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住空间扩展对城市空间发展,人们居住区位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广州市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居住空间向外扩展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居住空间扩展的主要区位和方式进行研究,试图为居住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的相关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与城市地上空间的区位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总是以特定的城市功能空间为基础的,作为城市空间的补充和延伸,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目标必须是建立起与城市地上功能有机互动的联系,从而以集约化设计的关联性特征为基础,形成城市地上、地下功能有机整合系统,更好地实现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集约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鉴于经济区位论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城市设计应是建立在城市问题研究基础上的区位空间选择下的文化、艺术时空表达的城市设计观;并由此展开了区位空间审视选择下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探讨,认为区位空间的审视应从区位主体审视开始,把握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设计结合的相关性与层次性,从而确立区位主体设计的功能、性质、文化艺术品质及其空间形式的组合;区位空间审视具有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两个层面的涵义,可以推及更为广泛的设计领域,亦是一个设计评判的相对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4.
市场力和行政力是驱动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变化的主导力量,在上海近年来的城市住区空间发展中,市场力、行政力及其合力作用更是得到了充分表达。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合力说”为理论基础,针对上海住区空间区位变化特征及其动因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总结出公共空间体系优化实际上是公平、效率、生态和文化4个维度的多目标寻优过程,并探索了公共空间区位配置的数字化生成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将城市空间分解为街区空间单元,依托多源信息数据分析,以人口分布、土地效益、生态环境和文化潜力4个向量描述街区空间特征;其次,以街区单元质心为需求点,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采取动态加权方法得到理想化公共空间选址的最优解集;再次,应用空间网络分析法,与城市实际公共空间叠合比较,从空间格局、更新方向、开发时序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最后,以沈阳铁西老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8.
以北京市的全球化发展为背景,等距选取1992、1995、1998三个断面年,采用栅格模型(Grids System),对1990年代前、中、后三个时期全部及第二、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市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两大动态特征:集聚-扩散-集聚的交互过程和向中心和向外围的双向同步推进.北京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在1990年代表现出全球化以及由工业化向非工业化转变的同步进程,在空间上外资工业项目促进了在城市边缘区城市空间的定向突破,同时第三产业外资项目加速了其中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在城市空间发展中不断发生重大变化.居住的空间区位变化也成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居住空间区住的演化是怎样的呢?产生这样变化的动力机制又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对低收入阶层的居住空间区位的演化的调查基础上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明确住宅区位的含义入手 ,在阐述住宅与区位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对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这两个不同的住宅经济运行机制下影响住宅区位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通过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比较 ,说明以“过滤论”与“互换论”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住宅区位理论不适于中国国情 ,从而提出在我国现行的住宅经济运行机制下 ,研究城市住宅区位格局的形成应将居民选择与政府行为结合起来考虑 ,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切入 ,以“△L=△R -△C”为模型 ,探讨中国住宅区位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上海不同类型住区的典型调查为基础 ,从规划角度对居住水平差距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居住价值取向差异显著等当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并建议从住区建设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 ,对此提出 :加大住区周边的城市公共设施投入 ,缩小住区外部环境的差异 ;物质环境应与社区文化并重 ,创造出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对历史保护型住区的更新应注重保护性开发 ,提升其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 ;强化住区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功能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居住隔离的模式--兼析上海居住隔离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居住隔离的物质景观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归纳概括了居住隔离的若干动态模式,并对上海现阶段的居住隔离模式进行了整体上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球城市理论为视角,探索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和其影响机制。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数据,分别选取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异指数、分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分析新移民居住空间特征,并结合相关规划分析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新移民主要聚集于外围地区,其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郊区更为显著,而中心城区新移民已基本融入本地居民生活,新移民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此外,上海和中国其他世界城市的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新移民聚集区在形成机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心城区主要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城市外围地区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城市“新移民”聚居区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实地调研所获得问卷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上广新移民聚居区的居住满意度属一般水平;新移民聚居区的居住满意度不仅受其社会经济条件或设施配置水平影响,其决定因素包括:社区归属感、所在城市管治强度、居民收入和设施条件(如空调);社会归属感是影响当代中国城市新移民聚居区居住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指出地方融合与归属感的构建对新移民及其社区发展极为重要,应以营造社会融合、建立地方归属感为目标,建设新型社会空间,实现新移民聚居区的满意和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从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角度,对环境设计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提出了自然、安全、健康、美观、便利、人文、适度及和谐等八大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