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绿地如同大量“肺泡”,以散点的方式分布于高密度城区,为高密度空间提供大量“自由呼吸”的渗透表面,提高城区绿地空间承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城市公园体系。微绿地对恢复并再生城市中心活力具有关键作用,必将成为未来高密度城市中心绿地发展的主导方向。文章提出微绿地在我国高密度城区发展的迫切性,以海绵城市、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微绿地设计的成功经验、方法和技术,提炼出以点带面、人性体验和文化载体的设计原则,并以上海城隍庙片区微绿地设计为实践案例,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研究。上海城隍庙片区微绿地设计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明确场地条件和服务对象,结合上海老城厢文化确定“庇护伞”的设计主题,从而展开集约型微绿地设计构架。方案引入立体绿化、雨水花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生态技术,设计一系列生态伞和生态廊架以提高景观的生态性和实用性,为身处高密度城区的居民提供一个绿色节能的生态庇护所,并为未来微绿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静 《风景园林》2014,(1):59-62
高密度城区的微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外多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和重要发展趋势。归纳了微绿地的概念,从生物群落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服务于高密度城区的微绿地设计原则,生物群落组成上注重乡土植物和抗性植物的应用,生物群落结构上注重水平和垂直方向异质性,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进行人工管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认为缺乏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是微绿地设计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低物种丰富度、多功能丰富度的植物配置可能更有利于高密度城区绿地效能的最大化。提出了微绿地设计应本着“小而精”的原则,而不是追求“小而全”,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微绿地的生物群落稳定陛,使其更好地为提高高密度城区生态环境的品质和宜居性服务。  相似文献   

3.
杜丹妮 《江西建材》2022,(4):296-298
文中通过分析已修建完成的相关案例,探究北京市小型休憩绿地的景观设计要点,以期为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留白增绿"专项行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澳门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高密度的城市条件对澳门城区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使之与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特质难以匹配。研究通过详细的调查,以澳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提出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区道路绿化景观优化的规划策略,对澳门高密度城区的道路景观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云才  杨眉 《住宅科技》2013,(11):37-39
高密度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等几个最重要的城镇群地区,正面临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这种高密度特征带来了各个层面的空间问题,环境与生态已严重透支,必须通过提高综合承载力以适应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需求.空间效能优化是促进高密度地区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绿地生态效能优化是空间效能优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分析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总结高密度语境下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在高密度城区,面积小、形态灵活的微公园正逐渐 成为户外游憩空间拓展主体。但由于建成环境下微公园发展受 到服务对象分布、偏好及其他环境要素共同影响,要素类型众 多且作用方式各异,要在规划中有效调控仍有较大难度。以微 公园服务供需适配为导向,建立微公园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评 测框架,以盐城中心城区为案例,应用抽样调查、POI数据分 析、供需适配分析等技术对微公园布局进行调控。通过对比公 园绿地关键规划指标提升幅度及微公园贡献度发现,在该方法 调控下,微公园能对高密度环境下居民需求分布和强度特征展 开高效响应,并在游憩机会增补、可达性及公平性提升上发挥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研究2010年和2015年澳门半岛城市绿地现状图,进行绿地增量的数据统计,并对新增的绿地按照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探究绿地增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分析绿地增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除此之外,还对不同类型的新增绿地在城市中的布局方式进行统计研究,尝试分析各类型的新增绿地的布局特点和增长方式.通过上述研究的结论对高密度城市新增绿地的布局规律进行探索,并提出一定的规划策略.分析发现,近5年来澳门半岛绿地增量主要表现为“微绿空间”的形式;其新增绿地面积、绿斑个数、平均绿斑面积等指标与街区人口密度有内在相关性,且各类新增绿地布局呈现一定规律.由此,提出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的发展策略宜为:结合人口密度规划布局绿地、优化道路绿化拓展微绿空间、见缝插绿提升街区空间绿量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资料及现场踏勘的方式,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公园绿地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公园绿地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管理的方式,为成都市公园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区绿地·世博绿地·滨水绿地——世博公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王峤  臧鑫宇  曾坚 《风景园林》2018,25(6):24-29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