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8)
新时期的中学生,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家庭、社会、学校及一些同龄群体的不良影响,再加上留守儿童和残缺家庭现象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各种各样,需要我们优化学校环境,完善教育措施,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7)
<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理念和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隐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学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人格,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现状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乌鲁木齐市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的合理化干预对策。方法:统一采用SCL-90症状量表的对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134名听力残疾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中学生明显差,总体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44.03%,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强迫、躯体化、敌对、精神病症状是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家庭关系不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比家庭关系好的听力残疾中学生,在抑郁、强迫症状、敌对心理问题上较严重。结论: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开始实施以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健康不单单指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保持持久、稳定的健康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广泛关注及重视。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7)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阵地,更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学生在社会关爱、心理健康、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容易被忽视,而这些问题在美术教学方面都可以使他们提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本文通过对教师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梳理出了目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师平时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据调查,韩家集乡75%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52%为轻度、24%为中度、3%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农村中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文化、思想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其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且复杂,却很少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这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原因所共同引发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体育课以其特有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可以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适度锻炼、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加集体活动项目、增加合作与竞争活动等方方面来优化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0)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进入了我们生活。对网络的迷恋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中学生认识和思想上的波动,更容易让他们迷失。农村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组织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5)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心理康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升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家庭、社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这成为康复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尝试引进积极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这些实效性、针对性都很强的措施,改善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走向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