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放射性恐怖活动和放射性物质非法转移的新型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该系统采用非常稳定和可靠的探测材料,对放射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很强的方位辨别能力,检测下限为本底的2~3倍,能量30keV~2.5MeV,响应时间0.5s。其检测信息能通过有线或无线进行网络传输,实现远程控制与监测,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拆装方便和使用灵活等优点,已被安检部门用于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种适用于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的检测与校准方法,依据IAEA技术指导报告,从探测阈值、平均活度响应、活度响应非线性、有效探测区域、测量重复性等五个方面来检测通道式车辆放射性监测系统的综合性能,并探讨了动态测试的方法。结果表明上述检测与校准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于有效防止监测系统失准、失灵从而造成放射性物质扩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位素》2009,(4):236-236
【文摘】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物质方位探测设备,用于确定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位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探测装置;至少一个第二射线探测装置,所述第二探测装置中的每一个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探测装置中的每一个并排地成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射线探测装置的探测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允许以相同的方式接收来自同一方向的射线,并分别产生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  相似文献   

4.
车载式放射性检测装置是通过探测中子和1,射线的方法,检测是否有人员或车辆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也是进行核与放射性物质搜寻的手段之一。该装置将1台具有放射性检测功能的设备安装在汽车上,使得该设备与车辆成为一可移动的具有检测功能的装置,具有针对不同场合机动布防和监督测量的特点。检测设备本身也可不与车辆结合而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来自医院或工厂的废物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但人们却很难发现它们.若用手持式仪器随机探测是相当费时且不完全可靠的.由Eberline研制的FHT 1388监测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主体部分由两个探测箱和电子测量器构成.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适用于行人与行李放射性监测装置的校准方法,依据LAEA技术指导报告,从探测阈值、平均活度响应、活度响应非线性、活度响应一致性、测量重复性等五个方面来校准行人与行李放射性监测装置的综合性能,并探讨了动态测试的方法.结果表明上述校准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于有效防止监测装置失准、失灵从而造成放射性物质扩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行人放射性快速识别仪中实现谱数据部分快速处理的软件设计。利用FPGA内嵌硬件DSP模块和硬件资源,构建了浮点乘和累加运算单元、浮点除法运算单元、浮点指数运算单元和浮点开方运算单元,在0.7 s内完成谱数据处理运算,使快速识别仪能在1 s内完成γ辐射探测、同位素识别及自动分类,最低可探测活度41.9 k Bq,可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模块化γ和中子放射性物质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核设施、机场、海关以及其它重要设施和单位的出入口处,用于对通过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放射性检测,以检查通过的人员和车辆是否携带含有γ和中子的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王百荣  田新  杨忠平 《辐射防护》2005,25(6):376-379
在核与辐射恐怖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放射性物质的非法运输对社会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从探查需求分析、调查水平和报警阈的确定、仪器选择、探测报警、核查定位、鉴别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非法运输放射性物质进行探查的一般过程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海洋核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福岛核事故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环境,引发了人们对海洋辐射安全的广泛关注和反思.本文结合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应急监测,介绍了在海洋核应急不同阶段的监测特点以及目前我国海洋核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并与国际上相关海洋放射性实时监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海洋核应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路透社 7月 2 7日华盛顿电】 美国科学家已开发成两种能更好地监测核试验的新装置 ,这两种装置能更好地并且彻底地收集到大气中由核试验放出的极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美国能源部说 ,这两种装置将被安放在全球监视核试验网的各个观察站上。这两种装置大大优于现有的仪器 ,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而且完全自动化 ,可实时记录下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种装置可以灵敏检测到地下核试验中泄入大气的放射性物质 ,另一种可检测地面的核爆炸。这种装置的灵敏度比过去的装置要好 10 0倍。美国制成能更好监测核试验的新装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分析ISO 2889—2010和ANSI N13.1—1999中核电厂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取样和监测要求,同时结合国内核电厂烟囱中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和监测现状,讨论了新标准执行的难点。分析结果给出了在新标准的应用中,目前烟囱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与监测设计需关注的几点。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放射性检测装置是一种用来检测人员和车辆是否非法携带核材料或其它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核设施的出入口处,也可用于机场、海关、火车站以及其他重要场所,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等进行放射性检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GB6566-2000和GB6763-2000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认为对于建筑材料中放射性物质的控制,应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对用于建材生产的工业废渣本身也应进行放射性物质控制;对超过限值的产品从严控制;在条件成熟时适当降低^226Ra的控制值;产品在销售前进行放射性物质比活度的强制检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流量空气采样器用于北京地区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进行连续监测的情况,给出了大流量空气采样器用于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进行连续监测最小可探测活度、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的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几种典型人工核素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以及影响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有效的缓解严重事故,需要对用于缓解和监测严重事故进程的重要设备、仪表在严重事故环境下的可用性进行评估.而温度、压力、湿度、辐射等参数是可用性评估的重要输入条件.本文针对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参考美国核管会发布的《轻水堆核电厂事故源项》(NUREG-1465)关于严重事故后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阶段和释放份额的假设,计算出事故后由堆芯释放到安全壳内的放射性源项.对于放射性物质在安全壳内的分布,不考虑喷淋和泄漏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的γ和β辐射环境条件,并与APl000的设备鉴定源项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计算对于设备和仪表在严重事故后的可用性分析以及其所需耐受的辐射条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对特殊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进行出入口探查的意义,描述了特殊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门式监测系统工作原理,介绍了核心探测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技术进展,并给出了已成功研制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车辆γ监测系统广泛布置于核电厂、海关、钢厂及安保场所出入口,用于监测出入车辆是否携带放射性物质或受到放射性沾染。将3套车辆γ监测系统进行组合设置,车辆通过时γ监测系统报警信号与报警信号产生的时序逻辑顺序进行复合判断。应用车辆γ监测通道组合设置及修改报警阈值,能有效地降低车辆γ监测系统的测量下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仪器探测特性对于前期的仪器结构优选设计及后期的资料解释都有重要意义。首先确定随钻方位γ能谱测井仪的仪器结构,建立相应的MCNP模型,然后仿照感应测井中的几何因子,模拟仪器的径向、纵向、方位积分几何因子;最后模拟研究井眼尺寸、泥浆密度、地层密度、天然放射性物质类型对仪器探测特性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井眼尺寸、地层密度、天然放射性物质类型对探测特性影响较大,而泥浆密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射线探测器阵列和序贯概率比检验法建立了人员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装置,以检测通过出入口的人员是否以隐蔽方式非法携带核材料或其它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