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于2008年颁布新《劳动合同法》,这部法律的主旨是在维护用人单位权益的同时,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内部工会组织一定的权利,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又为该法的顺利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文章通过在对工会工作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叙述的基础上,提出工会权利与作用实现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本文简称《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及地方劳动立法的很多方面作了重大调整。该法的实施在实践层面上将使得企业劳动关系较此前更加复杂、劳资双方利益冲突更容易发生,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将明显提高。因此,尽快调整或变革企业员工管理模式和提升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技能,将是企业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当务之急;深刻领会《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实质和内容,明确它对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影响,将法律和管理结合起来采取合理合法的应对措施,是企业调整或变革员工管理模式和提升劳动争议预防技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读法懂法,对玩具企业而言,将可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对个人而言,可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本刊约请律师对劳动合同法涉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分两期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究竟在哪里?《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再次认识《劳动合同法》,从《劳动合同法》高标准要求的视角审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工管理、规章制度等,进而分析和寻找印刷企业摆脱困境的办法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月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条款远远多于对用人单位的保护.眼镜企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大.如不能正确理解执行《劳动合同法》,将会更大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引导和帮助眼镜企业控制经营成本,构建和谐的劳资法律关系.黑龙江省眼镜行业协会前不久举办了《劳动合同法》实施与企业应对策略研讨会,来自省内二十余家眼镜批发、零售企业的经理,同劳动监察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律师一起就企业在今后发展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有关法律专业人士就如何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等问题向与会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讲解.使与会企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及政策,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9月28日,区烟草局(公司)邀请专家授课,在南宁举办劳动合同法讲座。  相似文献   

7.
仲之 《纺织指导》2008,(8):12-15
新年伊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如期实施。 华为买断工龄、家乐福大规模裁员事件风波未息,如今,《劳动合同法》又掀波澜。一些中小型企业大吐苦水,“《劳动合同法》割得我们好痛”。70%的企业希望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修改,新法中无固定期限合同和员工的社保等条款更是引发诸多争议。有关专家认为,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应该“一刀切”,对中小型企业应放宽限制。而工会则表示,企业应经过一段时间来适应新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误区一试用期可随意解雇很多人以为试用期只是双方互相考察、互相适应的过程,如果觉得不满意,随时可以要求劳动者离职,其实,这是对试用期解雇的错误认识。从法律规定看,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并非那么简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  相似文献   

9.
新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于烟草企业劳动用工有着重大的影响。认真学好用好《劳动合同法》,对促进烟草企业和谐规范用工,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烟草行业用工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前,烟草行业的用工构成非常复杂,管理比较混乱,有正式工,聘用工,临时工,劳务工,季节工等等。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就只有一种身份,都是以劳动合同为契约的烟草员工。这对于规范企业用工,加强人员管理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为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证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是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企业特色新型劳动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皮革》2008,(6):20-23
在两会上,一些企业家代表对新实行的《劳动合同法》提出批评,认为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与法学家的支持。的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企业运营成本急剧提升,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尤其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因此出现了企业倒闭与外商撤资现象。但我们需要仔细加以甄别的是,出口加工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多大程度上与《劳动合同法》有关。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回答更为基础-陛的问题:中国的《劳动合同法》真是超出了国际惯例吗?《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国家在今年十月初又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的又一部规范和约束用工单位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与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制度。啤酒行业是劳动力相当集中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员工以利益为纽带建立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稳定的、融洽的劳动关系,不仅是体现以人为本、社会稳定、共享小康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啤酒企业必须针对本行业的特点,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各项要求,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增加用工成本,挑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虽然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存在限制企业活力的不足之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全面认识《劳动合同法》,转变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否不能解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或终止? 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不等于捧到了"铁饭碗".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或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这些情形是: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行以来,有效规范了劳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增强了依法用工的意识,提高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但同时也产生一种现象,企业为规避因连续签订2次固定期劳动合同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成本,在短短几年内,劳务派遣用工比率快速增加。但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导致劳务派遣3方关系的复杂,劳务派遣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013年《劳动合同法》和《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都分别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涉及劳务派遣用工颇多。那么,新法实施以后,用人单位将如何转变理念,应对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风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纺织指导》2008,(7):40-41
还在襁褓中的《劳动合同法》,这些天又遭到了修改的压力。《中国企业家》杂志组织的调查显示“七成企业主希望修改劳动合同法”,与此同时,学术精英也纷纷发表文章,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慎重考虑《劳动合同法》的修改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有利于企业规范化动作,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随之而来的是珠三角、长三角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关门的消息。与原劳动合同法相比.新《劳动合同法》对用工不规范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对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支付加班工资、缴纳保险等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大大增加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然而.新法的出台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印刷企业的人力负担.尤其是原来用工不规范的中小型印企。  相似文献   

19.
声音背后的新闻:《劳动合同法》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后,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如今,时间已过去了数月,该法的实施,对于众多国内企业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眼镜生产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温州市眼镜商会副秘书长杨须迈介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眼镜生产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这让那些利润已经被挤压殆尽的企业雪上加霜。目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已经在温州的部分眼镜企业中引发了新一轮恐慌,悲观的情绪开始蔓延,一些经营者生产积极性不高,除了开眼镜工厂,许多人都搞起了第三产业,以弥补眼镜利润低的现状,有的甚至把工厂一关了之,此外,《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许多企业内部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劳动合同法》颁布施行到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回调,许多纺织服装企业正经历一场存亡取舍的严峻考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引起了行业内震动和一系列困惑,其揭示的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远远超出法律本身,有力推动行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