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
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拓展了新一代高校研究生获取资讯的渠道。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已悄然进入了"后喻时代"。这种现状不仅给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本文主要探析了"后喻文化"背景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引导研究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以民主平等为基本特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呈现出情感疏离、道德失范、学术地位失衡以及关系世俗化等问题。要建构与民主平等理念相适宜的亲密、和谐、良性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应以"关心理论"促进师生间情感互动、以"立德树人"守护师生间道德底线、以"交流对话"协调师生间学术地位、以"后喻文化"推动师生间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
教与学需要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大学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对南昌地区四所高校师生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双主体"格局,同时改进学生管理模式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的世界舞台当中所表现的地位逐渐提升,进而在我国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逐渐凸显。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当中,也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理念进行融合运用,并且针对此因素具有针对性的设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后期延续、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垫定了重要基础,因而,本文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
陕西"红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其在高校中的传承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本文通过"红拳"在进高校中的引入和学习,意在为更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19-20
当今社会,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积极情感,才能构建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构建"你主动,我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方式。1.从"听你说"转变成"我来讲"以往的教学中,师生关系一直是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尤其是在教学语法的环节,很多教师只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现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专业课程越来越多,所教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武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多高校都将武术作为必修课程。在高校开设武术课程,不仅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弘扬了中国武术精神,促进我国文化发展。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高校武术教学并不如人意,还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比较缺失,其原因在于教学的内容、方法比较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之学生对武术失去兴趣,教学注重"竞技"轻"文化"和新体育项目的冲击等,导致武术中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传承与弘扬。对此,作者基于自己的武术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传统文化与教育相互结合的主要形式。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和而不同"、"温故知新"等方面的分析,明晰两者相互承接、传播的要点,以达到明晰高校教育趋向,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55-61
[目的/意义]立足于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从"闻学堂"成立的背景和目标、具体举措、成绩与不足几方面介绍和分析同济大学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闻学堂"。[结果/结论]通过对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几点思考: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传统文化资源,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落实开放、共享新时代发展理念,助推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