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测量固体流量的实用方案。对固体流量的比值调节系统及现场模拟试验与现场投运的经验数据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测量固体流量的实用方案,对固体流量的比值调节系统及现场模拟试验与现场投运的经验数据作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冯耀忠 《石油机械》2002,30(8):22-22
美国ABBOffshoreSystem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智能完井系统 ,可对地层性能进行长期监测和控制 ,使油井最大限度产油。这种新型完井系统包括井下监控器 ,具有数字通讯、资料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的油藏工程专家系统以及井下流量控制器等。井下监控器是一种可对地层压力分布、温度和三相流量与密度进行测量的纤维光学仪器。利用它可实时监测油藏指定地带的性能。将油藏工程专家系统同先进的模拟软件相结合 ,则可实时地不断改进采油和油藏模拟。而井下流量控制阀则用于封堵和控制不同地层的液流 ,优化油井目前的生产和提高油井长期采…  相似文献   

4.
通过横河专用的多项目连接软件包,可以实现多个项目的整合,从而在上位系统中对下位系统进行操作监视,以及上下位系统双向间进行操作监视。主要论述了在CS3000系统中对下位CS系统进行操作监视功能的实现方法及组态步骤。  相似文献   

5.
刘辛  岳爱忠 《测井技术》1998,22(4):287-290
在二维居中和三维偏心的中子-中子测井数值模拟软件包NNLSP和PEM3D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子测井数值模拟集成系统NNLTC。该系统采用了WINDOWS用户界面技术和独立模块结构,在保留原有软件包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的基础上,又包括了仪器划分、模型井模拟、居中响应计算、偏心响应计算、校正图版制作和多环境自动校正等功能。本文介绍了NNLTC的设计思想,实现过程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海洋平台凝析油外输泵的选型进行研究,针对凝析油易燃易爆、闪点低、流量变化大、外输压力高等特点,着重对比分析几种泵和密封的优缺点和对工况的适应性,对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工况,得到了适合该项目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准确判断井下复杂情况,基于节流压差原理,以稳定器结构为基础,研制了一种井下压差式环空微流量测量装置,精确测量从钻杆进入井底和环空返回流体流量的微小变化,并通过MWD将井下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上,提高了微流量装置对井底复杂情况的判断能力和监测精度,实现了对井底溢流的实时监测。根据建立的微流量测量短节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溢流时流量变化与压差的关系式,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了不同工况模拟,并与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现场试验表明,微流量测量装置运行稳定、无故障,经受住了现场多种工况的考验,实际测量灵敏度达到了0.5 L/s,对监测井底溢流、特别是气侵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析出导致无阻流量计算难,同时采取多井次的产能测试求取无阻流量,导致生产成本高。不同地层压力下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求取方法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将凝析油体积换算为当量气体体积,根据当量气体体积,利用指数式和二项式公式对工区已有气井进行无阻流量计算,各井无阻流量和地层压力回归呈较好的指数关系,新井可根据回归公式计算无阻流量。并根据研究工区的实际情况,将现场产能测试结果与计算预测值对比分析,两者结果相近,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凝析气井无阻流量计算,并对其他气藏开展类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凝析油最大反凝析速度判别方法,对不同相态凝析气藏凝析油析出速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准确判定了近井地带凝析油的反凝析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裂缝-基质双重介质凝析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对塔中Ⅰ号气田Ⅱ区洞穴型、缝洞型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注水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凝析油反凝析程度、水侵模式、裂缝物性及发育程度、裂缝与基质耦合程度和注水速度对气藏储层系统注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凝析程度严重且注入水可形成强能量次生边底水的凝析气藏,具有强油水置换能力,适合注水驱油开发,注水驱油机理分析与现场先导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塔中裂缝性双重介质储层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中后期增产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注水井向着规模化应用的趋势发展,对其核心工具智能配水器性能的检验至关重要,为此研发了智能配水器检验装置及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注入系统、管线流程、模拟试验井筒装置、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等组成。系统流量检测范围为0~324 m3/d,流量测量不确定度度为0.5%;系统压力检测范围为0~25 MPa,压力测量不确定度为0.1%;控制系统实现了超压停机、过温保护;计算机组态界面可将压力、流量以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报告单等形式进行显示及打印。利用智能配水器检验装置及控制系统能够建立现场工况的模拟试验环境,并对井下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直观评价智能配水器在井下的工作性能,在线检定智能配水器的流量计,并对智能配水器的质量进行批量检验。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法测量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流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仪采用集流方式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在集流的条件下高含水率时内流式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结果不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与清水中的标定结果无明显差别;在高流量高含水的垂直井中进行流量测量时,用该仪器在清水中的标定结果计算油水两相流中的测量流量,其误差在±5%以内.现场应用试验显示电...  相似文献   

12.
循环注气是提高凝析气藏开发效果及凝析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而循环注气能否使已经存在于地层中的凝析油重新蒸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作者以柯克亚凝析气藏X42—X51层系为例,对循环注气开采过程中注入气对凝析油的再蒸发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X51(3)循环注气试验区现场注气后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可以使地层中的部分凝析油重新蒸发采出地面的结论。建议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采用保持压力循环注气开采,可提高凝析油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HYSYS软件对中亚某天然气处理厂凝析油稳定工艺流程进行了建模,分别计算了塔底温度、气提气量、稳定塔压力和塔顶进液比对稳定凝析油中H_2S摩尔分数、凝析油收率等工艺指标的影响情况,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模拟计算及现场试验结果,确定了稳定塔操作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发现和控制钻井过程中的溢流,减轻井喷和压井作业对地下油气层的伤害,降低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对当前国内外录井溢流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建立起一套以出口流量监测为核心的录井溢流监测系统。通过对返出管线流速场进行的水力学模拟,分析返出管线的流体流动规律,优化出口流量监测系统结构设计;采用V型结构设计既满足了流量计满管测量以保证测量精度,又保证了钻井液正常通过和携带岩屑。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实现了出口流量的自动化、早期化、精确化监测并及时对溢流状态进行报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出口流量监测技术的溢流预警模型进行了展望,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发电行业风管流量测量的特点,结合多点多重文丘里在发电项目上的应用,对多点多重文丘里的特点、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安装、使用维护及选型进行了总结,为相似场合流量测量装置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型井口数据自动记录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FergusonBeauregard公司研制出Walk Up监控和数据采集 (SCADA)记录装置。该装置的AutoCy cle+Production自动化系统可集中处理来自现场监控设备手工输入和遥感勘测传输的数据。数据包括井口压力和温度、设备状况和气体流量测量。生产自动化系统由智能井口控制器、用于油气测试的客户 /服务器SCADA软件以及获取现场数据的各种形式的远程通信组成。该系统具有远程观察和油田生产管理的特性 ,因此 ,操作员可以根据其游动 (walkup)特点收集油田的非遥感勘测数据 ,并借助生产自…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可应用于油田高含水期产出剖面测量的内流式φ28 mm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介绍了室内模拟井流量标定情况和现场应用情况,给出了室内模拟井流量标定数据,并将该仪器测井数据和涡轮流量计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内流式电磁流量计在水平井中测量油水两相流流量的效果,采用集流的方式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水平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集流的条件下,高流量、高含水率时,内流式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结果不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与清水中的标定结果无明显差别;流量较低时,用清水中的标定结果计算油水两相流流量误差大,可以采取分流的方法减小误差并拓宽流量测量下限。另外,目前的两电极电磁流量计在水平井中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不受测量电极所处位置的影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可以采用集流式电磁流量计进行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流量的测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可应用于油田高含水期产出剖面测量的内流式28 mm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介绍了室内模拟井流量标定情况和现场应用情况,给出了室内模拟井流量标定数据,并将该仪器测井数据和涡轮流量计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凝析油含量不同的凝析气分别在PVT筒和长岩心中进行了衰竭实验,并应用超声波测试技术测试了其饱和度以及高温、高压平衡凝析油气相渗曲线和常温、低压常规油气相渗曲线.实验表明,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在多孔介质中凝析油的采收率比PVT筒中约高1倍.采用不同相渗曲线及CMG数值模拟软件对长岩心衰竭实验中凝析油的采收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造成凝析油采收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界面张力导致凝析油气相渗曲线的差别.在数值模拟中,应当使用真实相渗曲线.对于含凝析油低的凝析气藏,多孔介质中定容衰竭凝析油饱和度远高于PVT筒中凝析油采收率,多孔介质中蒸发现象不明显.凝析油饱和度达到最大值后,随压力的降低不再变化,这表明低渗凝析气藏中尽管凝析油含量低,其污染仍然存在,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