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随之增加,城市化弊病更加突出。城市是现代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场所,而城市中的建筑更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其发展趋势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因此城市化的弊病明显地体现在城市建筑身上。基于对城市内建筑发展趋势的担忧,本文主要对城市未来建筑之一的垂直农场进行分析,研究其背景、含义、前景,简要概括垂直农场面临的问题,并从广州城市发展方面对垂直农场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引入垂直农场将会带来无穷益处。  相似文献   

2.
《现代装饰》2014,(7):150-150
Aprilli Design Studio设计了一种垂直水培农场,看上去很像一棵大树,这种生态农场是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而建的,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生态农场能够深入社区,让住户们感受粮食种植、产出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伴随快速城市化、人口剧增及耕地短缺的现状,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并衍生出垂直农业,而后又在地下谋求发展空间。地下农场作为一种空间集约、技术先进的新载体,是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本文基于相关前沿研究和地下农场案例,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研究发现目前地下农场缺乏理论研究与成熟的发展体系,因此,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初步探索了地下农场的发展路径,即建立评价模型来预判发展效益;立足城市既有、新建地下空间探讨集约化利用模式;构建规模化发展体系,提出散点激活、线性连通、区域联动的3种形式。本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地下农场全面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Aprilli Design Studio设计了一种垂直水培农场,看上去很像一棵大树,这种生态农场是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而建的,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生态农场能够深入社区,让住户们感受粮食种植、产出的乐趣。数百个小型农场呈环形建在楼房的四周,光照充足,湿度适宜,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场所在的大楼共有约150万平方英尺(135,000平米)的住房面积,住户很多,各楼层间、户内户外有许多通道。外面的种植园像迷宫一样,还有一些花园和果园。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9)
上海市松江早在2007年开始探索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目前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相对全国其他已有家庭农场而言,松江家庭农场有其自身的成长环境和特点,那么其他省市在借鉴松江粮食家庭农场发展经验方面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因素呢?本文试图将家庭农场的推广难易因素一一列出,以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竞赛方案"永续城市"是2014年国际学生设计竞赛, re-Designing Kurozaki——LOW carbon HIGH rise City二等奖作品,以此方案为例结合垂直农场的理念,阐述永续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一家瑞典和美国的合资公司Plantagon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摩天大楼温室计划,旨在于大城市内发展城市农业。尽管在目前,这类螺旋垂直农场似乎还难以真正实现,Plantagon的第一个垂直农场这周却在瑞典的林雪平破土动工了。"Platscraper"将种植和提供新鲜蔬  相似文献   

8.
净之塔     
《风景园林》2014,(3):43-49
1项目概况 本次项目需要学生对自己城市进行研究,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城市的垂直农场的发展定位。垂直农场就像人们居住的房屋从平房向高楼进化一样,耕地也从田地向多层建筑式的楼层化农场发展,在人工修筑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田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条件,从而有效扩大农作物生产面积和生产产量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由于农村年轻人口不断往城市迁移,导致农村的农场劳动力越来越老龄化,"谁来种地"这个话题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关注,而后家庭农场应时而生,它的出现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其中关于如何规范化管理家庭农场成为界内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简述了关于如何规范化管理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以及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现状等问题及规范化管理对家庭农场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
当今社会农场安全生产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农产品的质量和粮食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农场安全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垦区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垦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基础建设具有共性。垦区国有农场总结为工业集中型、基本型和园林式城镇三种类型,该文以建三江的三个典型农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农场布局特点、空间发展方向及土地利用比例,探寻空间发展共性。垦区国有农场发展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在同一体制下分散形成的生产单位必然有共同之处。针对各农场分布特点、空间结构布局以及土地利用等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蜻蜓——立体中心公园城市人口将面临粮食短缺的考验,蜻蜓建筑满足了新农业的服务要求,为生态型结构调整和粮食自主背景下的社会需求而设计。工程试图建造一个城市农场的原型,它综合了居住、办公、实验(生态工程)、种植等功能空间,分层布置并部分由居住者自  相似文献   

13.
张建国  张玺玲  李鹏 《园林》2016,(8):12-17
正近些年来,垂直农场成为网络上的热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社会公众对垂直农场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挺方认为垂直农场是未来城市美化视觉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供给的重要发展方向;反方则认为垂直农场是一个建造技术不成熟、维护成本高和综合效益低下的"怪胎"。曾经多个垂直农场建设和运行的案例为其发展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而谷歌因实验失败放弃的垂直农场项目又给垂直农场的前景带来了诸多变数。那么,垂直农场究竟是海市蜃楼还是城市绿洲?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2014,(3):42-42
1概述 “城市立体农场”(Vertical Farming,直译为“垂直农业”)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新颖的一个设计理念,它倡导在城市当中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解决未来粮食供应、资源优化和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近日,2013城市立体农场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揭晓,本刊选登此次竞赛一等奖作品,这些作品极富创意和想象,并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未来的设计师们对如何用所学解决可耕地不断减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剧等社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来自I'ARCA     
《建筑创作》2012,(2):11-11
AWR竞赛"2011Loft"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中心化导致对房地产市场和食品的大量需求,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建设垂直农场,也就是说农产品的耕种和家畜的饲养都在一个多层结构的塔楼中,使农场转化成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城市立体农场设计,探讨城市居住建筑与"移动"农业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尝试将种植、养殖等农业环节置入可模拟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通过能源加工处理系统,实现粮食与能源的自给自足,解决因城市扩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压力之大自不必细说,更甚者长久以来我们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尤以对食品安全的冲击为重,不断曝光的毒茶叶、毒奶粉、有毒蔬菜、地沟油等等即是很好的佐证。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为了追求心灵片刻的宁静,追求一些绿色健康的食物,城市农场应运而生。城市农场近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势头很好并且形成了多种模式,但是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引领我国城市农场发展走向一条成熟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2)
家庭农场旅游是新时期农业改革与乡村旅游升级的结果,是农场生产与旅游活动的充分结合,体现了乡村性和本真性。家庭农场的旅游经营模式,包括农场主分散接待模式,农场主联合经营模式,企业与农场主联合经营模式,地方政府、企业、农场主协作经营模式。黑龙江省家庭农场起步较早,旅游活动发展水平不高。目前,适合黑龙江省的家庭农场旅游经营模式,包括家庭农场独立经营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家庭农场联合经营模式,农垦系统中职工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4):95-98
发展生态农场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选择。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农场"一词是在1982年;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态农场的概念与特征,指出生态农场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由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构成的农业生产单位或单元,生态农场具有界限明显性、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功能高效性、技术先进性、发展循环性和管理综合性的特征。国外生态农场的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类型多、效益好的特点。中国生态农场的建设与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据计划经济原则创办的国营农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生态农场;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大力提倡发展的家庭农场,尤其是家庭生态农场。从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看,中国加快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势在必行。最后,作者提出加快中国生态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加快实施、推广技术、开展合作、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疫情后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业行业面临危机与挑战的背景下,从教育-农场-科研三方面功能着眼设计,以农博中心的形式向成长在城市里的少年展现农业魅力,同时也为农艺研究者提供了实验和交流场所.通过搜集农场体系和装配式建筑的案例,借鉴了通过集装箱的箱体改造来适应立体农场的功能和空间需求的方法,并使用银白色铝板与多彩的集装箱在色彩和材料上呼应,利用多种设计手段,减少建筑的“灰能量”,响应绿色建筑理念.农博中心的设计意在拉近农业与城市的距离,为城市节约土地资源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提供了新思路,为农业研究做好技术上的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