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AgNi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镍含量、初始镍颗粒尺寸、添加物对AgNi触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团聚镍颗粒尺寸增大,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及熔焊力;镍颗粒细化可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缩短材料的燃弧时间、降低燃弧能量并较少熔焊力;微量高熔点添加物对力学性能影响甚微,但可改善纵向镍颗粒分布,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并减少熔焊力.  相似文献   

2.
触头材料的电性能是决定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关键。应用开发的电性能模拟试验装置,以电寿命试验方式比较了AgSnO_2和AgCdO触头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和接触电阻,进而应用SEM/EDX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材料表面和断面的微观烧蚀状态,以及产生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3.
对五种AgNi触点材料进行电寿命试验,得出了不同试验次数下各材料的燃弧能量、燃弧时间、熔焊力和触点温度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所述AgNi材料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氧化法工艺制备了不含添加剂及分别含添加剂CuO或TeO2的3种AgSnO2In2O3触头材料。应用模拟继电器试验设备检测了这3种材料在AC230 V、25 A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寿命、熔焊力、电弧能量、燃弧时间、质量侵蚀率等相关电性能参数,并对检测结果及试验后铆钉触头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不含添加剂的AgSnO2In2O3材料相比,添加剂CuO对材料的电寿命影响不大,而添加剂TeO2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电寿命;含添加剂的两种材料的熔焊力和电弧能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它们的质量侵蚀率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航空系统供电容量的进一步提升对大功率直流接触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大功率直流接触器中密封气体的种类及压强对于接触器开断电弧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带单向气阀的桥式直流接触器样机,搭建了直流开断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气体介质和压强下的电弧电压、电流、燃弧时间、燃弧能量等,对比分析了灭弧介质和压强对直流接触器开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接触器燃弧过程3个阶段中,电弧在触头之间拉长阶段占据了总燃弧时间的60%以上;压强为0.3 MPa时,氢气、氮气、氦气3种气体分断200 V/1 200 A的燃弧时间分别为1.20 ms、1.42 ms和1.54 ms,氢气电弧电压的峰值远高于其他两种气体,且燃弧能量低,表现出优良的灭弧性能;压强从0.1MPa升至0.3MPa,3种气体的灭弧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表现为燃弧时间缩短17%,燃弧能量降低约15%,电弧运动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6.
SF_6断路器喷口烧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SF_6断路器喷口耐电弧烧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拟合出喷口烧蚀与开断电流,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开断电流和燃弧时间对喷口烧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国产喷口取代法国喷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断路器标准中的试验方式T100a主要有两种试验程序,其中一种在额定非对称度小半波末确定最短燃弧时间,例如GB/T 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另一种在中等非对称度大半波末确定最短燃弧时间,例如GB/T 4473—2018《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合成试验》。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试验程序使用的最大燃弧窗口差异较大,GB/T 4473—2018中的最大燃弧窗口明显小于GB/T 1984—2014中的最大燃弧窗口。为了研究GB/T 4473—2018中较小的燃弧窗口能否覆盖实际开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工况,文中对开断三相非对称电流时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工况进行系统参数计算,并从最后电流半波参数、燃弧窗口、电荷转移量以及电流能量4个方面与GB/T 4473—2018中长燃弧试验的试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GB/T 4473—2018中长燃弧试验对实际工况的覆盖情况与最短燃弧时间有关;二是当最短燃弧时间较短时,GB/T 4473—2018中的长燃弧试验可以覆盖实际开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所对应工况。  相似文献   

8.
电触头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接触器的可靠运行。利用电接触触头材料综合参数测试仪对交流接触器触头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试验架台模拟触头在闭合、开启过程中触头的动态变化,得到了打开、闭合时的燃弧能量、时间曲线,接触电阻、弹跳次数和熔焊力曲线。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因素对交流接触器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燃弧时间是影响电弧能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电弧的燃烧会造成触头熔焊、侵蚀等失效现象,进而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电寿命.分析了电流、电源电压、电路电感、触头材料和分断速度等是如何影响燃弧时间的,指出电流与燃弧时间之间呈指数或线性关系,分断速度与燃弧时间之间表现为负指数或倒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对继电器直流电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气参数和机械参数是影响小型继电器直流电弧开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验中改变电源电压、负载条件、继电器分闸弹簧数量以及触头对数,测量继电器开断过程中直流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总结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的规律。研究表明:电源电压升高极大地提高了电弧燃弧时间和能量;电源电压一定时,电弧的燃弧时间和能量随电流的上升而增长;电压等级较低时,继电器分断初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的影响不大,电压等级较高时,速度对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影响较显著;双组触点分断负荷相对于单组触点的情形大大减少了电弧的燃弧时间和电弧能量,有利于减轻电弧对触头侵蚀。  相似文献   

11.
添加La的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复合SnO2,用高能球磨及热压烧结和常压烧结两种工艺制备出纳米复合AgSnO2电接触合金,测定纳米复合电接触合金的主要物理性能,并通过XRD、TEM和FESEM等手段对复合粉末和电接触合金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制备出性能较好、纳米颗粒均匀弥散分布于Ag基体上的复合电接触合金,同时La的加入有效抑制了SnO2晶粒的长大,提高了纳米SnO2在银基体中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Ni粉末表面镀一层Ag,制备AgNi(10)电触头材料,探讨了Ag、Ni的界面对AgNi(10)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将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Bi掺杂量为25%(原子分数)的SnO2纳米颗粒(Sn0.75Bi0.25O2)作为增强相,借助于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SnO2(12)电接触材料,分析了Bi元素掺杂对电接触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n0.75Bi0.25O2纳米颗粒增强的AgSnO2(12)电接触材料组织结构均匀,密度、硬度高,导电性好。电性能试验表明,Sn0.75Bi0.25O2纳米颗粒增强材料的燃弧时间短、能量低,接触电阻低且稳定,抗电弧侵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iCuZn铁氧体,研究了V2O5/MoO3不同掺杂量对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以及V2O5/MoO3这两种物质掺杂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在900℃烧结条件下,随V2O5/MoO3掺杂量的增多,样品起始磁导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掺杂0.25wt%V2O5/0.5wt%MoO3时出现磁导率峰值)。对比两种掺杂物质,发现掺MoO3样品的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略好于掺V2O5的样品;掺V2O5样品的品质因数和矫顽力好于掺MoO3的样品。  相似文献   

15.
用熔铸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NiZrY铜基电接触材料。通过电接触实验,得到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铜基触头的材料转移和接触电阻数据,并进行了电接触性能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EDAX能谱分析对铜基触头材料进行了电侵蚀形貌观察及区域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积工艺制备了AgFe2O3电接触材料。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等观察了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测量了材料的密度、硬度、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共沉积工艺制备的AgFe2O3电接触材料组织均匀,电阻率为2.1μΩ.cm,密度为9.6g/cm^3。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触头材料电性能试验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一种触头材料电性能试验机,包括其传动机构及计算机测控系统。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案研制的触头材料电性能试验机具有可靠性高、易维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型Ag/SnO2触头材料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银/二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特性,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电弧特性的研究进展状况。最后,展望了银/二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常用低压触点材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纯Ag、细晶Ag、AgCe(0.5)、AgNi(10)、AgCdO(12)、AgSnO2(10)、AgSnO2(12)等常用低压触点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弧侵蚀特点,采用ZWP-1型触点电性能模拟试验机于20 A/250 V AC、阻性负载条件下对上述触点材料的电寿命和磨损量进行了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