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一种金属矿山全尾单管输送胶固充填新工艺.该工艺用全水胶固材料作固化剂,全尾砂作骨料;浓度60%~70%的充填料浆单管路自流输送到井下采场;料浆静置40分钟后初凝,不脱水便可凝结为固态充填体,12小时后可承载.该新工艺解决了胶结充填中高浓度料浆输送困难、中浓度料浆需脱水等难题,且工艺简单,效益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和招远金矿承担、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参加进行的“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新工艺”,于1992年10月14日,在山东招远金矿通过了由中国黄金总公司主持的技术鉴定。新工艺使用可将浆液中高比例水凝结为固态结晶体的“高水速凝固化充填材料”作固化剂,利用矿山全尾砂浆制成料浆进行采场充填。这种固化剂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研究成功,并已投入批量生产。鉴定会认为:该新工艺直接利用不分级全尾砂,充填料浆不脱水速凝固化,简化了充填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3.
全尾砂速凝固化充填采矿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说明了金属矿山使用“全尾砂速凝固化充填材料”新型固化剂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的论据和工艺方法,分析了全尾砂充填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并对山东省招远金矿使用这种新型固化剂所进行的“全尾砂速凝固化采矿新工艺”的工业试验作了全面介绍。展示了该种方法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金属矿山高水速凝胶结充填新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提出的充填新工艺,是在金属矿山胶结充填作业中,用高水固化充填材料做胶凝剂,所制成的充填料浆,可以低浓度输送到井下采场,不需脱水便可凝结成含大量结晶水的固态充填体。本文结合初步的试验室料浆配制试验结果,对充填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尾砂充填已成为地下采矿主要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全尾充填系统一般采用真空过滤、高速搅拌与高浓度泵送技术,系统投资很大,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鑫汇金矿充填工艺研究中,采用分级充填的方法,将粗尾砂用立式砂仓充填系统制浆,送入井下作一步骤采场的胶结充填;细尾砂则用细尾砂充填系统脱水、浓密,送入井下二步骤的采场充填。该全尾砂分级充填技术,既充分利用了产出的尾砂,又提高了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并具有投资小、工艺简单、充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中小矿山全尾砂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并分析了该充填工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充填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该充填工艺与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相比,克服了采场充填脱水、漏浆、充填接顶差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充填成本,提高尾砂利用率,缩短了作业循环时间,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水固结全尾砂充填技术对焦家金矿原有的机械化进路式充填采矿法进行了改造。料浆输送工艺简单、井下不需脱水、充填体强度高。与水泥胶结充填法相比,采场生产能力提高了24.6%,充填能力提高100%~200%,矿石损失率降低了9%,贫化率降低了33%。现在该方法已在矿山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天平 《有色金属》2002,54(1):95-97
介绍白银公司深部铜矿后充填空场采矿法尾砂胶结充填系统。通过对原有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完善与改造,采用预应力钢丝绳隔离挡墙封闭采空区和螺旋波纹滤水管脱水等新工艺技术,成功地实现高大空场采场一次尾砂胶结充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类似矿山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已在不少矿山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全尾砂膏体泵送、全尾砂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金川镍矿、招远金矿的试验及应用情况。以及采用低廉材料替代水泥水胶凝剂,降低充填成本的情况。并对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凡口铅锌矿在间柱采场试验应用细砂水砂充填采矿新工艺,采用全尾砂与棒磨砂混合的充填料,实现非胶结充填.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管道输送浓度高、采场脱水快、贫化损失低、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含粘土尾砂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崩落法的矿山开采过程的同时,要占用、破坏两部分土地,一是建尾砂库,堆放矿山废料尾砂;另一是由于采空区的崩落和塌陷。将尾砂固结后用于充填采空塌陷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地表破坏,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研究成果。为了保证地下采矿的安全,在塌陷区堆放的尾砂必须经过固化处理。尾砂中含有大量的粉粒和粘土矿物,尾砂浆的固结和脱水是尾砂固化的主要技术难题。针对含粘土尾砂的特点而研究成功的新型固结材料,实现了尾砂固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以其可以处理消纳井下矿坑废石、无污染,进一步实现废石不出坑胶结充填的技术优势,而被地下开采矿山广泛的接受和应用的现状,对充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侧重阐述了胶结充填材料研究及充填体强度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比较经典的充填强度理论和国外的废石尾砂胶结充填试验.  相似文献   

13.
铁矿资源开采和选矿过程产生的铁废石和尾矿是影响铁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固体废弃物。随着铁矿资源的大量开采和选矿,产生的大量铁废石和尾矿对矿区生态、周边大气、地下水及土壤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急需开展资源化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地质材料与工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的研究经历,分别介绍了铁矿废石和尾矿在砂石骨料、混凝土、3D打印、路基、建筑材料、有价组分回收、石塑复合板材、尾矿复合肥及矿山地质生态复垦等方面的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在分析国外绿色矿山建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要求,论述了铁矿行业尾矿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并对绿色矿山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针对露天坑和地下空区诱发地质灾害、尾矿库存在溃坝风险和破坏区域环境等问题,以金属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发明了不均匀尾矿充填体制作与取样装 置,基于流体弗劳德准则,结合现场原位取样力学试验,提出了考虑尾矿充填强度不均匀特性的强度计算方法;基于测量学与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露天坑与地下空区三维信息提取和尾矿协同充填与排水技术;运用 流体力学和有限元理论构建了一次充填高度和挡墙构筑位置参数优化三维模型,形成了高效—材料再用—低成本轻型挡墙尾矿充填封闭技术。研究成果在石人沟铁矿得到应用,建成了原矿200万t/a的铁矿床露天转地 下开采尾矿充填清洁技术工程示范,取得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嗣后充填成本25元/t、挡墙构筑效率0.016道/(人·时)、构筑成本606元/m2。突破了露天坑与地下空区尾矿协同充填技术瓶颈, 完善了矿山尾矿处置理论与技术,实现了尾矿零排放,消除了露天坑与地下空区安全隐患,推动了冶金矿山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了资源绿色开采进程。  相似文献   

15.
铀尾矿井下充填处置是铀矿“协同开采”理念的重要技术支撑,但铀尾矿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了胶结充填体的固结固化特性,进而制约了铀尾矿骨料胶结充填技术的应用。基于膏体和地聚物特性的协 同效应,针对铀尾矿地表堆置和常规井下充填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聚物分割包裹—膏体稳固协同固化的铀尾矿井下充填设想。铀尾矿井下胶结充填体的技术指标包括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抗浸出性、氡析 出率和增容特性,物料组成包括铀尾矿骨料、地聚物基材、矿黏合剂、外加剂、功能矿物和水等,制备与充填过程的关键工艺为铀尾矿颗粒级配重构、充填材料多元复配以及充填质量的原位监测与动态调整技术。以 某铀尾矿库尾砂、复配冶炼矿渣等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试验,当水固比为0.25、灰砂比为1:4时,充填体试件在(20±1)℃、湿度≥95%条件下养护28 d后,试件的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17.65 MPa,表明基于地 聚物的铀尾矿膏体充填体制备具备可行性。该充填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膏体充填技术在低或极低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置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陶安  周星火  李春梅 《铀矿冶》2005,24(2):104-106
较详细地介绍了某铀尾矿库排水斜槽维修加固方案和PCC材料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尾砂充填可解决两个问题:增加充填料来源和免去为细尾砂筑坝堆放。因此,美国、南非、加拿大、德国和中国等对全尾砂充填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按照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动电固结工艺、全尾砂井下离心脱水泵送充填工艺、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管道自流输送工艺和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并对这些工艺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在深井矿山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新型立式砂仓制备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通过特殊的立式砂仓,合理的控压助流风水造浆技术,将极细粒级的全尾砂直接制备成高浓度砂浆,按试验的配比加入水泥和其它辅料,经搅拌槽充分搅拌混合并调节浓度后,高浓度全尾砂浆或胶结全尾砂浆自流输送到深井充填采空区。有效控制回采区域地压,实现深井安全高效开采。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充填采矿矿山,为无废矿山开采奠定了基础,对金属矿山开采工艺和采矿方法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铜尾矿的主要性质及利用现状,对比现有铜尾矿处置技术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种能实现铜尾矿高效资源化的新工艺,并分析其作为硅质原料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新工艺处理的铜尾矿微粉,活性组分和颗粒特性均得到优化,能够高掺量地应用于新型建筑材料中,从而实现铜尾矿的高附加值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