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河稠油难采区块多位于主力油藏的边部,断裂系统错综复杂,在构造解释过程中,低序级断层的识别难度较大。在针对难采区块低序级断层研究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低序级断层的解释研究思路,通过优选地震资料,运用多种不同技术方法对断层在剖面、平面进行解释及组合,然后再从三维立体进行验证。运用该研究思路,结合多种技术方法,识别出常规单一解释方法难于识别的低序级小断层,在稠油难采区块构造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辽河油田稠油难采井位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戚广龙 《煤炭技术》2004,23(2):97-98
论述了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煤矿采区小断层 ,必须从野外工作方法做起 ;同时叙述了在资料解释对比时 ,断层在时间剖面上表现的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葛泉矿东井研究区,原常规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在煤矿实际开采中表现出对小断层识别能力差、准确度低的特点。而随着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矿方对小构造的勘探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地震属性方法、理论的发展和多种交互解释软件的开发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在煤田构造精细解释中有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对研究区老三维数据体的滤波、去噪处理后,提取了对小断层敏感有效的相干体、曲率体、分频体和蚂蚁体成果,经过与相关地震地质资料的结合,提高了在常规地震剖面解释中容易遗漏的小断层的解释精度,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田勘探、开发的发展,对煤田地质构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小断层的解释,其准确程度,对煤矿生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根据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生产和应用研究倾角边缘检测效果,从而准确识别小断层及其延伸范围。通过对比目前淮南GQ矿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通行的常规资料处理解释和属性分析解释以及方差体的效果,认为倾角边缘检测分析技术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位数据(或煤层反射时间)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充分挖掘地震勘探层位数据中蕴含的有用信息,更精确地解释断层等地质构造,以兴隆庄煤矿某采区三维地震数据体为依据,利用自编软件提取了其3号煤层的层位数据,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其梯度,绘制了解释图件,并进行了构造的二次解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断层的延展更清楚,且大断层的解释不会遗漏,因而提高了断层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主要解决构造问题,因各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虽然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构造解释的准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石油物探方法的引进,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为精细解释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方差体技术、图象处理等多种方法,结合已知采区的实例,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煤田导水性构造是引起煤田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边界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估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的勘探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煤矿水害及导水构造勘查。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和研究了煤矿边界断层勘探的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对边界断层的富(导)水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小断层是影响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小断层的地震波识别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煤田落差5 m以内小断层的识别仍是一大难点。南方煤田一般地形复杂、断裂发育,为推进南方煤田小断层的地震勘探研究,本文选取南方典型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作为研究区,通过建立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从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不同埋深落差分别为5 m、3 m和1 m的小断层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处于地表低速层,对于落差1~5 m的小断层采用地震波运动学方法难以识别,而应用动力学方法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发现振幅类属性对于识别小断层较为敏感,分辨能力较强。通过模型试验,在震源频率为60 kHz的条件下,成功解释出落差5 m以内的小断层,结果与煤系地层地震物理模型实际小断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阐明三维地震小断层解释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龙东矿西辅采区应用的成果 ,指出多方法综合解释是解释采区小断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维方差体技术就是求取三维数据体所有数据点的方差值来反映反射不连续性信息.介绍了三维方差体技术的原理及其基本算法,并在山西某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方差体技术对陷落柱、断层等地质异常体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方差体技术在三维地震信息的自动拾取以及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对断层、陷落柱有良好的自动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SVM算法的地震小断层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振宇  彭苏萍  邹冠贵 《煤炭学报》2017,42(11):2945-2952
为了提高小断层解释的准确率,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断层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构造部位和非构造部位地震属性特征,建立SVM两分类的断层识别模型。首先,研究支持向量机两分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表明支持向量机在两分类问题上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然后建立断层正演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属性的断层响应特征,表明断层分布与属性值变化趋势相关;通过对支持向量机算法和正演模型的分析,表明利用地震属性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预测小断层具有可行性。从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方差、曲率等与断层相关的属性集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属性,确定4种互相关性低的地震属性。利用14口钻井、3条巷道的地震属性和断层信息共606个数据,选取400个作为训练样本,构造SVM断层识别模型;206个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断层识别,识别正确率达到98%。利用地震属性建立的SVM断层自动识别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小断层,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缩短了解释周期;钻孔分布越均匀、数目越多,解释精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永城矿区复杂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永城矿区存在地表障碍物稠密、新生界地层厚度大、煤层不同程度地受到岩浆侵蚀等不利于地震勘探的特点,采用小线距、小偏移距技术解决了大规模障碍区信息不全的问题;采用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宽频带接收、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高了成像精度;解释过程中采用波阻抗反演与地震综合属性分析技术确定了岩浆岩侵入煤层的范围,利用相干体分析技术搞清了断层特别是小断层的发育情况,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断层是诱发矿井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对落差5 m以内小断层的识别是一大难点。选取南方典型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作为研究区,对煤田地层进行详细调查和现场踏勘,设计地震物理模型,采用特有速度比1∶1.74,实现地震物理模型对埋深800 m、1 000 m和1 200 m,落差5 m、3 m和1 m小断层的构建和分析。应用地震波动力学方法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进行分析,获得振幅包络、振幅一阶导数、振幅二阶导数等7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特征响应的敏感程度,据此建立地震属性与落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煤层小断层落差5 m以内时,不仅与传统上的振幅属性存在线性关系,还与相位、频率有关的地震属性成线性关系,其中振幅包络和振幅虚部的相关性较高,瞬时频率、振幅一阶导数、余弦瞬时相位、振幅二阶导数和振幅包络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复杂多变条件下浅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跟彦 《陕西煤炭》2012,31(1):56-58
针对准格尔煤田南端矿区煤层埋深浅、地形复杂、厚黄土覆盖、地表障碍物稠密等不利于三维地震勘探的特点,采用小线距、小道距、高覆盖次数宽频带接收的常规三维观测系统和选择最佳的激发与接收位置的特殊三维观测系统的技术解决数据采集不全和资料不理想的地带,数据处理时采用折射波静校正、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解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严细的三维切除处理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资料分辨率和浅层反射波的损失的问题。通过本次勘探进一步查明了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新发现断层6条,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风氧化带范围。  相似文献   

15.
康德权 《资源与产业》2009,11(2):140-145
针对大庆外围东部地区葡萄花油藏为窄砂体、薄油层复杂岩性油藏的地质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通过引进并学习先进的地震解释软件,应用开发地震技术,精细识别小断层、小砂体及微幅度构造的“三小技术”,实现了钻井成功率逐年提高的开发效果。并针对油田开发难度逐年增大,储层条件和油水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综合应用精细构造解释、波形畸变技术、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多井约束反演、储层正演技术、储层预测技术、地震相解释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了复杂岩性油藏的描述精度,并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为大庆外围东部地区后继的钻井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深部开采逆断层对冲击地压的诱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逆断层形成机制,理论分析了逆断层周围的地应力环境,并以义马F16逆冲断层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其圆弧形态断层面的简化力学模型,得到了临近断层带两盘一定范围的应力分布特征;通过相似模拟实验观测了断层活化-失稳阶段对工作面冲击的物理过程,研究了冲击前后断层滑移与煤层应力变化规律;应用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现场实践,分析了临近F16逆冲断层典型冲击地压案例,揭示其发生的受力特征。综上研究表明:当上覆坚硬岩层阻挡软弱煤岩体沿断层面向上逆冲滑动时,临近断层带的坚硬煤岩体会产生应力集中,并在断层两盘一定范围内出现应力升高;临近断层回采过程中煤体所受的超前支承压力、断层支承压力、两盘失稳滑落对煤体冲击以及断层突然失稳破坏所产生的高能应力波会随着工作面与断层距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按其一种或几种的叠加作用效果将逆断层诱发的冲击地压分为构造应力模式、断层活化模式与断层失稳滑动模式。从逆断层带地应力环境、采动影响下临近断层煤体受力特征与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失稳滑动对工作面动载冲击效应方面,系统地揭示了逆断层对冲击地压的诱导机制,为逆断层诱发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辉 《中州煤炭》2016,(11):160-163,168
常规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单一,解释中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二维化解释,既费时又费力,还受到解释人员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利用地震数据中丰富的数据信息,解释中还往往造成对小构造的遗漏,解释结果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构造特征等问题。对以往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进行改良,提出体解释方法,首先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数据体进行浏览,确定不同于常规Inline和Crossline线的主要构造解释方向;其次利用层位约束下的各种属性体对小构造进行解释,如方差体、蚂蚁体、局部构造熵等;最后剔除构造假象后,得到最终的解释成果。这种体解释方法不仅提高了解释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还提高了解释精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柳塔矿区黄沙覆盖、地形起伏大、煤层埋深浅、煤层多、小断层发育等不利于地震勘探的特点,采用小线距、小偏移距技术解决了地形起伏大、煤层埋深浅的问题;采用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宽频带接收、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高了成像精度;解释过程中采用波阻抗反演与地震综合属性分析技术确定了煤层的范围,利用相干体分析技术搞清了断层特别是小断层的发育情况,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