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河边水文站暴雨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具有蓄满产流机制分析产流,采用推理过程线法分析汇流,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通过曲线精度评定,结果表明:蓄满产流机制在半湿润山区是适用的,产汇流参数具有规律性,可供无资料地区移用或参考。 相似文献
5.
位于白石水库库区的大凌河与牛亡牛河汇流段,三角洲淤积体逐渐形成拦门沙坎。本文依据库区多年水文泥沙资料和泥沙淤积测量成果,在分析了泥沙淤积总量、幅度、速率和沿程分布的基础上,提出汇流段泥沙淤积的成因和特点,找出其淤积机理,并由此预测了牛亡牛河汇流段泥沙淤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沙河小流域产汇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沙河小流域2004年3个径流小区的降水、径流深和泥沙等水文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水文要素的年内变化趋势.3个径流小区径流深与降雨量的变化在6-8月份是不一致的,径流深和泥沙含量的变化在年内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泥沙含量随降水、径流深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受流域暴雨分布的影响更大;3个径流小区的径流系数的分布形状比较近似,说明了径流系数主要与流域的降雨有关,而与人类活动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着重分析了沙丘前沿区流域产汇流的特点,确定了地表产流面积随着降水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分析出了基于沙丘前沿区的洪水特点和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沙丘出流河的产流面积动态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可以应用于相似流域,并在本区域的水文水利计算中了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泾洛渭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初步论证结果表明:对于渭河流域,尤其是渭河以南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诸河流流域,新安江模型是适用的;对于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新安江模型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产流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泾洛渭河流域产汇流规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区河道下垫面条件与天然河道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昆明市城区河道(即发源于城区)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关系(产流)及汇流参数(纳希瞬时单位线n、k值),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改变后,产流机制与天然状况截然不同,而汇流特性彼此一致,由此模拟的洪水过程与实测过程吻合较好,该分析对类似城市城区河道整治工程洪水计算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辽河流域自1964至1985年间,没有发生过较大洪水。在此期间,辽河干流河槽、左右岸滩地内修筑了很多大小套堤,河滩地上盖有住房、生长着大量的阻水林木和高杆作物,辽河干流上修筑了多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这些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特性、洪水特征及河道汇流特性。本文针对1985、1986及1964年洪水进行了分析。1985年辽河于流铁岭水文站连续出现4次洪峰,第1号洪峰与历史洪水的洪峰比较,具有行洪慢、洪水持续时间长、水位高及峰值小等特点。汇流特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水位流量关系看,对于同一流量,1985年的水位比1986、1964年高;从汇流曲线看,1985年的汇流曲线坡度及特征河长传播时间为最大,1964年最小,1986年居中。1985年的汇流系数比1986、1964年小。 相似文献
14.
15.
河槽汇流曲线法是河段上、下游断面之间流量预报的常用方法。文章以马斯京根河道汇流曲线和瞬时河槽汇流曲线基本原理为基础,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分析和探讨。两种途径得到的河槽汇流单位线,经多次洪水验证分析,两种汇流曲线的预报精度无明显差异。针对实例流域具体情况,在参数计算方法选取,预报断面区间来水量确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珠江三角洲区小河站双桥水文站设站以来所收集的雨量、蒸发、流量等水文数据进行系统的产汇流分析,得出其产汇流关系,结果表明,其产汇流参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作为珠江三角洲西侧产汇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理河流域产汇流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理河流域1959年以来的降水、径流、泥沙、蒸发等水文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降雨量呈逐年代减少的趋势,而径流量在20世纪60~80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有所增大,但还未达到60年代水平;年降雨量减少的幅度并不大,但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较大,而输沙量的减少则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地表径流的汇流包括坡面汇流及河网汇流两个阶段,总称为流域汇流。坡面汇流是分析净雨经过坡面调蓄如何进入河网的,实质上就是将净雨在时程上进行初次再分配后输送补给河网,它是流域中净雨汇集并注入河网的必然过程。河网汇流是经河网的调蓄作用,再次将净雨进行分配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它是水流运动在新条件下的继续,也是聚集坡面水流运动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小流域坡面汇流对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起主导作用,故解决小流域汇流问题是以研究坡面汇流为基础的。坡面汇流引起的径流,在时程上的初次分配对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2003年9月洛河洪水产汇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河位于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是黄河下游主要暴雨洪水来源区。该区属半湿润地区,兼有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特性。2003年8月28日~9月6日,受高空低涡切变影响,洛河普降大到暴雨,小花间出现了持续10天的降雨过程。由于洛河流域前期影响雨量较大,本次降雨持续时间又长,土壤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极易产流,因此洛河出现了数次较大的洪水过程。经故县、陆浑两水库的防洪运用,黑石关站9月3日2时洪峰流量2220m3/s,洪峰水位113.42m,为1982年以来最高水位,伊河、洛河夹滩地区出现了自"82·8"洪水以来的最严重的漫滩。本次洪水中洛河径流系数为0.31,仅比1984年9月洪水小,而比"82·8"、"96·8"洪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