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立陶宛同为转型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两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从两国高等教育现状人手,对高等教育管理、投资、办学、评估、课程及大学入学考试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国国情不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内容不尽一致,但培养适应各自社会变化的高级人才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2.
传统高等教育思想存在着“白”、“黑”、“灰”三种状态,“黑”和“灰”是需要剔除和转变的主体思想部分。在科技、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主体思想由思想主体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与价值取舍等方式,完成着自身的转变。组织理论研讨与学习、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转变以及制订和落实政策等,是促进高等教育思想转变的外部途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创造力经济,即以人的创造力为主要资源的知识经济。创造力经济的出现必然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投射以新的变革期望。审时度势的高等教育必须对新经济社会的期望给予响应,这主要涉及三大变革:其一,职能拓展,重视发展知识生产力,着力培养创造性人才,面向经济社会开展科学研究和通过知本创业直接服务社会;其二,大学转型,即摆脱传统大学的能级约束和思维定势,创建自主创新型大学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变革,提升大学的竞争优势;其三,资金运营,即大学要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投资理财转变,以利于对发展创造力经济的财力支持。这些对创造力经济投射期望的响应,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快步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展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结束,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产生、形成、发展时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是我国对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与探索的历史时期。在两个不同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应在投资决策上做到事权与财权统一;建立健全教育投资法律体系;规范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加强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大一统”文化传统影响下,我国习惯于用集权管理手段管理公共事务,加之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以俄为师”治国方略,用“全能理性”制度设计规约各种社会生活,高等教育被纳人到政府一元化规制之中,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和下属单位。另外,就现代大学的成立而言,我国的大学是民族国家本着富国强民的理念而建立的,不像西方大学是知识人自发自为的产物,大学的“外生性”也决定了我国大学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自主办学的品格,习惯听命于政府办学。我国高等教育集权管理体制的生成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就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概述了中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归纳认为:国外学者多从微观视角对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利益群体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则主要从理论上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源及中美两国所受影响的对比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总结;现有文献存在的缺憾和不足主要包括研究数据的缺失、主客观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未对政府和高校的应对措施实效性进行检验以及缺少系统的分析工具等。  相似文献   

7.
论联合办学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联合办学有助于淡化我国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不失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化较现实可行的路,但联合办学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起促进作用,根本上还是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都会给高校的内部管理带来新的课题。这就为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下,中国高等教育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单一的投资体制。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包括:变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变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为以条块为主的领导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航空工业科研体制的现状,从航空工业科研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了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山东郯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维修体制改革上的新思路,通过实行设备安装公司“整体出售”和设备维修人员“用修分离”的措施,以及做好平稳过渡的保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应对的策略。在回应国际化挑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必须用全球化思维来统观发展方向,更加负责地参与国际化进程,充分考虑到教育质量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研究业已成为主流趋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混杂、简单借鉴、机械套用等问题。从元研究的视角来看,为规范多学科研究,使之符合高等教育学科的学科逻辑,必须对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高等教育学化和本土化等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做出理性解答。  相似文献   

14.
大学排行榜作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潮流和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质量水平与公众和社会需求。本文主要选取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排行榜进行国际比较,以输入、过程、输出作为归类标准分析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从而透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高等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往的教育实践、当前改革的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承担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认为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二是要建立培养新型人才的配套机制;三是要正确定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既较好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同时自身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阿特巴赫认为,中国有可能也有必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为此,中国政府需要培育高校学术文化,鼓励高校自主创新,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建设,坚持对一流大学的投入和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作为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强国,美国高校奉行的学术自由、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对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而美国高等教育过于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负面教训则是中国需要加以警惕的。然而,对中国建设高等强国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应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和环境,不能简单地照搬欧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经历了两次范式转换。新世纪的中国高教研究范式将发生新的变革,通过建立开放、多元的研究范式,使中国高教研究全面走向开放。同时,高等教育学科并不会因此终结,而将在开放、多元的高教研究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是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它的创建,体现了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科学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同时,它的创建对中国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并直接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国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心理角度切入,分别论证了“支撑精英高等教育的社会心理条件的丧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心理动力与心理阻力”。通过对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分析,论证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从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还提出:这种转变在新世纪初的头几年里能否实现将成为中国高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能否做出重大贡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