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牧卒年考     
《Planning》2014,(9)
<正>杜牧,字牧之,自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祖父杜佑,仕至宰相,父杜从郁亦荫于贞元末,迁太子司议郎。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末(公元八O三年),距安禄山起兵之岁四十八载,然时政依旧浊乱,内部矛盾丛生。故可见杜牧所生之时,亦属多事之秋。杜牧作为晚唐诗人,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杜牧以峻峭的风格,一矫晚唐柔靡之诗风,在晚唐诗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2)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杜牧的七言绝句,可谓名篇迭出,脍炙人口。无论咏史,写景,还是抒情,无不爽朗俊逸,蕴涵深刻,在晚唐独树一帜。本文就杜牧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更深入感受其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李商隐作为晚唐诗风的代表人物,其纤细隐晦的诗风体现在诸多意象中。李诗中,"雨"在建构其诗歌风格、意蕴等方面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诗题中的"雨",还是诗句中的"雨","雨"的种类形态各异,或是现实之雨,或是借助"楚雨"表达讽喻,或是自怜身世之托,其中传达的情感也是纷繁复杂,这些共同构成了李商隐诗歌幻真相间,白描、雕镂并存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作为晚唐最著名的咏史大家,其咏史怀古诗独具特色,在诗史上有重要地位。从晚唐时代背景与三人个人生平经历出发,可探讨其咏史怀古诗的内容及艺术渊源。如果将晚唐咏史三大家进行比较,温庭筠以艳诗咏史、杜牧刻意翻新、李商隐含蓄蕴藉,三者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次韵诗"是宋人诗集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数量巨大,却也最为人所忽视。但从艺术层面来看,在"韵"的严格限制之下,"次韵诗"产生了一些不同于普通诗歌的技巧和风格。黄庭坚是"次韵诗"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拥有众多的名篇,而且以"韵"为中心,在强押韵字、语序、典故运用等诸多层面都刻意发展了其"句法诗学"中的若干技法,同样成为"山谷体"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这是一首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具有双重性的长篇叙事诗,艺术成就极高,作者运用了浪漫抒情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全过程。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和工整的对仗塑造了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正是《长恨歌》所展现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
王粲的文学创作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五言诗风格多样,既有悲哀、抑郁、凄凉之声,也有奋发、欢快、喜悦之情,按照情感内容可分为"哀"与"乐"两个方面。这些"哀"与"乐"既体现了王粲的诗歌特色,也昭示了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一部"达斯坦"可能是韵文体,也可能是韵散结合文体。正像乌古斯人的《先祖阔尔库特》那样,韵散结合的文体在突厥语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英文中对此没有合适的表达词,毫无疑问这是突厥语民族史诗的传统特点。在梵语中,"champū"这个术语用来表示高度艺术化的,韵散文交替出现的叙事。文章浅论了"达斯坦"中的韵文和散文,指出突厥语民族"达斯坦"中的韵文部分主要适用于演唱和对诗歌因素的支配两个方面,但散文中的讲述艺术对于歌手的技巧来说也同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4)
英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首次将翻译文本类型进行分类,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为译者提供了翻译的方向及标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范围广、适用性强,因此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也屡见不鲜。而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的古诗词翻译更因其对仗工整的形式及韵律韵脚的讲究而难上加难。因此,本文以李白《乌夜啼》的两种西班牙语译本为例,对比"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古诗词时各自的利弊,目的不在于指出孰优孰劣,而在于给广大译者提供参考,供翻译时根据需要而选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0)
明代文人王韦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情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1.
竹园——诗意的空间,空间的诗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荣  林箐 《中国园林》2007,23(9):26-29
竹园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诠释,尽管它的形式语言与传统园林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转换和气氛体验是与中国传统园林相近的,它反映了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理解和对现代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竹园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诠释,尽管它的形式语言与传统园林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转换和气氛体验是与中国传统园林相近的,它反映了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理解和对现代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诗意建筑     
通过对时间、空间以及哲学与建筑关系的阐述,说明了诗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甚至表达了人的品格气质以至于可以压倒生理上的欲求,指出建筑师需要拥有这种气质和需求,从而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情感和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4.
诗意朦胧     
什么产品能够适用于所有空间的设计?用哪种产品装饰的地方才会产生一种人文之气息,高雅之情调以及一种轻松惬意之情意,从而营造出一种沁人心脾,令人振奋的良好氛围呢?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6)
1950年代是现代主义导入与狂飙的年代,也是现代诗运动与论战狂热的年代。现代诗社、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社等,都有引领风潮或推波助澜的功绩。《蓝星周刊》是蓝星诗社第一份机关报,是其最初发声的园地。研究1950年代的诗社、诗刊或文化,遗漏这个重要诗社的发表场域,恐将失之偏颇。《蓝星周刊》不仅在1950年代台湾贫瘠的新诗土地上提供发表园地,提倡抒情与纯正诗艺,也清楚显示蓝星诗人维护新诗的积极态度,更挺身检讨自己创作的缺失,以此勉励诗人们要有反躬自省的精神,以走出当时虚无晦涩与政治干扰的创作气氛。本文以全观的角度,从《蓝星周刊》的发行与编辑、作者与作品、翻译与评论来探究体会当时诗刊出版环境之不易,与诗人理想之坚持,更多的是不同多元声音的发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17.
《Planning》2019,(6)
与同时期大陆各省籍诗人缤纷灿烂、成就多方的诗词创作相比,粤边小岛澳门,成就相对有限,但它却从未缺席于家国多难、文化中兴的大时代。作为澳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女性作家,赵连城长期生活在澳门,广泛参与澳门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学等各方面事务。由于在澳门现代政治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及作为澳门近现代著名诗人冯秋雪妻子的身份,导致赵连城的诗词创作和文学活动遭受双重"遮蔽"。揭开这种"遮蔽",可以发现:她在冯秋雪主持"雪堂""雪社"等文学团体、编辑出版《诗声──雪堂月刊》等过程中,往往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她个人的诗词创作,亦积稿颇丰,自成风貌,值得学术界注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6)
张元济是20世纪著名的出版家和文献学家,在唐诗文献的辑印与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四部丛刊》初编、续编和三编共收唐诗文献80多种,选择了以"宋刊本"为代表的历代珍本做"景印"底本,而且校雠精审。《涵芬楼烬余书录》著录唐诗文献50余种,也极具目录学价值。此外,孙毓修《〈四部丛刊〉书录》之例言与正文,也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其基本的版本学理念是:宋元旧刻,固善美可贵;然而元明翻本,亦多珍善。  相似文献   

19.
谈诗     
诗论是冯纪忠先生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是冯先生2007年7月就屈原《九歌·山鬼》、刘邦《大风歌》、柳宗元《江雪》、《渔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杜牧《山行》所做的讲谈实录,对诗的体会饱含了冯先生自己的人生体悟。各篇论述要点依次如下:1通过对祭祀中巫唱、觋唱及陪唱的区分,疏理了《九歌·山鬼》主词的逻辑关系,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2通过对刘邦流氓本性的揭示,批判了刘邦《大风歌》中暴露的专制思想;3结合柳宗元本人的历史及所处环境的研究对三首诗给出了自己的阐述;4分析了杜牧诗作描写风景的画面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建筑如诗     
<正>建筑的精髓在于严谨我想提出的是建筑的精髓依赖于某些不可或缺的元素。建筑应具有严谨、依据充分、合乎逻辑且简约的特点。为了突出严谨性在建筑学中的重要地位,我斗胆将它与诗歌比较。建筑是诗歌艺术,但是有谁胆敢提出将建筑比作诗歌呢?如果有,他必须认同一种涉及建筑专业核心问题的建筑理念。这正是我在这里想提出的问题。我提出将建筑比作诗歌,勿容贅言,这是"建筑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