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玉婷  董晓强  杨栩  李俊明 《制冷学报》2019,40(6):13-20+69
本文对逆流波纹板式露点蒸发冷却器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次/一次风量比、一次风风速、循环水流量、进风参数、结构参数(通道间距和通道长度)对露点蒸发冷却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 3~0. 4,一次风速为2~2. 7 m/s,通道间距为4. 3 mm,通道长度为1 m时,露点蒸发冷却空调器冷却效率及COP均较高;随着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加,送风温度升高,冷却效率及COP均下降,因此在湿通道表面完全润湿条件下,循环水质量流量越小,露点蒸发冷却器性能越好。湿球效率主要受露点蒸发冷却器结构及运行参数的影响,该逆流波纹板式露点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在110%~115%之间。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空气侧蒸发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的研究现状,对直接、间接及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三者在高湿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测蒸发式冷气机最佳风速在1.8m/s;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5;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7,并且此时效率可达到96.5%,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湿度地区夏季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性能,2013年7月1-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某公司对该空调机组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分析的得出:二一次最佳风量比为1.08,对应湿球效率为91%;最佳风量比下最佳淋水密度625kg/(m·h);间歇供水时间是制冷15s、通风约为5~6min;最佳风量比和最佳淋水密度下的耗水指标为10.8L/h;制冷量为7.6kW、能效比为15.3.结果表明: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湿球效率接近100%,达到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的效果,而且还不增加空气的合湿量,同时,该机组不仅适合在高湿度地区,在中等湿度地区和干燥地区应用其制冷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空调能耗并提高换热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流道结构为逆流和叉流结合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并搭建了实验台分别对干燥工况和高湿工况下回风温度为26 ℃和35℃的不同运行模式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湿模式,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低为26 ℃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最高为97%;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高为35 ℃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约为110%,高湿工况下机组湿球效率为99%;运行混合模式,干燥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20%,高湿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10%。由测试结果可知,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干燥地区更加适用,中等湿度和高湿地区需辅助机械制冷,尤其当回风温度较低时,高湿工况蒸发冷却应用受限,必须辅助机械制冷达到送风要求,回风温度较高时,蒸发冷却可以减少机械制冷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并对其冷却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在焓差实验室内模拟干燥地区、中等湿度地区、高湿地区等多种工况条件,对该冷却器的湿球效率、露点效率、制冷量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干燥工况(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23℃),二次空气/一次空气风量比=1.1条件下,该冷却器湿球效率可达105.6%,露点效率可达76%,制冷量为2.83 kW,干球温度温降可达15.2℃。模拟乌鲁木齐工况与标准干燥环境工况的实验结果表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西北炎热干燥地区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降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应用于通信基站的送风温度,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提出应用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直流式系统和应用露点间接-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循环式系统。2011年8月1—10日,对福州地区应用这2种系统的一模拟通信基站进行测试,分析机组的降温效果、系统效率评价方法及基站内温湿度分布,并对直流式系统和循环式系统的特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的送风温度大约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之间波动,送风的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机组温降大约为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之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空调机组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文  黄翔  吴志湘 《制冷》2010,29(2):27-33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提出一种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空调机组—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并对此空调机组的原理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空调机组与传统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相比,温降幅度大,可以进一步逼近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是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一个新发展。同时还对这一机组的性能测试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实际测试,在机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考虑机组进风口空气的干球温度和含湿量对机组出风口空气的干球温度和含湿量以及机组效率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建立预测露点蒸发冷却器性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检验,使网络预测模型达到预期效果,以完成对模型性能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常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存在的不足,提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从露点间接段的结构上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优化设计。并在福州地区搭建实验台,研究高湿度地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此空调机组在福州地区的温降可以高达10.24℃,低于湿球温度,接近露点温度。  相似文献   

10.
姜坪  魏晓雯  穆宜轩 《低温工程》2021,(2):47-51,64
研究了热端蒸发冷却条件下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性能,分别对热端利用空气强制对流、加装超声波加湿器和喷水器的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增加强制对流散热强度、加装超声波加湿器和喷水器均可有效提高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和COP.当强制对流风速从1.52 m/s提高到1.87 m/s时,COP和EER分别提高26....  相似文献   

11.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和空气流程,并对冷却器进行实验室应用测试分析及其与机械制冷结合应用的实际工程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安地区可使送风温度降低7~10℃,冷却效率达85%以上,在3000m^3/h风量下压降只有185Pa;在浙江地区使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技术的空调机组,可使蒸发冷却段送风温度降低6~8℃,空调系统节能14.3%;相同测试条件下,露点式比管式或热管式的冷却效率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干燥地区数据中心的运行能耗,研发一种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通过建立室内外双工况试验平台,对样机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主要受室外空气湿球温度的影响,湿球温度越低其制冷量越大。根据该机组在兰州地区的应用分析发现: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低于14℃时,可以采用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代替机械压缩制冷机组满足数据中心的降温需求;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14~18℃时,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基本能够满足数据中心降温需求,部分时间需要传统机械压缩制冷设备辅助制冷;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高于18℃时,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能效偏低,此时宜停用。综合分析表明,在干燥地区引入内循环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年节能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13.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的介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比较分析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三种结构形式;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中,结合气幕伞的结构,设计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降温9-14℃。此系统在中等湿度以下的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能将冷却器的入口空气降到对应的露点状态的水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目前这一技术的研发情况,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直流式、叉流式和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3种基本结构。考虑其作为制冷通风空调的一种,送风状态是受到限制的,结合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固有的特点,对其送风状态进行分析,并说明这种冷却器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15.
露点是低温风洞运行的关键参数,为解决低温风洞极低露点(–100℃)测量中存在的响应速度低、量程小和精度不高的问题,在–80℃露点测量装置研究基础上,通过优化专用斯特林制冷系统性能,大幅缩短降温时间;采用具有内狭缝换热器的一体化镜面,提高镜面结露的均匀性,使得反射光强度阶跃特征点更清晰;测量光路上加装球面镜头,提高–100℃露点温区结露时光电信号的强度,保证测量的可靠性;采用基于周期法露点测量方法,避免镜面结露的平衡振荡过程,缩短露点检测周期,提高露点测试响应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在–100℃露点温区时,实现±1℃的露点测量精度,从–90℃到–100℃露点温区的露点测试响应时间仅为12 min,可以满足低温风洞极低露点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半导体制冷精密露点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整机系统以及区别于其它露点仪的特点。通过采用红外线光路系统及独特的半导体热端压缩机冷却装置,实现了半导体深度制冷。经湿度标准器比对,得出此仪器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及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