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贱吉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9(6):11-13,16
高等教育既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它的投资能够带给个人及社会巨大的收益。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主要是受教育者个人、政府、高校自身及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2.
阎峻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10,(3):87-90,131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作为切入点,探究了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涵义及其理论依据,分析了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缴学费与高等教育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关高等教育成本的涵义 ,以及高等教育既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分析 ,对它的投资能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从而指出高等教育成本和个人所缴学费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5.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运营里程跃升为全球第一。但中国高速铁路依然面临完工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投资风险,由于高铁建设项目工程复杂、资金巨大,项目面临的投资风险按照一定比例由众多项目参与方分担,所以风险分担是高铁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起点。从风险分担入手,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找到最佳风险分担方案,并同项目实际风险分担方案比较,获得高速铁路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到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估值,最终确定该项目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贷款银行、社会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合作程度与效率,建立基于三方风险偏好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风险期望效用模型,并给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风险分担方案。同时,以地方政府、贷款银行、社会企业的风险偏好为研究对象,通过算例分析不同风险偏好系数对决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偏好系数不会改变对决策的最后判断结果,但会影响做出决策的速度;地方政府及贷款银行风险趋向程度与是否承担风险结果的收敛速度呈负相关。为有效推进PPP项目顺利实施,各方必须充分考虑自身风险偏好,制定最佳风险分担策略。 相似文献
7.
8.
在对影响PPP风险分配的信息、制度、谈判、道德、纠偏等各类交易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探讨风险分担机制设计、分配过程及风险分担结果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通过降低风险分担中的交易成本,优化PPP项目的风险分配。 相似文献
9.
国际EPC工程风险分担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海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4)
从国际总承包工程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探讨了国际EPC/交钥匙工程合同双方风险分担机制和原则。从合同价格模式、现场数据、设计责任、不可预见困难、业主风险等方面,总结出EPC项目新的风险分担原则,即业主过错无责任原则和承包商无限风险原则。在EPC工程实践中,承包商应充分考虑EPC特殊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费用,树立正确的风险态度,重视重大风险因素的应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