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后,根据最新标准,中小学教学用房需提高一类设防,故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符合要求,则需进行加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对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可供设类似工程抗震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某中学综合楼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汶川大地震后,根据最新标准,灾区部分框架结构建筑需提高一级进行抗震设防,故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符合要求,则需进行加固。结合地震灾区某实际工程对抗震鉴定和加固方法做全面的论述,可供类似工程抗震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八九十年代的砌体结构,由于使用年代过长且按照老规范设计未考虑抗震,故普遍出现承载力不足和构造上不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问题.因此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符合要求,则需进行加固.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砌体结构抗震鉴定的基本流程以及鉴定方法,对其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承载力进行分析,给出鉴定结论,并同时给出加固建议,以供其它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需对既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某框架结构进行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制定了加固设计方案并对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过程和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王剑  郭樟根  孙伟民 《特种结构》2012,29(1):101-104
汶川地震以后,国务院成立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范围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根据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加固工程委员会的要求,需对原结构按照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采用一种较好的抗震加固方法—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法。它具有较大刚度、强度,有良好的变形和延性,对提高抗震能力有显著作用,施工快,综合效益好。对加固方法做了一个全面的论述,以供今后的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采用两级鉴定法进行了研究,就目前各种砌体结构加固方法作了介绍和总结,对一实际工程作了抗震鉴定分析,对抗震承载力进行了验算.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了加固方法,经加固后墙体抗剪承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加强了抗震构造措施,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抗震性能,达到了抗震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对农村校舍建筑进行抗震鉴定的基本思路,在进行抗震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性鉴定,对鉴定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加固设计.结合抗震鉴定结果和加固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楼的抗震加固和安全性加固措施及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经加固施工后已使用两年,结构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既有老旧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对低烈度区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作用往往不起控制作用,依据高强度低延性的抗震原则,可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根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本文以某低烈度区多层单跨框架建筑改造工程为例,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析和承载力加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设计;根据结构体系的特点,补充了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以此评估结构抗倒塌性能;制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了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的性能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相比常规抗震加固设计,本工程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方法,仅需采用较少的抗震加固措施,即可满足结构的抗倒塌和抗震性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某中学校舍建于1985年,主体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圈梁、构造柱缺失.因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并进行加固改造设计.通过对该建筑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分析,该建筑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依据检测数据并结合后续使用要求,经综合分析验算,确定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在50年代建成了一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接近设计的基准期,并且原结构设计中多数未考虑抗震设防,需进行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本文结合若干工程实例,对结构抗震鉴定、抗震性能评价、加固方法几个方面作了介绍,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对砌体结构和工业厂房、设备及设施的震害调查与分析,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分别对比了在遭遇"小震"、"中震"和"大震"情况下,按一定设防烈度设计的房屋建筑的破坏状态,判别是否达到了设防目标。结果表明,在1990年以后设计建造的房屋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严重破坏或倒塌的大多是建造年代较早、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建筑。针对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结构整体性、传力路径、地基基础、抗震缝、疏散通道、设备和设施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对照实际震害情况,包括过去地震震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对震前经过加固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作了介绍,证明了结构抗震加固的效果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实现RC剪力墙结构预期强震破坏模式的能力设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一直为工程师所关注。针对我国抗震设防烈度8度0.3g高烈度区RC剪力墙结构,设计了不同高度和整体性系数的结构模型,从而建立了预设延性破坏模式的分析模型。考虑大震变轴力对弯矩和剪力的影响,分析了剪力墙在大震作用的弯矩和剪力的实际需求沿结构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位于烈度8度0.3g区的剪力墙结构,考虑大震时轴力的变化对剪力墙受弯和受剪能力的需求影响较大;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放大系数随结构的高度和整体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墙受弯和受剪能力调整系数小于实际的需求,剪力墙中下部的弯矩和底部的剪力需求大,建议受弯能力调整沿高度采用三折线,提高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剪力放大系数或最小构造配筋率。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国内外地震工程界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即地震学与结构抗震两者之间缺乏联系.随着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PBEE)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地震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结构抗震设计和分析中,强震地面运动特性的变异性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最大,其主要可以用幅值、频谱特性和持时3个基本要素来表示.震害经验表明,各类结构的震害表现为这3个基本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通过研究强震地面运动特性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将地震工程学与结构抗震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历次版本的主要特点,着重阐述GB 50011-2001规范的最新修订情况。这些修订包括:建筑抗震设防水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基本要求和概念设计、场地分类和评估、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等基础性内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新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地下建筑等内容。1976年7·28唐山地震造成未设防或设防能力低的各类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通过对地震区建筑震害的调查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对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时进行了修订。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面考验了各类建筑结构,凡按照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震中地区,由于实际地震影响烈度远高于设防烈度,致使具备一定抗震设防能力的建筑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破坏。通过对这些震害的研究,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及时地体现在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中。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被明确地编入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充实了中国特色的“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防理念。图3表7参7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在地震区对遭受中震、大震作用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调查与分析,以典型的结构破坏为例,针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震害分析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就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6.
民航总局办公楼建于60年代初,分别由14,11和9层的三个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组成。唐山地震时各单体建筑曾发生过相互碰撞。尽管使用年限长久,局部有损伤,但经技术鉴定和方案论证,该楼通过改造加固,可以满足现行规范的抗震和正常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加固改造采用加设剪力墙、基础和梁柱加大断面或粘钢、板粘碳纤维的加固方法,将弱框架结构改造成框剪结构体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镇大量砌体结构老旧多层住宅面临抗震加固、功能提升等需求。为研究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一个5层无筋砌体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分析了7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裂缝损伤发展状况以及楼层加速度、位移、自振频率、阻尼等变化规律。同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用基于抗震鉴定标准、基于承载能力、基于位移和延性等不同方法,评估了试验模型对应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纵向在7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处于完好、轻微破坏和局部倒塌状态,不满足GB 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对7度区A类建筑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无筋砌体结构多发生薄弱层屈服破坏,整体结构延性很差,保证抗震墙面积率或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实现无筋砌体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无筋砌体结构抗震性能随高宽比增大而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软件(JDJG),可以高效准确的完成震损或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计算,对需要进行加固的结构,可进一步辅助设计人员采用各种常用加固方法进行加固方案设计和计算.本文重点介绍该软件的编制思想和技术要点,并给出一个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地震中各类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汶川地震中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破坏特点,并对破坏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在现场科学调查的近5000个建筑物破坏样本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中不同烈度区的建筑物的破坏特点进行分析。取得以下成果:掌握了设防砌体结构和未设防砌体结构、底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特点,并对上述结构的破坏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统计分析不同烈度区内各建筑物的破坏率;对比分析上述结构在不同烈度区中的易损性。对我国地震工程界认识不同类型结构以及设防与非设防结构的破坏形态及今后修订抗震设计规范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