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溶液热交换器的分布参数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溴化锂制冷机的溶液热交换器中溶液流动换热的动态数学模型,着重研究了其稳态特性,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模拟结果可以为优化该类溶液热交换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整机的动态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魏珏 《制冷》1993,(1):90-92
长期以来,制冷机行业的蒸发器与冷凝器几乎都使用管束式和套管式热交换器,很少采用板式热交换器。或许认为:板式热交换器作为制冷机的热交换器,有诸如耐压性、气密性、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在几年前,把板式热交换器作为一般制冷机用的热交换器确实有些问题。但是如今由于已经开发成功钎焊紧凑型板式热交换器(以下略称CB—PHE),作为制冷机用热交换器显示出  相似文献   

3.
实现稀释制冷机的难点很多,本文提出关键问题是渗透压和卡皮查(Kapitza)热阻这两个问题,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论述,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离型热交换器及其海棉状体多孔表面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983001 双孔板两级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Cryogenics 1997 Vol.37 №5 271~273(英)本文介绍两级脉管制冷机基本结构。实验结果第二级冷端最低温度达3.1K。983002 用于稀释制冷机混合腔的双轴测向  相似文献   

5.
稀释制冷机是量子计算、超导的核心设备,能为其提供近乎绝对零度的低温环境,将热噪声降至极低水平。为了研究稀释制冷机的工作特性,将稀释制冷机非稳态启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给出3个阶段的热力学分析方法。针对减压过程得到了其两相态参数平衡关系,并分析了热负荷对其影响。针对非稳态相分离过程研究了其稀释制冷特性,并分析了非理想因素对其制冷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给出了各阶段的制冷特性,为稀释制冷机的研究与实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温热源的吸附式制冷机是日本西淀空调机公司生产的一种全新系统的制冷机。它是经过对导热率高的热交换器、兼用蒸发与冷凝的高性能热管和二氧化硅固体吸附剂的研究开发,首次在世界上达到产品化的。  相似文献   

7.
及时清除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可降低制冷机电耗并有利於安全运行和保持冷库内空气温、湿度的稳定。莫斯科冷冻机械联合企业设计了由制冷量3.5KW 到7KW(3000Kcal/H 到6000Kcal/H)的两台制冷机组成的制冷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可对蒸发器自动融霜的经济有效方式。与通常设置不同的是每台制冷机都配有主、付两个热交换器。每台制冷机的付热交  相似文献   

8.
在区域供冷采暖,大楼等使用的大容量制冷机领域,近年来不使用氟利昂的吸收式制冷机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是,作为传统的吸收式制冷机课题是,机组是靠热驱动的热交换器系统,因此热容量大,起动,停止,负荷变化跟踪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本研究中,为了掌握吸收式制冷机的特性并以加改善,开发了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动态特性模拟程序,采用适宜的PID控制,负荷跟踪性有所改善,另外,由于控制软件的改善,保护功能的提高,可控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混合物节流制冷机中逆流热交换器的换热量温度分布图及换热量火用分布图的计算原理,并给出了一类混合物工质(N2+C2H6+C3H8)的q-T及q-τe图的计算结果与分析。q-T及q-τe图的计算与混合图物节流制冷机的优化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启瑾 《制冷》2002,21(1):61-62
利用天然气体发动机排气的热量 ,可将水加热至 80~ 93℃。在双效吸收式制冷机中 ,可将这种温度的热水通过一台附加的热交换器加热从低温热交换器出来的稀溶液。由于提高了进入高温热交换器的溶液温度 ,从而减少了高压发生器的燃料消耗。模拟计算和实际试验都证明由于利用了排热水热量 ,在全负荷下燃料消耗可减少 12 % ,而在 60 %负荷下燃料消耗可减少 2 2 %。随着负荷的减少 ,利用排热水热量的效果也愈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混合物节流制冷机中逆流热交换器的换热量温度分布图(q-T)及换热量火用分布图(q-τe)的计算原理,并给出了一类混合物工质(N2+C2H6+C3H8)的q-T及q-τe图的计算结果与分析。g—T及q-τe图的计算与混合物节流制冷机的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研制的1台直线压缩机驱动的两极脉管制冷机的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直线压缩机的线圈重新进行了设计和制作,解决了由于绕制圈数过多而无法输入足够电功率的问题。对冷头的热端法兰及回热器热端热交换器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微槽式水冷却器,解决了压缩热无法得到充分冷却引起的制冷机热端温度过高的问题。改进后制冷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2.0 MPa充气压力和40 Hz频率的条件下,该制冷机获得了14.2 K的最低制冷温度。并且,第一级和第二级在97.8 K和34.9 K时,分别具有2.5 W和1 W的制冷量。  相似文献   

13.
双效溴化银制冷机一般都是由高、低压发生器,高、低温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几台泵组成,除吸收器和泵外,其它都采用高效传热的紫铜管排列而成,铜管排列的方式和密封性都直接影响制冷机的制冷量和制冷效果。因此,制冷机在安装、操作、运转过程中都不允许有裂缝和破裂现象发生。某化纤厂使用的一台SXZ-1740型双效漠化理制冷机在今年夏天发生了铜管破裂现象。我们根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分析了造成的原因和查寻的方法。铜管破裂的原因:由于湿化理制冷机组都是在抽真空的情况下运转的,根据热负荷所需的温、湿度要求来…  相似文献   

14.
对脉管型斯特林制冷机用于普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用实验的方法对脉管到斯特林制冷机和单纯的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在245K以上温区脉管型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优于单纯的斯特林制冷机的重要结论.对小孔和脉管长度变化对脉管型斯特林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LiBr吸收式制冷机设计中,在计算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温差时都无一例外地使用索柯洛夫公式[1]。本文对索柯洛夫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目前该公式使用的意义已不大,直接用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6.
空间低温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介绍国外,主要是美国、西欧空间低温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述超流氦冷却技术及空间飞行中的液氦再供给等在轨机载验证、低温风洞技术、氢浆的制备和应用前景等。重点讨论目前在空间探测过程中最具竞争性的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的最新发展。对可望在空间中应用的毫开(mK)级3He—4He稀释制冷机和绝热退磁制冷机及其它制冷技术也作简要介绍。最后对发展我国空间低温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地区供冷采暖和建筑物空调领域中采用的大型制冷机中,不用氟利昂的吸收式制冷机得到了广泛推广,要求提供性能好,尺寸小且节能的机理,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研究中在改善循环和热交换设备性能以及减小尺寸方面,采取了增大循环浓度差范围以减小热损失,改善吸收器的蒸气流动,采用椭圆状突出部以减小溶液热交换器流阻和改善其性能,对采取这些措施的150冷吨的试验样机进行了试验,确认可改善吸收器的吸收性能,提高溶液热交换  相似文献   

18.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可用于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冷却,具有振动小、寿命长等优点。随着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提高(HOT器件),斯特林制冷机进入更小尺寸、更低质量、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和更低成本的发展方向,即超小型斯特林制冷机。文章总结了近10年国内外超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的发展概况,并对超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的设计理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冷氦热交换器用于冷却向运载火箭充注的氦气,介绍了该热交换器的结构、设计特征和试验结果。使用表明,换热器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于对现有的核磁共振成象仪进行零蒸发率改造的插入式闭式循环制冷机的设计思路,制冷机流程参数最佳化计算步骤及计算结果。讨论了氦气传输管对于流程参数的影响及补偿措施。文章对于制冷机主机的结构作了专门设计,采用了上下法兰密封结构与柔性传输杜瓦管,将更有利于制冷机的安装与维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