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光锋  张政 《商品与质量》2011,(S6):116-117
分拆上市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的运作手段对其具有独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部分资产进行整合使其公开发行新股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并运作上市的过程和结果。证监会允许创业板分拆上市对证券市场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二板市场为各个高新行业带来的机遇。为了完善我国创业板分拆上市制度,应该对分拆上市市场上的相对主体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以2012—2014年我国创业板及中小板共978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风险投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所受影响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中,风险投资背景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公司内部会计稳健性水平,相比于不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程度更低,即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公司股东存在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目标公司会计信息的稳健程度,在进行会计确认时可能未将可能发生的损失考虑完全,其利润可能存在高估的风险。因此上市公司应正视风险投资机构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注重对负面影响进行相应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4年中小板和2009—2014年创业板的790家首次公开发行(IPO)公司为样本,以风险投资机构IPO退出预期为切入点,实证检验风险投资介入对企业IPO前后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存在明确的IPO退出预期,风险投资介入依然对被投资企业IPO前后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影响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间存在显著差异;风险投资机构IPO退出预期并未对在深圳中小板成功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能力以及创新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对这些IPO公司上市后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能力以及创新效率有正面促进作用,但此类现象并未出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4.
定向增发发行特征对其公告效应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后,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发行特征对公告效应的影响.以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间完成定向增发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定向增发有显著的正向公告效应,且在增发预案公告日当天最为显著.发行特征可解释公告效应,发行溢价、发行规模与公告效应正相关,且在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样本中,二者对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得出了发行对象对公告效应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洛阳钼业的二级市场表现给新股发行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证明了当前遏制炒新的举措是错误的,而且错的离谱,是在掩耳盗铃,如果再不彻底改革新股发行一、二级市场价格割裂的矛盾,中国股市新股爆炒和二级市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将难有本质改变。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理统计,结合金融数学的方法,对1993年至2005年不同新股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了电力行业新股发行的特点以及全流通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影响.从实证研究角度提出新股发行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6-2007年我国股市IPO抑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有关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现象的经典理论模型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所选取样本的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抑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发行存在较高的首日回报率,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SST华塑:先求生存再谈利益主持人:从今年5月1日开始,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将正式的实施,而就在此之前,4月2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推出了主板及中小板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张景东: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实际上对主板和中小板的众多公司都是一个威慑,因为我们看到在这次退市条件里面,有一些更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将新股定价的主动权交给了市场,但也由此导致科创板高IPO市盈率现象层出不穷,引发投资者对其发行定价合理性的质疑。以197家科创板企业为样本,从研发创新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加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究科创板企业创新能力与IPO市盈率相关性,以及其对IPO市盈率的影响途径。实证结果表明:(1)研发创新能力正向影响IPO市盈率;(2)与创业板相比,研发创新能力对科创板IPO市盈率的影响更大;(3)科创板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IPO市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其营业毛利率产生;(4)企业资产规模越大、承销商声誉越高,研发创新能力对IPO市盈率的驱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市场是为中小高科技企业进行融资的场所,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创业板市场在为投资者创造投资机会的同时,其高风险也是不言而哈的。减少投资风险,规范市场运作,建立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控制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并提出创业权市场投资风险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减少投资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通过对构建创业板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及对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经验的借鉴,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该定位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采用独立的市场运行模式,建立科学的交易机制和严格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平台,创业板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创新水平与净利润、资产总额、董事学历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率、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董事会规模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板是作为分步实施创业板的概念提出来的 ,但是中小企业板却并非创业板。目前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除了盘子小于等于 30 0 0万 ,其他标准与主板完全没有区别 ,这类股票相比真正的创业板股票风险更小 ,其成长性也不会像真正创业板的股票那样高 ,因此 ,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要小得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可以让高科技企业等风险高的创业企业上创业板市场 ,以吸引风险投资 ;让风险低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中小企业板市场。因此 ,中小企业板不是创业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1—2019年成功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深A中小板与创业板3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SLS模型、PSM-DID模型等,探究高管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绩效提升;融资约束是中小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重要驱动因素,且在高管股权激励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国有企业的高管股权激励绩效提升效果更好,而融资支持效应仅局限于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类型、有效期对高管股权激励的绩效提升与融资支持效应存在非对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存续企业是伴随国有大型企业重组改制、分离上市而出现的新概念。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将主业即优良资产全部剥离出来,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未分离的原有企业被称为存续企业。存续企业在人才、资金资产、经营机制、管理、竞争力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论述了通过建立职级动态激励模式,从整体激励的原理,实施组织激励,以实现对国有存续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存续企业的活力,使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小板85家高科技企业作为样本,利用SPSS16.0对这些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在上市前后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高科技企业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股东权益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现金流产生能力却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板的建立是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2012年统计显示,中小板共有3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成。选取上市中小板企业医药生物类和信息技术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7.0分析软件分析中小板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建立关于高新技术类企业成长性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国有股权的管理上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 ;在国有股权的配置上 ,提出了“层级结构”的分类管理的思想 ;在国有公司的治理结构上 ,提出了构建棱形权力构架、进一步明确界定“新老三会”的职能的共同治理结构。同时对逐步提高金融机构在国有公司中的地位和充分发挥证券公司的作用、加强经理激励和提高员工持股、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方面提出了较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宁波中小企业创新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尤其在宁波,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最庞大的市场主体,但是宁波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有:企业核心技术缺乏,在行业内没有话语权;块状经济虽然明显,但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闭关自守",市场趋势判断能力较弱;信息化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宁波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采取相应的对策。从企业角度来说,就是要解决人才与技术缺口、劳动力成本的消化、市场因素与信息平台搭建等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说,就是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营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控股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层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试图从改善企业现有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组织安排与运行机制着眼,探索出更为公正有效的、以权利制衡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