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配电网的公共信息模型的扩展模型,给出了配电网络主要模型类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常规配电网供电路径分析方法的不足,采用了基于母线分段的组合路径分析算法,并结合一个厂站分析了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层次清晰,搜索效率高,开放性好,可灵活运用于配电网其他应用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电环的配电网拓扑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的配电网拓扑建模方法,是将整个配电网建模为一个矩阵,除了线路以外的每个设备都是矩阵中的一个节点,导致拓扑结构规模庞大,拓扑分析效率低下.该文将整个配电网络以供电环为依据进行划分,对每个供电环进行拓扑建模,极大地减少了拓扑结构的规模.同时,对环与环之间的关联设备进行适当的设置,就能将各个环分散的拓扑数据集成起来,形成配电网全网络的拓扑.该方法使用点和弧为基本的建模元素,并将受控分接箱、环网柜等复杂设备分解为点、弧元素的集合来实现对它们的建模,并以数据库来保存拓扑逻辑数据.应用该方法,拓扑模型的建立与修改只需要在单个环内进行局部拓扑;而且能极大地提高电源点追踪、开关状态变化、供电范围搜索等拓扑分析功能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当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时,必须尽快制定供电恢复计划,减少停电面积。在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考虑以甩负荷最少及开关操作次数最少两方面因素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提出采用多智能体粒子群优化算法快速恢复孤岛外非故障断电区域负荷供电。该算法在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引入Multi-Agent概念,每一个Agent相当于一个粒子,通过粒子Agent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操作使其快速有效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算例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网架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线模式,并不能体现区域电网中不同区域属性下的变电站供电结构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典型供电模型的优势及特点,以福建省农村中压配电网为例,分析其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农村供电区域属性对农网供电模型设计的影响,对福建省农村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为农村中压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的电力图形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系统的网络图形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图形系统的OOA模型以及设计思路,阐述了该图形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该图形系统用VisualC++和MicrosoftAccess进行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系统易于扩充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选择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为了更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压配电网最优化的供电模型,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供电模型优选综合赋权法。通过引入熵函数综合考虑了权本身具有的随机性及权向量之间一致性的要求,建立约束非线性优化模型计算各权向量的权重,解决了以往综合赋权法不考虑权向量随机性及权向量之间一致性的问题,最后,采用GRA完成综合决策。通过一个典型实例结果的比较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且较其他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配电网可用数据较为匮乏,导致城市核心区不易准确进行高可靠供电保障评估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配电网拓扑精缩的新负荷接入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案选用配电网中数据齐全、准确度高的节点和新负荷接入点作为关键元件,以关键元件为中心进行配电网拓扑合并,形成一个以关键元件为核心的精缩配电网拓扑,进而采用牛-拉法计算重要节点的电压和负载率情况。该方法用于拓扑处理,具有简单、计算快的优点,相较于增加伪测量的评估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配电网可用数据较为匮乏,导致城市核心区不易准确进行高可靠供电保障评估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配电网拓扑精缩的新负荷接入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案选用配电网中数据齐全、准确度高的节点和新负荷接入点作为关键元件,以关键元件为中心进行配电网拓扑合并,形成一个以关键元件为核心的精缩配电网拓扑,进而采用牛⁃拉法计算重要节点的电...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的网络图形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图形系统的OOA模型以及设计思路,阐述了该图形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该图形系统用Visual C+ +和Microsoft Access进行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系统易于扩充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STAR—90仿真支持系统图形生成子系统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对此方法的分析,为绘制模块图编制了图形文件自动生成程序。该方法克服了必须熟悉作图命令的缺点,具有绘制操作命令简单、图形定位计算由程序自动完成的优点,值得其它图形生成系统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图示化电网智能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网识别技术进行了实用性研究。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图示化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以与数据库链接的智能图形系统为基础,将电网及其组成元件定义为带属性、方法、事件的对象,并引入智能化数学描述,将元件的状态、方式引入图元属性,从而确定了网络的状态、特征,使逻辑推理、拓朴分析顺利进行。实现了图元与数据库的同步联系,为实现电网软件的同平台操作打下基础。通过图示化短路计算与保护整定一体化系统的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世纪90年代出厂的组合电器集中供气系统的缺陷,分析了保定供电公司110 kV变电站组合电器集中供气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周增福  严仰光 《微电机》2004,37(2):32-36,47
针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对专用电源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先进飞机的新型飞机专用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转速范围宽等优点。文中利用MATLAB工具建立了该专用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另外,还对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对输出直流电压脉动和发电机相电流波形的影响及相电流谐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Boost-buck变换器之前增加滤波器,并不能改善系统直流输出电压的脉动,反而会造成发电机三相电流谐波含量增大,对发电机产生不利的影响。新型专用电源系统直流电压脉动幅值的控制是靠变换器自身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智能型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变电站直流系统在技术上的一些改进和对智能型直流系统的配置要求。重点介绍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选择和蓄电池容量选择,并对最近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不间断电源系统(UPS)逆变电源与通信、保护电源合一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某展览中心陆续建成展馆的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改善实例,对项目中2台来自不同上级供电线路的10kV/400V变压器的输出回路实施部分互为热备用可切换方式配置及对部分特别重要照明和用电设备实施400V双电源并联供电,从而避免了当某一路10kV市政高压供电线路因发生故障切换所需要的切换时问造成受切换用点区域间隙断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卢铭庆 《江西电力》2005,29(6):27-29
近年来随着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发电过程自动化水平虽有所提升.但部分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并未明显提高。由于电源系统自身原因而导致的控制系统失灵,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也时有发生。该文介绍了江西省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的设计现状,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存在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用变电站图形编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为变电压计算机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的图形编辑系统。本图形编辑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由元件类编辑模块、变电站主控制室平面布置图设计模块和屏编辑模块组成。它不仅可以满足绘制变电站控制屏和保护图形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图形生成相应的知识表示,从而满足事故现象仿真的要求,同时也为实现变电站事故仿真培训专家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奠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与研讨了基于 Mapinfor图形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 ,介绍太原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为管理者提供直观的设备参数、运行情况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Visual Graph的电力图形系统开发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传统面对对象的图形系统开发周期长、维护困难的缺点,基于通用图形开发平台——VisualGraph,提出了一种简便、清晰的面向图形对象的建模新方法。用可视化图形类建立电力元件并组成电网结构图,快速开发出图形系统。建模及过程全部实现可视化,十分快捷。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所开发的图形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厂130 t/h燃气锅炉送风系统振动很大的问题,通过对送风机及风道系统的振动测试和分析,其振动的主要原因是风道内气流不均匀出现局部涡流、风机内出现旋转脱流及形成二次流所致.经采取在风道内加装导向叶片、风机内加装整流器及送风系统加固等技术措施改造后,其振动大大降低了,各点振动值一般不超过100μm,达到了预期目的,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