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微网的不断接入,其出力的随机性与间歇性给配电网的电压控制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无功-电压灵敏度的概念,并形成了考虑微网无功出力对配电网节点电压影响的微网无功控制空间矩阵,根据得到的微网无功控制空间矩阵利用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配电网进行分区,并以IEEE33节点系统为例,基于MATLAB Simulink软件对微电网并网下的无功控制能力进行仿真,重点讨论负荷突增和突减两种情况下微网对其所在区域内的节点电压调整过程,验证了无功控制分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G)高比例渗透引起的电压偏差问题,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提出一种DG并网逆变器和电压检测型有源滤波器(voltage detection 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VDAPF)参与电压治理的SVG优化配置策略。采用分区思想,提出基于社团理论的分区方法,选取各区域的主导治理节点作为SVG候选接入节点;建立SVG总投资成本最小和系统电压偏差治理效果最优的多目标SVG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考虑DG并网逆变器和电压检测型APF剩余容量的不确定性,采用多场景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电压治理运行场景。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结构为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优化配置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为保持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可靠运行,无功分区方案需适应较长时间段内源荷功率的随机变化.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功率随机性和相关性的主导节点选择与无功分区的协调优化方法.模型考虑了源荷功率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及其变化时无功分区的平衡要求,并提出了考虑分区最大无功需求的场景压缩技术以实现源荷功率典型场景的模拟;采用基于目标相对占优的免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分区方案可以充分满足源荷功率随机变化下的无功平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考虑网架结构和各无功源的共同作用,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计算方法。依据各节点间无功电压摄动变化关系和节点关联矩阵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n维空间中,在节点间构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针对一般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多种群遗传算法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然后将其分别运用于IEEE 30和118节点算例,并把分区结果与文献结论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传统聚类算法对电网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时,存在可伸缩性不强的缺点,且分区结果难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首先在电气距离的基础上通过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得出最优分区数和无功源节点所在的分区号,然后通过映射分区算法确定被控节点的分区.该方法不依赖于状态估计结果,而仅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应用所述方法分别对IEEE 39节点、IEEE 118节点系统和福建电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被控节点与对它控制最灵敏的无功源节点属于同一个分区,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追踪和凝聚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追踪,确定无功源节点对各个节点无功输入的贡献比例,以此量化系统节点之间的无功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而采用凝聚算法对系统所有节点进行聚合,并确定最优分区数目。IEEE 39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所得无功控制分区能使分区内部的无功功率基本平衡,且能随系统运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提分区方法计算便捷,在实际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追踪和凝聚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通过无功潮流追踪,确定无功源节点对各个节点无功输入的贡献比例,以此量化系统节点之间的无功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而采用凝聚算法对系统所有节点进行聚合,并确定最优分区数目.IEEE 39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所得无功控制分区能使分区内部的无功功率基本平衡,且能随系统运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提分区方法计算便捷,在实际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分区电源对其分区内部换流站节点具有较强的电压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交直流系统主导节点选择与无功分区的概率优化方法。通过对换流站进行负荷等值,模拟了源-荷-换流站节点功率的典型场景,进而采用机会约束计及源-荷-换流站节点功率变化时无功的分区平衡要求,建立考虑交直流耦合点可控性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基于目标相对占优的免疫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电源对换流站的电压控制能力。基于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免疫-中心点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电气距离定义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距离即空间电气距离.依据系统中各节点之间无功电压变化关系,将系统各节点映射到一个多维空间中,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便是其电气距离,依据此距离将各节点进行归类,从而把无功电压控制分区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空间聚类问题.针对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特点并借鉴聚类算法,提出免疫-中心点聚类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并将其运用于IEEE 118节点系统,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算法结果比较,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发电机无功备用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和电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电压控制分区的区域发电机无功备用定义,该定义综合衡量了区域发电机无功备用对静态电压稳定和准稳态电压控制的价值以及无功备用的可供给性。分析了控制变量的特性和选取方式,建立了用于优化区域无功备用和区域电压水平的二次规划模型,提出了逐次分区优化求解算法。通过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无功备用定义和控制变量选取方式的合理性。通过IEEE 118系统算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优化方案显著提高了区域无功备用量和电压稳定裕度,改善了电压水平。区域无功备用优化方法将高维的无功备用优化原问题简化为少量的低维区域优化子问题,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和计算效率,可用于较大规模系统的发电机无功备用评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和规模的飞速发展,使得VLSI测试变得日益困难,因此测试技术成为VLSI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分析VLSI测试的瓶颈问题基础上,介绍了几种电路分块算法,分析了分块算法对于VLSI测试的必要性。利用分块算法将原始电路划分为若干子块有利于采用不同BIST结构对子块进行测试,使得一定时间内电路翻转次数降低,而功耗也随之降低;通过比较并行BIST和扫描BIST的实验结果,发现并行BIST获得的系统故障覆盖率高于扫描BIST。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配电网网络重构的图的多划分模型,提出了基于图的谱划分的算法,用于求解大规模配电网络的馈线间重构问题,针对规模巨大的实际配电系统,应用图的多级划分思想,提出了图的压缩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算法避免了目前各种配电网络重构算法迭代过程中大量的潮流计算负担,且不依赖于系统的初始拓扑。其寻优能力不逊于常见的重构算法,且能高效地求取全局或近全局最优解,具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馈线分区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针对复杂配电网的结构特点以及可靠性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应用馈线分区原理对具有子馈线的复杂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区间评估:首先提出了配电网快速分区方法及其邻接矩阵构造方法,进一步构建了配电网区域节点,由此建立区域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用区间数代替元件的可靠性参数对复杂辐射状配电网进行可靠性区间评估,并推导出考虑计划检修的可靠性参数区间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衡量无功源控制耦合程度的电气距离定义以及评价分区质量的多目标模块度指标,并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电压控制分区方法。该方法由化简、分区与还原调整3个阶段组成。化简阶段通过降低聚类数据的维度处理高维聚类问题,并降低问题规模;分区阶段基于凝聚聚类和多目标模块度指标得到兼顾区域内可控性和区域间解耦性的最优分区方案;还原调整阶段调整区域边界节点进一步优化分区方案。同时,计算过程保证了分区内部的连通性。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分区方法得到的分区方案质量较高,可用于大系统电压控制分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电路划分的质量,对KL电路划分算法运行的终止条件进行改进,给出相关的公式推导过程,使得算法找到同样的解节省1/2的程序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6.
柔性多状态开关是一种新型智能配电装置。结合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功能特点,提出了含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分区条件。以多层图分割理论框架为基础,提出了由粗化、分区和还原阶段构成的分区方法。在粗化过程中,提出了基于最短电气距离的粗化方法,使用贪婪图生长算法完成初始分区,并在还原阶段提出了基于路径搜索的还原方法。分区方法不仅能够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指标,还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可控性和灵活性。通过IEEE 118节点配电网算例对所述分区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并结合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调控对分区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善配电网的日均馈线负载均衡度,并能够和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调控相配合,进一步改善配电网每一时刻的馈线负载均衡度和电压分布。  相似文献   

17.
The optimal sequential problem is defined a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minimum cost partition of the nodes of a directed acyclic graph into subsets of a given size,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 that the precedenc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are satisfied. A heuristic algorithm based on tabu search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is problem [2]. However,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the solutions obtained by tabu search to become trapped in bad local optima in parallel graphs with random edge cos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sequential partitioning problem. We develop an effective two‐point partial order crossover satisfying sequential conditions, which preserve better blocks that have a larger sum of edge costs. In this crossover we introduce the roulette selection method to escape local optima. We als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any other algorithm using tabu search in terms of solution quality. © 2001 Scripta Technica, Electr Eng Jpn, 135(4): 43–51, 2001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传统无功电压分区中采用的电气距离不足之处,考虑了多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并将这种影响映射成为一个多维的线性空间,在该空间中采用了新的空间距离进行无功电压分区。在此基础上,将电网分区问题转换成高维空间中的聚类问题,并采用模糊聚类算法得到动态聚类图,引入F-统计量来选择最佳分类数。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电压聚类分区,得到了较好的分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于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的新型网络分割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规模电力网络的故障诊断问题可由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解决。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的有效的网络分割方法,能够将大规模电力网络分割为给定数目的连通子网络,各子网络的故障诊断负担基本相等,同时每个子网络边界元件的数目最小。该网络分割法主要由3部分组成:形成给定电力网络的深度优先搜索树;将网络分割为连通的且计算负担基本平衡的子网络;最小化子网络的边界元件数目以尽可能减小相邻子网络故障诊断的相互重叠,从而节省诊断时间。提出的网络分割法已使用稀疏存储技术编程实现,并在IEEE 14母线、30母线和118母线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分割法可以十分有效地分割大规模电力网络,进而由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维芯片由于其高性能和低功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SoC技术是把一个完整的系统集成到单个(或少数几个)芯片上,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功能复杂的集成电路。以细粒度划分的3D SoC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3D芯核。它降低了单个芯核内的局部和全局互连线的长度,在功耗和性能方面会有很大的改进。但是随着划分层数的不同,测试开销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通过扫描链平衡提出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存储的测试开销函数,以便找到最优的划分层数。在ITC’02基准SoC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扫描链平衡技术后得到的测试开销比普通测试开销最高降低了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