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的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和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将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3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也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对同类地区的改造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理信息遥感技术,模拟1987-2013年间朱芦沉陷区的蓄滞空间历史演变过程。基于水库调洪演算模型,尝试建立采煤沉陷区蓄滞洪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模拟沉陷区在未来不同沉陷情景下对不同频率洪水过程的调蓄效果,并将蓄洪削峰量程序化展现。结果显示:朱芦采煤沉陷区在2015、2020、2030三种沉陷情景下对5、10、20、50年一遇的洪水洪峰的削减量从0.7%到41.4%不等。结果可为科学制定采煤沉陷区调洪蓄洪政策方案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淮南煤矿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于煤矿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途径仅限于土地的复垦、深挖浅垫、开发湿地等手段,而利用沉陷区做蓄水区,发挥其蓄洪除涝作用的研究案例目前国内比较少见。本文针对淮南矿区的3个主要沉陷区进行了初步分析,摸清了沉陷区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出未来这些沉陷区的可蓄容积能够极大地缓解当地乃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压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对该地区的防洪除涝及水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淮南采煤沉陷区蓄洪除涝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及ArcSWAT模块预测了研究区2020年、2030年的沉陷、集水范围与面积。在划分沉陷区集水范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区域内3个主要沉陷区不同频率的暴雨产流量,分析了沉陷区的蓄涝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沉陷区蓄水能力,对当地未来蓄洪除涝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当地的洪涝压力。  相似文献   

5.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发常常造成采煤沉陷区的水源条件恶化、土壤结构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有容无水是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利用沉陷区构建平原湖泊和湿地,依托过境的水源条件合理挖掘采煤沉陷区水资源调蓄能力,创造沉陷区湿地景观,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对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对沉陷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并以安徽省某采煤沉陷区为例,确定沉陷区可供水量,计算供水保证率,并对沉陷区综合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面沉陷,改变了地形,给河流水系、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淮北市为例,针对采煤沉陷区的类型,提出不同的利用模式,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为采煤沉陷区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煤沉陷区的动态发展改变了河道的汇流范围,增大了暴雨洪水的随机性,不利于沉陷区洼地的防洪调蓄。本文研究现状地形与预测沉陷叠加的地形预测技术,提出一种沉陷区洼地汇流范围划分的新方法,利用ArcSWAT的集水区划分工具提取现状地形与预测地形各主要流域的洼地汇流范围。通过各沉陷区洼地不同年份(2010,2020,2030)汇流范围的比较分析发现:地表的不规则沉陷使淮南矿区附近的河道汇流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导致不同流域的兼并。洼地汇流范围的定量分析可为沉陷区洼地的防洪除涝、水量调蓄、非点源污染分析提供必要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煤沉陷区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已逐渐在采煤沉陷区推广应用。光资源监测和评估是光伏电站信息化的基础,2016年我国开始引入高精度光资源监测站,为光伏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系统梳理了高精度监测站的监测要素与系统架构,探讨了光资源开发的潜力,为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城市.淮北矿区由于多年的采煤,造成的沉陷土地达110km2,其中地表沉陷积水面积为31km2,且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淮北市以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沉降区湖面的治理过程中提出了养殖型、景观型、净化型、水源储备型等四种治理思路.其中的一些已经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部分项目仍在规划之中.本文分析四种治理思路,总结其经验,可为其他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湿地水文过程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北市北部肖濉新河流域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候变化、煤炭开采和下垫面改变共同作用下,湿地水文过程的演变趋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量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18mm/10a,蒸发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下降趋势明显,变化率为53mm/10a,90年代之后趋势不明显,变化率仅为4.7mm/10a。受城市化和沉陷区范围增加的影响,稳沉后沉陷区汇水量将增加530万m3/a。受煤炭终采的影响,沉陷区湿地疏干水呈减少趋势,稳沉后将减少1 000万m3/a。由此可得出沉陷区湿地水资源在稳沉后呈现减少趋势,减少量为462万m3/a,为淮北煤炭沉陷区湿地修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