限只…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网络》2010,(10):30-31
随着Windows7操作系统的普及,很多人的电脑上都装上了Win7。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机制,即UAC(用户帐户控制)。这个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呢?简单的说,就是其他用户对操作系统做了更改,而这些更改需要有管理员权限的,此时操作系统就会自动通知管理员,让其判断是否允许采用这个更改。虽然在以前的版本中,也有这方面的限制。但是在Windows7中有了很大的改善,采用了最新的UAC功能后.操作系统管理就更加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个人电脑》2009,15(3)
UAC(用户帐户控翩)是Windows Vista中的一十新功能,该功能可以让管理员用户以标准用户的身份运行大部分程序,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提升,并开始使用管理员帐户的权限.这个功能保证了默认情况下,大部分程序(包括恶意软件以及病毒)都只能使用标准用户权限运行,这样软件就无法对系统设置进行修改或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微软会在Windows Vista中加入UAC√UAC如何保护系统不受侵害√安全桌面和UAC有什么关系√UAC会给应用程序带来什么影响1Windows2000/XP倡导的多用户权限大家知道在Windows2000和XP中采取了多用户的特性,用户权力和权限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分配,使不同用户组的用户在默认情  相似文献   

7.
Windows Vista已经发布了好几个月了,那么它所承诺增加安全性是否做到了呢?微软将用户账户界面(UAC)作为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新增安全特性,而微软所采用的UAC则是已经在Linux以及基于Unix的MacOSX中使用了很久的安全模型,它要求用户操作一些例如安装软件时的任务需要具备管理员权限,而在其他的时候,也赋予用户较低的权限.  相似文献   

8.
Windows 7操作系统UAC机制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微软新开发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有进一步了解,研究了Windows 7下UAC机制的原理,分析了Windows 7下UAC机制的特征,最后提出了权限提升的方法,进一步说明了在Windows 7下恶意进程权限提升的具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Windows 7下的UAC机制并不能完全防止恶意进程获取高权限.  相似文献   

9.
UAC可以使工作站的操作系统更加安全,但它并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站上信息的安全程度。UAC的目的是阻止恶意软件利用用户的本地管理员权限威胁本地系统。UAC对于一些要求管理员权限的恶意软件效果比较好,例如修改计算机配置、某些rootkit、键盘监视器等。不过,如果用户运行的恶意软件只是偷取那些用户有权限访问的信息,或者利用用户的权限访问网络上的程序,UAC则起不了作用,因为UAC只能阻止那些试图执行管理员级别的操作。而无法阻止那些只是访问用户有权限访问的文档及其它文件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Vista的UAC(用户账户控制)功能会严格限制用户的权限,任何敏感的操作都要经过系统询问,用户确认后才能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毒的危害,但使用Windows XP的用户却不能享受这一功能。UAC的原理是用受限账户来执行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咱们何不利用Windows XP里的受限账户来变相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1.
并口实时中断控制系统利用RTX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进行实时性能扩展,形成与Windows XP并列的实时子系统.利用CPLD分频产生时序作为并口中断输入信号,实时子系统响应中断并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将此并口实时中断控制系统应用于飞控软件实时动态仿真监测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满足了监测系统的高实时性和稳定性、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环境领域设计的搜索引擎软件缩写是SEES(Search Engine for Environmental Software),是具有完善的功能的搜索引擎。SEES软件提供管理者功能;使用者功能和创作者功能。所使用的技术是JSP、JavaBeans、JavaScript、SQL。SEES可以成功的运行于Linux和Windows XP系统上。  相似文献   

13.
To select an operating system, an organization must consider several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its initial evaluation proces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offers an appropriate solution; the author illustrates it with a realistic case study in which an organization evaluates and ranks Windows XP, Linux, and Mac OS X 10.4.  相似文献   

14.
A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is a well-known server deployed at a network to manage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temporarily rentable to hosts in the network. Besides, a DHCP server provides hosts with important network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ubnet mask and the gateway IP address. However, a DHCP server has many drawbacks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necessary in each network. If no DHCP server exists in a network to serve hosts and no network administrator helps users manually configure the hosts, currently no practical solution can make the hosts access networks.In this paper, Automatic Host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AHCM) is proposed to make a host access Ethernet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ithout a DHCP server. AHCM can automatically locate IP addresses usable to hosts and find network information in a transparent way without any user interference. Working like protocol software inside an Operating System (OS), AHCM has high compatibility because of neither modifying any application nor deploying a third party server in a network. Most importantly, AHCM does not have drawbacks in a DHCP server. AHCM is implemented in the protocol stack on Windows XP and tested in several experiments to identify its overheads and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5.
刘忠  李宪丰 《计算机安全》2012,(10):76-78,84
目前个人计算机所安装的操作系统大部分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它具有界面美观、多任务多用户和即插即用等特性,但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系统崩溃问题。主要对引起Windows XP系统崩溃的主要原因、相应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预防系统崩溃的方法及平时维护技巧。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WindowsXP和Windows Server 2003的出现,一种新的、更为方便快捷的远程控制手段——“远程桌面”应运而生。本文介绍在Windows 2003 Server/XP中“远程桌面”功能的实现过程,以及应用此功能从一台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计算机上远程连接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XP计算机的桌面,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thwart dynamic analysis and bypass protection mechanisms, malware have been using several file formats and evasive techniques. While publicly available dynamic malware analysis systems ar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 security analysts and incident response professionals, they are unable to cope with all types of threats.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gather information from public systems about CPL, .NET/Mono, 64-bits, reboot-dependent, or malware targeting systems newer than Windows XP, which result i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current malware behave during infections on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issues fac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 of analysis system, mainly due to security features available in NT 6.x kernel versions of Windows OS. We also introduce a dynamic analysis system that addresses the aforementioned types of malware as well as presen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ir analys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成熟,校园网接入的计算机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普遍采用Windows2000/XP/2003作为操作系统,而目前流行于Internet的各种针对windows系统的蠕虫、木马病毒肆虐,给计算机用户和维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和病毒防护颇为重要;本文主要总结和探讨如何让用户安全、稳定地使用计算机,有效防范恶意软件(也称流氓软件)造成的侵害。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成熟,校园网接入的计算机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普遍采用Windows2000/XP/2003作为操作系统.而目前流行于Internet的各种针对windows系统的蠕虫、木马病毒肆虐,给计算机用户和维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和病毒防护颇为重要;本文主要总结和探讨如何让用户安全、稳定地使用计算机,有效防范恶意软件(也称流氓软件)造成的侵害。  相似文献   

20.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甚至影响到软件最终的成功与否。然而,在信息万变的时代,客户的需求信息也在时刻发生着改变。把握住客户的需求信息就是把握住了软件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本文以某个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做为案例,论论了Windows XP极限开发过程的应用,以及为什么要选用Windows XP极限开发模型,Windows XP极限开发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