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调质型高强度容器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批量探伤不合格,对探伤不合格区域进行取样,通过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检测,对探伤不合格钢板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夹杂物、中心裂纹等缺陷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钢坯原始裂纹导致钢板中存在轧后裂纹,钢水精炼过程中的钙铝酸盐夹杂物上浮不充分,造成钢板中存在大尺寸夹杂物。提出了提高钢水纯净度及钢坯内部质量等改进措施。改进后钢板探伤合格率提高了1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科研手段,对S355J2钢板探伤不合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基体存在中心偏析、内部裂纹以及夹杂物等。经过对冶炼、连铸及轧钢、热处理工艺加以改进,提高了钢板的内部质量及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济钢生产的70 mm厚度规格Q345D-Z25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钢板中心存在的裂纹、Mn S夹杂物以及组织偏析是造成此次钢板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钢水纯净度、铸坯以及钢板内部质量,探伤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倍检测、金相检测、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检测方法对某钢厂Q345D钢板探伤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成分偏析、夹杂物、异常组织和裂纹是容易造成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低倍检查、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对钢板拉伸断口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Q420q E钢板探伤不合的原因。分析发现,钢板厚度中心区域珠光体带中存在着硫化物、微量元素偏聚及贝氏体组织;在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有害元素偏聚的共同作用下,引发内部微裂纹从而导致Q420q E钢板探伤不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离线调质工艺生产的高强钢探伤不合问题,通过对缺陷反射波波形图解读,借助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认为钢板中MnS夹杂在热处理时的体积变化和组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微裂纹、超长B类夹杂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针对济钢生产厚规格X70管线钢板探伤不合的原因,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进行显微组织和夹杂物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偏析、组织夹杂物以及同时存在的Nb大型化合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采取改善钢水纯净度、延长板坯加热时间和调整连铸、轧制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X70管线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分析Q345D钢板探伤不合的原因,利用数码相机、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金相显微镜对钢板低倍、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采用钢板轧制后堆垛缓冷的方法,提高了探伤合格率;通过对比,介绍了探伤合格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低倍检验、拉伸断口、Z向断口形貌,简要分析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并对冶炼、轧制等工序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S355K2钢板探伤不合部位取样进行观察、分析后可知,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及贝氏体带是产生缺陷回波的主要原因。为此,采取强化精炼手段控制、对下线连铸坯实施堆垛缓冷、优化冷料厚板坯加热时间等措施,保证了成材率,使S355K2钢板的探伤合格率提高了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锭-材钢板超声波探伤缺陷处取钢样进行电解,并将电解液中的夹杂物进行分离和还原,所得到的夹杂物尺寸大多在100~500μm的范围之内,夹杂物形状有长条形、多边形和球形。对这些夹杂物进行能谱分析,确定夹杂物是脱氧产物,主要来源于钢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