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提出了一种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TCO2循环和溴化锂制冷机回收SOFC/GT循环的排烟余热,实现对外供冷、供热和供电。建立了联供系统热力性能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并研究了空燃比、SOFC压力、CO2工质流率、CO2工质分流比和TCO2泵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系统的净发电效率为70.79%,系统总(火用)效率为68.29%,综合能源利用率为108.5%。增大空燃比、CO2工质分流比或降低SOFC工作压力、CO2工质流率和TCO2泵出口压力可提高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增大SOFC工作压力、TCO2泵出口压力或降低空燃比可提高联供系统的净发电效率和总(火用)效率,随CO2工质流率和CO2工质分流比的增大,净发电效率和总(火用)效率先降低后增大。 相似文献
3.
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非常适合用来作为第二代能源系统的一次能源。LNG在汽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量,同时体积膨胀,压力能也可以被利用。本论文通过对LNG冷能、压力能与化学能综合利用方式进行计算研究,提出两套LNG冷热电联供方案能量综合利用方案,通过模拟计算,研究各方案的能量利用率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冷热电联供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面。以上海某医院为例,基于Trnsys与Matlab软件建立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控制模型。对传统蓄能策略、\"主动蓄能\"策略和新型蓄能策略进行了描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系统在不同蓄能容量与控制策略下的效率、一次能源节约率和投资回收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蓄能\"策略下联供系统对建筑供能的贡献率低,性能差于其他蓄能策略;新型蓄能策略下的系统运行时间能得到很大的延长。它能有效发挥蓄能设备的作用,使联供系统为建筑提供更多的高效能量。电力不能上网的条件下,联供系统的节能潜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冷热电联供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其系统设计与运行策略通常相互耦合;因此实施联供系统的集成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同时考虑全生命周期内的投资与运行成本;提出以年度总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结合联供系统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设备特性方程;以及针对以电定热、以热定电和混合热电三类典型运行策略;设置了冷、热和电三种负荷需求能量平衡方程;最终构建了包含固定电/热效率和动态电/热效率的联供系统设计与运行集成优化模型。所提方法应用于典型商业楼宇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混合热电运行策略、动态电/热效率和全年负荷特性数据;才有望获得合理可行的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8.
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钛白粉生产需求显著增多,但是,钛白粉生产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特性,如何优化钛白粉生产工艺,是钛白粉生产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通过分析钛白粉生产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冷热电联供的钛白粉生产工艺,依托技术原理分析建立工艺模型,并依靠实例研究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显著提高钛白粉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工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解决源-荷的不确定性使得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含分层储能的三级混合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方法.日前优化目标为日运行成本最低;日内上层以燃料成本和蓄热罐功率变化惩罚成本最低为目标对冷热能进行优化,下层以电网交互成本和蓄电池功率变化惩罚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对电能进行优化;实时电系统反馈以电系统削峰填谷作用量和功率波动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得出最优的系统中各设备的出力计划.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和分层储能能够有效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各设备功率波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冬季典型日的日运行成本比日前成本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