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Planning》2016,(2):129-135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现象。由于种种因素的束缚,相应衍生出的隔代教育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笔者对崇左市天等县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的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推动该问题的解决,以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
笔者有目的地抽取了11名留守儿童及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观察、访谈,结合班主任与家长访谈,了解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针对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7):288-290
为了探究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分别对460名留守儿童进行施测,结果显示:①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呈现性别、年级和与谁生活在一起(与父母一方、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显著差异;②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情况(单方出外务工和双方出外务工)的显著差异;③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即社会支持系统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1)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但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本研究运用儿童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江苏某县210名留守儿童和22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低龄时尤为明显;②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③积极应对可以有效缓冲社会支持不足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存在调节效应;④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孤独感之间均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2)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分割而造成的相关配套制度的滞后,农民工子女绝大多都不能随父母进城生活,缺少双亲的陪伴,由此成为了一群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关乎儿童的家庭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5)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帮助和关爱,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助人的职业化活动,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根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展开论述。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了更环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中国有这样一种少年群体,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被"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却无人监管,这些本应在父母手中捧着的儿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缺少正确的引导及教育,使得他们在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笔者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发现留守儿童现状呈现出很多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社会关注以外,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又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留守儿童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我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只为能使我校留守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不协调的背景之下,研究反思肇庆古城墙保护规划下公共空间与周边社区的整合优化问题,提出从空间整合的视角出发,分析古城墙东段与周边社区商业空间的相互关系,并融合营造以形成有序的公共空间系统.在研究总结出动线交互、构建景观骨架等公共空间整合营造策略的同时,认为应提高城墙场景营造及转换引导以增强步行体验,并在社区选点进行场所营造方面的微更新操作.  相似文献   

12.
李露  张大玉 《中国园林》2020,36(2):80-84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针对休闲农业景区分布零散、景观同质化且缺少呼应、地域性特征弱等现存问题,将旅游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环城游憩带的视角出发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 BAM),并构建"三带"景观空间模式。该模式符合城市居民出游规律和市场需求,与城市周边的资源分布规律相吻合,有利于地域风土特征的有效传承。以成都为例,根据其休闲农业景观空间演化特征和已有休闲农业景点分布特征,尝试构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空间结构,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景观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养设施供应与老年人需求矛盾的日益增长,如何以人为本对社区层面医疗养老设施配置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生活圈视角出发,总结老年人的需求与行为规律特征,结合设施供给现状对设施进行布局评价,通过GIS网络分析得出街道内社区老年人医养设施的布局分布情况,进而从可达性、复合度以及资源活化三个方面总结得出了医养设施布局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实现老年人的晚年医疗和养老需求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更新发展中最有潜力的地区.成功的滨水区开发能有效带动城市的再发展。通过对巴塞罗那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演变和再利用模式的分析,阐述了不同时期的政策决策对滨水区开发的影响,并总结了公共政策的几大特征,提出从公共政策角度实现滨水空间的本质回归是我国滨水区成功再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村落",城中村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城中村普遍为拆迁建大楼的情况,这会导致在地历史文化的遗失,文章通过社区营造在泉州后坑社区的实践来探究未来村改居的可能性,同时判断村落的自我优化性,以此来改善村改居的劣势与缺点,为未来村庄转型提供可实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建设进程放缓的大背景下,城市增量规划的模式已渐渐不太适用于如今的城市发展,存量规划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章以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核心片段沿线两侧的用地属性变迁为例,探讨了城市存量规划发展这一新的模式,对城市未来规划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对理论研究、国际共识、政策标准和具体实践的分析研究,从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两个角度确定社区发展治理的特征标签,针对社区标签,在Gis平台中利用POI、"三调"等数据,对社区发展治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八个方面的特征,再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实现K-means数据聚类,最终推导出基于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特征的社区类别,进而实现对成都市全域社区的精准化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18.
康养小镇是特色小镇中具有医疗、养生、养老等功能的小镇.在山水城市的视角下,康养小镇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养老需求和全年龄段人们的健康休闲需求,也要考虑营造山水相映的环境,将人工环境融入山水之中,面向未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康养小镇.文章以森山健康小镇的设计为例,论述了山水城市理念下康养小镇的设计策略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3)
以企业为观察端,在自行界定融资成本相关指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同时基于指标属性调整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行测算,并进行趋势性分析。经测算认为:当前反映较为强烈的企业融资负担加重实质上不是企业的融资成本率的上升,而是融资成本负担能力的下降,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面临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问题.社区更新也成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具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双重属性,因此老旧社区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升级、环境优化,还需要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美国纽约的"东纽约邻里计划"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土地使用、住房保障、经济发展、公共空间营造四个方面对社区进行更新.如何保证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借鉴其更新策略.文章在分析"东纽约邻里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