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含水油井两相分离计量系统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含水油井液量波动大 ,低产油井间歇产液 ,用两相计量分离器配玻璃管量油的方法难以精确计量的状况 ,对传统的油井气液两相分离计量系统做了技术改进 :在分离器计量筒上安装超声波液位电极 ,用于检测计量筒内的高、低液位 ,控制液体出口电动球阀的开关 ;在气体计量管上安装自力式压差调节阀 ,使分离器与管汇间保持恒定压差 ,保证气液顺利排出 ;在液体计量管上安装振动管式液体密度计 ,用于排液时测量液体密度 ,由在线含水分析仪连续自动检测混合液的含水率。改进后的两相分离计量系统排油压力降为 0 38MPa ,含水计量误差降为0 4 % ,量油综合误差降为 3% ,达到了提高油井产液计量精度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原油生产计量工作涉及到生产的各个方面,是生产及控制的基础。单井计量是指对单井所生产的液量、油量和生产气量的测定,它是原油生产的首次计量,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目前油田普遍采用分离器加玻璃管/磁翻转液位计计量、功图法在线计量、旋流分离加质量流量计计量和翻斗称重式计量四种计量方式。称重式计量方式准确度高,可靠性好,投资少,对各种油井有良好的适应性,建议计量站单井计量选用该方式。质量流量计特别适应三相分离、低含水原油的计量,在联合站大多选择三相分离器加质量流量计的计量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采用质量流量计的油井纯油计算仪的现场应用。在原油含水0~100%范围内,与二相分离器或三相分离器配套实现油井产液量、纯油量和含水率的计量测试;着重论述了提高原油含水率测量精度的机理;分析了不同含水乳化油含水测量和纯油计量的不确定度,以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对于处于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来说,由于长期采取滚动开发建设,油井集油流程交叉,无法实现单井计量,低产液.低含气油井采用常规分离器计量困难,人工取样化验含水受人为因素影响,计量误差较大,加之高含水、稠油及三采原油的开发及油区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油井计量技术和手段难以适应这种开发形势,造成井口计量与集输站库原油输差大.单井计量数据无法全面真实反映采油队的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油井计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目前,国内各油田采用的油井计量方法主要有玻璃管量油孔板测气法、翻斗量油孔板测气法、两相分离密度法和三相分离计量方法等。玻璃管量油是国内各油田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大约占油井总数的90%以上。该方法装备简单,投资少,但通过间歇量油折算产量,误差常达10%~20%。另外在高含水期,特别是在特高含水期,对于气液比低的油井,计量后的排液十分困难,不利于计量操作。三相分离仪表计量方法是将油”(水分离后分别计量,分离后原油含水较低(一般在30%以下),其原油系统误差≤5%,因此不受油井含水率的影响。但…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气量大大降低,已不可能用双容器分离器实现连续量油。为了解决产液量的连续计量问题,引进了“三容器气替液连续计量装置”专利技术。文中介绍了“三容器气替液连续计量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室内试验数据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无论油井产气量多与少,该装置都能高精度地实现产液量的连续计量,对促进中、高含水油井产量计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翻斗式称重计量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油的油井量油工作长期依靠500高架罐,这种计量方法投资高、时间长、误差大。为了解决这此问题,在设备、生产试验、效益分析等方面做了全面的研究,研制出了翻斗式称重计量装置。在现场应用后,对不同油井分别进行了lOmin、30min、1h、3h和4h的计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计量时间的增长,分离器计量数值与大罐长时间(3—4h)计量数值吻合情况逐渐变好,分离计量器受油井产出液温度、含水影响不大,能够较好的适应现场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稠油的开发生产中,由于油井产出液的粘度高、含天然气少的原因,不能使用稀油生产中的计量装置计量油井日产液。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人工测量50 m^3高架罐空高计量法来计量油井的日产液,由于这种计量结果不确定,经常导致生产管理决策的缺陷和失误。论述了翻斗式称重计量装置的原理及结构设计,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达到了超稠油单井在线计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电容含水分析仪测量原油含水的原理,及其在油井测量系统中的应用技术。通过介绍油井净油计量仪表的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方法、结果,分析了不同原油乳化液、游离水、矿化水含盐度、流体温度、液体中的含气量等因素对电容探头特性和电容探头测含水的影响;提出了原油乳化液的线性补偿方法。文章特别指出,在油井计量中应用电容探头技术,可以测量真正的原油乳化液,也可以用来测量高含水原油。  相似文献   

10.
原油密度是单井产量计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国内尚无简易求法。为满足国内单井油水计量的需要,本文介绍一种简易求单井计量工况含气原油密度的方法以及求单井产液中原油含水的应用公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李堡油区面积小,地面井位较集中、丛式井较多、单井产液量较高,但原油粘度大、凝固点高,原油物性较差、基本不含气的特点,站外集输采用井口电加热器加热、管线中频电缆解堵单管集输工艺;单井计量采用示功图计量技术;集油站内供热采用太阳能辅助电加热计算机控制节能技术。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取代了传统的加热炉、三管流程和计量房,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能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了油水井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刘静  曲虎  卜明哲  赵向苗  李宏伟  张小玲  任秉鹏 《焊管》2023,46(1):31-36,41
为了解决部分油井无法单管输送的问题,采用PIPESIM模拟软件对不同含水率、不同集输半径和不同产液量油井的集输管线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各油田单管集输设计经验,得出中质原油站外系统单管集油工艺改造的技术界限,而对于达不到技术界限的油井,可以通过辅助措施实现单管集油,通过对比电磁加热器、空气源热泵、管道内置电伴热、井口气电加热器、油井保温隔热油管、地热、太阳能光热技术及井口加药等单管辅助措施的原理及工艺特点,最终确定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辅助单管集输措施,为油田站外单管集输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磁加热解除近井凝析油堵塞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凝析油堵塞严重影响凝析气井产能,采用井下电磁加热-化学复合解堵法可改善加热效果和解堵效果。为了给凝析油气井电磁加热增产技术的选井及加热工艺优化提供依据,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加热方式、产量、加热功率和孔隙度对加热解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关井加热可解除较严重的凝析油堵塞;产量和岩石孔隙度是影响加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加热功率的增加对扩大加热半径影响不大,只会使井壁温度急剧升高;产量大造成加热作用半径小,只在井壁附近存在高温,而产量小时加热半径可达约3m。因此,电磁加热技术适用于低产量、低孔隙度的凝析油气井。图8参7  相似文献   

14.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稠油微波加热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考察了微波谐振腔的尺寸和微波功率对稠油微波加热过程的影响,通过与实际微波加热过程对比,验证微波加热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微波谐振腔的结构影响稠油内部微波电场的分布,微波功率影响电场强度的大小,二者共同影响稠油样品的升温速率及温度梯度分布。因对微波加热模型的合理简化,忽略了热量向环境的散失,稠油升温速率和终温的计算值均稍高于实际值,但不影响该仿真计算对装置设计因素的考察。该仿真计算和微波加热模型可用来辅助微波加热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超长型自控温热电缆是利用高科技PTC材料,专用于普通稠油、结蜡原油、高凝固点原油加热降粘的开采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配套工具、配件将超长型自控温热电缆敷设在油管外壁,电缆接通电源后整体发热并传给管内流体升温降粘,减小流动阻力,使油井正常生产。十年来,在100余口普通稠油井、结蜡井和高凝油井上应用,效果较好,减少了作业次数,提高了原油产量。该工艺技术先进,温度自控,功率自调,沿程加热效果好,可节电节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波加热开采地下油页岩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目前国内外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研究进行的分析表明,油页岩具有导热性差的特点。为了解决传统的热传导开采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波加热开采油页岩的新型技术。利用微波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而转换成热能,其透射性能使物料内外介质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油页岩层中钻羽状井并填入吸波介质,可大大改善油页岩的吸波能力,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使页岩油的升温,并逐渐地将干酪根裂解转化为页岩油气。页岩油气会通过加热产生的裂缝运移到生产井,并被抽排到地面。  相似文献   

17.
马跃明 《石油机械》1999,27(4):32-33,41
原油加热器是安装在油井井口给原油加热的一种采油设备,主要由原油流道、电热元件、保温层、电气控制系统和外壳等组成,其原理是以正电阻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为电热元件对原油等流体加热。衡量PTC性能最重要的特性是电阻-温度特性,表征PTC效应的重要参数为升阻比和温度系数。根据加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油田现场情况将电气控制系统和加热器制成整体。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和东北输油管理局等单位的试用情况证明,这种加热器完全适合油田采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徐家围子油田共建36口油井、9口水井。36口油井分布在油田的中块、北块、东部。中块有24口油井,建一座集油站,两座集油阀组间,采用井口电加热单管环形集油、混输泵保端点井的流程;北块有6口油井,仍然采用中块的集油流程,但在集油阀组间建一座30m^3高架罐集油,采用油罐车拉油;东块有6口零散油井,采用拖拉机的动力带动螺杆泵采油,拖拉机拉油的集油形式。集油站采用了新型、高效的多功能组合装置,该装置具有油  相似文献   

19.
原油在管线中的流动是动态的,要实现对连续流动的介质进行称重必须将连续流动的介质有效分隔开。通过研究研制了容积式连续称重计量装置,利用往复运动的无杆活塞把连续流动的动态原油分隔开来,再利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测量出每一段原油的重量,最后累加就可计算出原油总重量。该装置现已在江苏油田投入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其具有运行平稳,计量精度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热采井自喷能力不足时需下入有杆泵抽油管柱,更换采油井口装置,增加了压井,更换井口以及下管柱的时间和成本,增加了井底的热损失,降低了注汽热采效果。为此,研制了BKR热采井口装置。该装置在设计上增加了BOP组合阀及双级光杆密封器,并改进和完善了油管头、阀门,在不动作业设备的情况下,可进行多轮次注汽、采油,实现注汽、焖井、自喷、有杆采油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在叙利亚那塔卡油田应用表明,采用该装置后油井的平均吞吐周期延长28.6%,周期产液量增加44.9%,目前已累计增油1.58×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