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与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综合评价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包括结构连通性、水力连通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等4个主要要素层,共计12个关键指标;提出定量评价方法,并运用于澧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澧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可评定为优秀等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河渠结构连通格局,促进生态环境效益向社会经济效益转化。  相似文献   

2.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其水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正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期改善其水环境。基于MIKE21构建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总氮和总磷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连通调度方案下大通湖的氮磷浓度变化,采用滞水区面积比例、浓度变化指数、换水率和水质浓度改善率,评估6个连通方案下大通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引水调度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大通湖水环境,当引水前期流量取30 m~3/s,出口水位控制在25.48 m时和引水后期流量保持为30 m~3/s不变,出口水位调整至25.88 m时,大通湖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改善类似湖泊水环境和提高引水调度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贵海 《陕西水利》2022,(3):151-152,156
为改变清漳西源河流的现状,改善水动力以及生态、防洪条件,采取河道治理工程.从生态、水利方面考虑,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同时需具备足够的生态效果.综合考虑,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采取生态袋护坡、格网石笼护坡、水工植草砖护坡等护坡形式,部分区域对原有浆砌块石护坡进行加固,可为类似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吟  王延贵  陈康 《泥沙研究》2020,45(3):53-60
水系连通是保证河流系统健康完整、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水系连通性衰退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河流系统的连通性,基于河流系统的组成单元和主要功能,系统分析了水系连通性的内涵、连通类型和连通模式。水系连通性的内涵包括边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水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泥沙的输移和交换以及生物的生长繁衍与多样性。水系连通可分为河道连通、水系连通及流域间水系连通三个层次;进而提出了主流连通模式、分-汇流连通模式和滩槽连通模式等3种连通模式,并讨论了各种连通模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阳市存在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生态环境质量不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分析水系连通的现状、连通工程建设意义的基础上,立足全域,按跨流域水系连通、跨县域水系连通、县域内水系连通、南水北调及引丹相关连通等四个层次构建了南阳水系连通方案,对统筹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山城区水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人文特点,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河库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为重要目标。规划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主导,通过多头并举建设水系连通体系,利用原有河网水系,采取局部贯通、疏拓整治、拆除等必要的工程措施,将区域内现有3条河流、1条支沟、1个灌区、9座水库以及鹤鸣湖连通成网,引入外围水资源,增加水源保障,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增强区域内抵御水旱灾害能力。形成“鹤鸣湖上一株藤,数点珍珠贯彩绳”的水林田湖一体的生态网络体系,彻底改变山城区的水生态环境,营造出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8.
淮河流域水系连通状况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GIS数据绘制出全流域廊道-节点示意图;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 ,提出宏观尺度下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而评价了全流域1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系连通状况,并分析了影响水系连通的主要因素,其研究结果对当地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玉亭  邱超  刘聪 《治淮》2024,(3):28-30
农村水系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而水系的连通是保持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苏省高淳区河道大部分为圩区内部河道,现状区域水系大部分已能保障连通性,但仍存在部分河道之间的连通节点未打通或无控制、现状引排水设施规模不足等问题。高淳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中,对农村水系连通关键节点提出了符合实际并切实有效的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类似水系连通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本文立足当前农村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对此类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撇洪工程为洞庭湖区特别是四水尾闾地区重要的排涝设施之一。由于受江湖关系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口以及洞庭湖区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洞庭湖区同流量下洪水位抬高、高洪水位持续时间延长;致使洞庭湖区撇洪工程自流外排机会减少、运行效率降低,撇洪河堤险情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到了撇洪工程的运行安全。西洞庭湖区的常德市冲柳高水撇洪工程在洞庭湖区撇洪工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该撇洪工程为实例,通过对比不同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江湖关系变化条件下的撇洪工程运行效果,对其撇洪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宜的应对措施及方案,即在撇洪工程出口处配套建设排涝泵站,同时,对该改造方案的排涝效果进行了论证和评估。研究成果可对类似地区排涝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多项流域性重大专项规划和综合规划开展了一些工程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原有的河湖连通状况,相应地带动了流域及区域工程调度模式的转变。在明确流域未来河湖连通工程布局变化状况的基础上,梳理了流域工程调度模式转变历程和未来发展目标,并结合未来工程布局变化,对河湖连通特性演变趋势作了初步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太湖流域内发生过的典型风险事件,从工程调度过程入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初步分析了太湖流域河湖连通规划工程实施后调度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建议,以为未来充分发挥河湖连通工程的正面作用、规避不良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童自华  吕坤 《人民长江》2009,40(14):60-62
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收集各种水文、水力及防洪工程特性的有关资料,根据澧水干流、蓄洪区的地形和调查洪水资料,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发生分、滞、蓄洪时或各频率洪水时的可能淹没的区域、水深、历时等信息,形成防洪风险工作图,利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在ArcGIS信息平台上实现风险图的信息查询和数值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16~24日,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发生强降雨,两湖水系主要江河均发生超警洪水,鄱阳湖水系抚河、信江洪峰水位接近历史最高。为了解该次强降雨过程,详细分析了两湖水系的降雨实况和造成强降雨的天气成因,并对该次强降雨过程期间所开展的降雨预报与实况进行了检验,认为,采用天气学综合降雨预报方法对该次强降雨过程的预报较为成功,对该次暴雨过程的分析和预报实践可为今后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荆江-洞庭湖关系演进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洞庭湖区蓄洪垸内水系萎缩,削弱了农田渠系的农业灌溉和行洪排涝能力。采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包括河网密度、水系环度、节点连接率和水系连通度,定量评价洞庭湖区20个蓄洪垸内水系连通性的现状。结果表明:该20个蓄洪垸的总体河网密度、节点连接率和水系连通度良好,而水系环度偏低。针对3类蓄洪垸,提出不同的水系连通优化策略,以钱粮湖垸、屈原垸和安澧垸为示范案例提出优化工程思路。这3个蓄洪垸优化后河网密度分别提高5.09%、7.32%和10.63%,水系环度分别提高0.66%、16.67%和4.55%,节点连接率分别提高0.25%、3.99%和2.16%,水系连通度分别提高0.19%、4.35%和2.08%。本研究可为平原湖区蓄洪垸开展农田渠系连通工程,提升农业灌溉和治涝行洪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变化条件下洲滩内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和湖水位的相关性,以洞庭湖典型洲滩断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监测装置连续2个月监测了湖水位、大气温度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洞庭湖洲滩水分场的分布在垂向上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同一位置的土壤水分含量的波动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至深层处(大于50 cm)趋于稳定,同一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的波动幅度随着与岸边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含量与湖水位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浅层及深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湖水位之间均呈无显著相关性,地表以下50~70 cm深度处土壤水分含量与湖水位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土壤水分在洲滩生态系统地下含水层-土壤-大气界面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洲滩水文过程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提供重要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谈洞庭湖区血吸虫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使洞庭湖成为我国洪涝灾害和血吸虫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长期存在的原因、疫情变化、流行形势,提出了全面治理湖区血吸虫病的措施与方法,即水利结合灭螺,整治血吸虫病源头;通过湖区环保疏浚,抑制钉螺扩散;实施血防新策略,引导湖区群众远离虫害。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湖区水资源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  翟红娟 《人民长江》2011,42(2):56-58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水资源,通过对洞庭湖湖区水质现状及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了各湖区水质保护目标。根据洞庭湖区营养物质的输入、输出及平衡状况以及水污染源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现状排放量。针对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分析成果,提出主要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方案。在现有成果及相关资料基础上,根据湖区特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涝灾分析与治涝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明 《海河水利》2002,(2):24-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涝灾几乎年年发生,日趋加重,逐渐取代洪灾成为主要水害。为了提高抵御涝灾能力,必须加强排涝工程续建配套、整治内湖、实行科学调度、加大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工程力度和发展耐涝和避涝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