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42CrMo钢汽车转向泵齿轮经不同温度回火调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离子氮化,对氮化后的表面硬度及渗层深度进行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2CrMo钢经(840±10)℃×15min盐炉加热淬火,580℃×2h回火,480~500℃×50h离子氮化后零件表面硬度可达670~726HV1,渗层深度DN0.55—0.6mm。  相似文献   

2.
离子氮化是优于气体氮化的一种工艺,在我国普遍以氨气为气源的纯氮化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它还有如下缺点:一是对碳钢处理的硬化效果差;二是对合金钢处理渗层较浅,不能满足某些疲劳强度要求高的重载荷工件的需要,用延长保温时间来加厚渗层的作用不大,提高氮化温度对加厚渗层虽显著有利,却又会出现表面硬度急剧下降的矛盾;三是现行离子氮化工艺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对钢铁零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可在工件表面形成氮化层,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尤其是氮化温度低、变形小,因此,氮化已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但现行的氮化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气体氮化法生产周期长,渗层脆性较大;液体氮化法所采用的盐或盐浴产物有毒性很大的氰化物。本文介绍的辉光离子氮化法则是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工件深孔的辉光离子氮化的一些实验,说明当L/D<4时(L——孔总长度,D——内孔直径),内孔不必放内阳极就可使内孔发生离子氮化。L/D>4时,内孔需要放阳极。并且发现了当L/D>4,内孔不放阳极而有外阳极且保温时间较长时,内孔表面也能形成氮化层,但很浅。如对37SiMn_2MoV钢,在550±10℃保温16小时,内孔有0.15~0.20毫米深氮化层,这时内孔所进行的氮化是气体氮化而不是离子氮化;即外侧和内孔同时分别进行着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内孔气体氮化所需的温度是外侧离子氮化产生热量向内孔传导的结果。实验及生产得出37SiMn_2MoV钢在离子氮化中能获得HV450——650表面硬度,且易得到较深的氮化层。本文还对37SiMn_2MoV,40Cr,38CrMoAl钢的氮化层进行了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健 《机械工程师》2006,(8):101-103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两种表面复合处理工艺方案:激光-氮化复合处理和氮化-激光复合处理。以离心式分离机中4Cr13不锈钢碟片为试验材料,用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对4Cr13钢试样进行表面复合强化处理。根据所得硬度分布曲线和硬化层深度比较表,分析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不同组合顺序对材料表面硬化层硬度分布和硬化层深度的综合影响效果,最后得出采用氮化-激光复合处理工艺方案可以达到试样表面复合强化处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40Cr,45~#,18CrNiW,18CrMnTi,20CrMo,38CrMoAl 及球铁等材料采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氮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氮化层表面硬度梯度随氮化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氮化工艺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说明只要氮化温度不超过予处理回火温度,则材料强度指标不变。虽然高硬度的氮化层使材料表层塑性有所损失,但并不影响实际使用性能。本文还对40Cr,18CrNiW,18CrMnTi 三个钢种离子氮化前后及渗碳状态的试样弯曲旋转疲劳试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验表明离子氮化能显著提高材料疲劳强度,并大大减小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列举了离子氮化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一、气体氮化台阶硬度检验法气体氮化后工件质量的检查项目,《热处理手册》和一般资料中只规定检查氮化层深、表面硬度、脆性等级、变形量及金相组织。所以,一般工厂也只检查以上项目。表面硬度的检查,目前大多数工厂都是以同炉试片的表面硬度为准,而对氮化后硬度梯度(表心硬度分布曲线)却不予重视。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氮化工艺规范,对同一种材料所获得的硬度梯度是不相同的。即使工艺规范相同,  相似文献   

8.
随着少无切削工艺应用范围的扩大,采用压铸、冷镦、冷挤、热挤、精锻等工艺的工厂越来越多,模具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经过前一段的试验,证明气体软氮化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之一,下面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一、特点与原理 1.特点:采用固体尿素或甲酰胺液体做为氮化剂的气体软氮化是近两年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工艺。它具有氮化速度快(工艺时间短);由于氮化温度在570℃左右,零件变形小;软氮化后表面生成的ε相中,除氮外还固溶了相当的碳。此渗层硬度高、韧性好,主要表现在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疲劳、抗粘着  相似文献   

9.
四、关于工艺参数的测量和控制为了获得工艺重见性,提供正确可靠的工艺参数尤为重要。离子氮化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处理温度、气体成分和流量、气压、处理时间、辉光电压和电流密度等。时间、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和控制比较简单,但是,目前在温度、气体流量、气压等工艺参数的测量或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1.温度的测量离子氮化零件的温度是由离子轰击零件表面,将动能转换成热能而得到的。实验测定离子氮化的温度场表明:离子氮化条件下气体异常辉光放电等离子区的温度场是不均匀的,在氮化温度范围内,距零件表面0.5mm处辉光区的温度比零件表面的实际温度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消除08钢制滚针轴承保持架气体软氮化(ANCT)后存在组织分布不均匀、性能达不到要求等缺陷,在前期奥氏体区软氮化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80~300 ℃回火温度进行回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检测,分析回火工艺对工件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热处理工艺为:ANCT三区温度为850 ℃→750 ℃→620 ℃,氨气流量为18.5 L/min,乙醇滴量为5 mL/min,油淬,250~300 ℃回火,水冷.经此处理后,白亮层和马氏体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8 μm和26.3 μm,心部晶粒组织的平均尺寸为6.3 μm,达到提高表面耐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试验的数据分析离子氮化中造成零件凹槽内吸氮较弱的原因。试验表明:氮化气氛在炉内的流动速度与氮化层的均匀性有密切联系。文中指出:零件获得均匀氮化层的工艺条件是:氮化温度均匀、气体流速尽量慢和合理供氨。文章给出合理的供氨量和气体流速的方法。图8,表3。  相似文献   

12.
对钢铁零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可在工件表面形成氮化层,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尤其是氮化温度低、变形小,因此,氮化已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但现行的氮化方法部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气体氮化法生产周期长,渗层脆性较大;液体氮化法所采用的盐或盐浴产物有毒性很大的氰化物。本文介绍的辉光离子氮化法则是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研究出的一种新的氮化方法。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氮化层脆性低、变形小、易于实现局部氮化、无毒、耗电少、省氨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34CrNi1Mo和42CrMo钢大型零件的氮化方法。在试验研究中,采用了氨气化法。在试验研究中,采用了氨气氮化法,并与气体软氮化法和离子氮化法进行了比较。运用金相检验、硬度试验、X 射线衍射、剥层化学分析及滚动摩擦试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这两种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层的性能。本文重点讨论了氨气氮化法的研究结果,并对氮化层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热作模具钢H13为例对其实施离子渗氮工艺进而研究其性能变化。对采用不同渗氮温度和不同渗氮保温时间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后的H13模具钢样品进行了实验,当渗氮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8 h时性能最佳,其表面硬度为1 250HV,渗氮层厚度为241μm。  相似文献   

15.
对3Cr13钢进行离子软氮化处理试验,并对氮化试样的金相和硬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530℃离子软氮化8h,使3Cr13钢的氮化层深度达到0.25mm,表层硬度达到832HV,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处理后耐磨性提高8倍。  相似文献   

16.
预氮化对碳素工具钢560℃双辉等离子渗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双辉等离子渗铬的工艺温度,提高低温渗铬速度,对T10钢表面在550℃进行不同时间的离子预氮化处理,再进行560℃×4h低温双辉等离子渗铬,对渗层的组织与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条件下渗铬后,表面均形成铬的沉积层 扩散层,沉积层厚度4~5μm,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扩散层铬含量与显微硬度随预氮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均呈梯度分布;未经预氮化处理试样的扩散层深20μm左右,表面物相为铁、铁-铬固溶体、铬碳化物(Cr7C3,Cr23C6),表面显微硬度约700HV;预氮化后试样的扩散层深25~30μm,表面物相主要为铬、铁-铬固溶体、铬碳化物(Cr7C3,Cr23C6)、铬氮化物(CrN),显微硬度达915~1250HV,较未预氮化的试样提高4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曲轴是柴油机的主要承载零件,为了获得足够的刚度、耐磨性及抗疲劳等性能,通常采用整体强化和表面强化的复合处理。我厂B型135柴油机曲轴,材料为42CrMo钢,原来采用整体调质和两段气体氮化工艺(氮化层≥0.30毫米,表面硬度HV_(1000)≥500,心部硬度为HRC24~  相似文献   

18.
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问题解答(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QPQ盐浴复合处理后的渗层表面硬度有多高?经QPQ盐浴复合处理以后的渗层硬度有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测量断面硬度,二是测量表面硬度。通常渗层硬度都指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值受测量时所用负荷的影响较大。一般说来,所用负荷越大,则测得的硬度值越低。通常多用0.98N作为测量负荷。同时渗层硬度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工艺条件的影响,如盐浴中的氰酸根含量、氮化温度、氮化时间等对渗层硬度特别是断面硬度均有一定影响。利用作者开发的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氰酸根在指定的范围内570℃、2h氮化以后,用0.98N荷…  相似文献   

19.
对TC4进行以氨气为气源的离子氮化,氮化温度700℃,750℃,850℃,900℃,保温时间4小时.通过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研究了离子氮化温度等参数对渗层深度、硬度和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用的工模具材料,在不同的电流类型、气体气氛、渗氮温度、加氩工艺下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并对试件进行金相分析和硬度测量。试验表明,带窄缝工模具,用IGBT逆变型脉冲电源的离子渗氮工艺较为合理;加氩工艺有利于减小表面ε层和增加渗氮层的硬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